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在剛剛召開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主持完成的7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為“十三五”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工作畫上圓滿句號。
作物科學研究所王天宇團隊牽頭完成的“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規模化發掘與創新利用”破解了複雜性狀鑑定準確性差的難題,發掘優異資源186份,挖掘抗病、抗旱和產量相關主效QTL 78個、雜種優勢類群特徵分子標記308個。構建定向組配和定向選擇相結合的玉米生態育種模式,育成適合不同生態區的抗病抗旱新品種22個,並實現大面積應用。其他單位利用專案組提供的優異種質資源育成新品種94個,累計應用3.8億畝。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梅旭榮團隊牽頭完成的“北方旱地農田抗旱適水種植技術及應用”明確揭示了北方旱地作物水分供需變化規律及適應對策,揭示土壤增碳擴容、地表覆蓋抑蒸、冠層塑型提效的作用機理,攻克了旱地農田土壤—地表—冠層協同調控的世界性難題,建立了北方主要型別旱地抗旱適水種植主導技術,重點地區推廣應用後農田降水利用率最高達 75%,近三年,在北方旱地三個型別區應用 1.15 億畝,增產糧食 45.9 億公斤,節約灌溉水 12 億方,為實施國家旱地農業規劃和旱作節水示範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與關鍵技術支撐。
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秦玉昌團隊牽頭完成的“飼料質量安全與高效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首次提出飼料中三聚氰胺限量值,建立飼料及畜產品中β-受體激動劑監控技術,揭示熱敏性新增劑加工過程損失規律,發明高效調質低溫制粒畜禽飼料生產新工藝,構建飼料加工基礎資料庫,創新飼料加工過程HACCP、可追溯管理技術,制定交叉汙染防控技術規範,促進飼料行業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
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團隊牽頭完成的“奶及奶製品安全控制與質量提升關鍵技術”,構建了奶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基礎資料庫,建立風險資料交流的權威平臺;開發出違禁新增物檢測標準,制定生產過程安全控制技術規範;研究制定國際上首個復原乳鑑定標準,研發出奶及奶製品的品質評價方法,建立了以優質乳為核心的質量提升技術。18項(次)核心技術作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得到應用,對政府監管、產業升級、消費引領發揮了重大技術支撐作用。
飼料研究所李秀波團隊牽頭完成的“奶牛高發病防治系列新獸藥創制與應用”,建立了國際最大的奶牛病原菌庫,摸清了奶牛高發病病原種屬及分佈規律。突破藥物製備“共性和差異化”關鍵技術,新型乳房注入劑等達到“零棄奶”要求,創新了鹽酸沃尼妙林原料藥均相One-Pot Reaction合成工藝,提高抗菌活性30倍;創制了系列新獸藥31種,佔我國近20年獲批奶牛用新獸藥的92.6%,實現了奶牛養殖產業鏈“全覆蓋”和傳統藥物的“全替代”。
農業資源與區劃研究所周衛團隊牽頭完成的“主要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建立了基於產量反應和農學效率的推薦施肥新方法,研發了玉米、小麥和水稻推薦施肥養分專家系統(Nutrient Expert,簡稱 NE),建立了水田秸稈粉碎翻埋/旱地滅茬還田結合氮素調控的高效還田技術,研製出基於固氮解磷功能菌的微生物肥料產品,集成了主要糧食作物化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全面構建了主要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的理論與技術體系,在大面積上實現了作物平均增產5%-10%,減施化學氮肥 10%-30%,減施化學磷肥 10%-20%,氮肥利用率提高10-15 個百分點,大幅度提高了養分資源利用效率、作物產量和綜合效益。
中國水稻所胡培松團隊牽頭完成的“超高產專用早秈稻品種中嘉早17等的選育與應用”,提出超高產專用早稻育種理論與方法,攻克了苗期低溫冷害爛秧、生長週期短難創高產兩大技術難題,創制出超高產、米粉專用早稻育種新種質。研發了超高產米粉專用早稻高效、精準鑑定選擇技術體系,實現了米粉專用稻品質指標的精準鑑定,顯著提高米粉專用早稻育種效率。培育出超高產米粉專用早稻中嘉早17等新品種8個。代表性品種中嘉早17,2013年起連續5年穩居南方稻區年應用面積第一位,覆蓋長江中下游早稻面積20%左右。
據悉,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專案。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
“十三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共獲國家科技獎勵36項,比“十二五”期間增加5項,在全國農業領域佔比26%,比“十二五”期間的18%提高8個百分點。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