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全球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學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溼地生態課題組在不同水文時期洞庭湖水質變化動態及其相關驅動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他們每年在洞庭湖進行水樣常規採集和測定工作,以積累近15年的洞庭湖水質資料為基礎,利用水文頻率分析、迴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洞庭湖不同水文時期的水文水質關係。
湖泊能對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人類福祉等多方面產生影響,而通江湖泊由於存在顯著的週期性水文節律,其水質對複雜的水文環境變化更敏感。瞭解不同水文時期通江湖泊水質變化、識別關鍵水質影響因子,對改善湖泊水質具有重要意義。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長江流域重要的調蓄湖泊。
課題組研究發現,湖相水位是引起不同水文年間水位差異的主要因素。豐水年總氮濃度顯著高於枯水年,主要受外源汙染物輸入和水文條件的疊加影響。湖相對汙染物入湖量貢獻率由豐水年64.54%下降至枯水年59.47%,河相則呈相反趨勢。另外,不同水文年水質對水位波動的響應不同,而不同水文階段則明顯區分了湖相水質和河相水質,反映了水位波動對湖泊年際、年內水質變化的巨大影響。
課題組建議,為改善洞庭湖水質,應在年內不同水文階段積極開展水文調控工作,同時加大入湖汙染物的排放管控措施。該研究對後續理解洞庭湖水質變化動態及指導湖泊水質管理也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汙染》期刊上。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1.1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