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是一個既無鉀鹽礦,又無鉀肥生產的國家。一些外國專家曾斷言:中國是一個貧鉀之國,根本無鉀資源可尋。為了打破這種論斷,長期以來,尋找大型鉀礦一直是我國廣大礦床學與沉積學者共同的夙願,找鉀工作成為發展中國鉀鹽、鉀肥產業的重中之重,也是產業發展的根基。
20世紀30年代,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曾進行過氨鹼法加工明礬石製取鉀肥和氧化鋁的試驗研究工作,但是最後沒有投入實際生產。
1943年,當時民國政府財政部鹽務總局的謝文輝、袁見齊和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的壽樂、孫繼高組成西北調查團,前往青海茶卡鹽湖實地考察地理、地質環境、礦物成分及鹽池的鹽量和鹽質,並未得到關於發現鉀鹽資源的論斷。
1946年,鹽礦專家、學部委員袁見齊在《西北鹽產概論》中,記錄了青海茶卡鹽湖母液中含有鹽的成分,首次指出中國尋找鉀鹽礦的重要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鉀鹽找礦工作及鹽湖考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和新中國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
著名化學家戈福祥,中央大學化學系畢業,赴法國里昂大學專攻應用化學。
1951年,蘭州大學教授戈福祥上書國家政務院,建議國家重視柴達木的鹽湖資源研究和開發利用。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規劃”期間,我國開始了找鉀成礦預測工作,出版相關成礦理論,舉辦鉀鹽培訓班,著手組建鉀鹽找礦隊伍。
1955-1956年,中國鉀鹽工作者在青海察爾汗鹽湖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青海省交通廳公路局在修築敦格公路(敦煌至格爾木)時,由哈薩克族哈吉老人指引,發現了經常使公路路面翻漿的察爾汗幹鹽灘。經西北地質局632隊化驗,發現鉀含量達0.4%。對此,地質部地礦司地質學家朱夏分析認為,察爾汗地區幹鹽灘可能有鉀鹽礦賦存。經過努力,工作者們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及周邊小鹽湖,找到了以滷水為主的大型鉀鹽礦床,為我國籌建第一個鉀肥廠提供了資源和物質保障。
在1956年國家制定的“中國十二年國家重大科學技術長遠規劃”中,明確了找鉀、硼為主要任務的鹽湖科學考察。
1957年,國家組成了以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學部委員、研究員柳大綱為隊長,以北京地質學院教授袁見齊及中科院綜合考察委員會韓沉石為副隊長的“中國科學院鹽湖科學調查隊”,開始了艱苦、漫長的鹽湖考察工作,翻開了中國鉀鹽規劃、發展建設的歷史新篇章。
同時,中國科學家張彭熹、高仕揚,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鄭直、鄭綿平、吳必豪、劉群等開始了大量找鉀實踐,為中國的成鉀理論研究和找鉀事業奠定了基礎。
1958年初,青海省省委向化工部請示籌建察爾汗鉀肥廠,得到了化工部領導的同意和大力支援。青海省委決定以省鹽務局為基礎,抽調幹部,招收工人,籌建察爾汗鉀肥廠。省鹽務局接到命令後,首先成立了察爾汗鉀肥廠先遣小組,由省鹽務局的4名幹部和茶卡鹽場的15名撈鹽工組成。
當時的察爾汗鹽湖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腳下無黃土、河裡無淡水,條件極為惡劣。幾經探索,先遣小組採用“熱法熬製”鉀肥的方法生產出了氯化鉀含量達到50%左右的鉀肥樣品。青海省委領導見到樣品後很快做出決定——察爾汗鉀肥廠正式成立。
一聲令下,八方支援,新招收的4789位工人很快到達了察爾汗鹽湖,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工人們逐步掌握了有關製取鉀肥的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土法上馬,勤儉辦廠”的建廠思想指導下,工人們克服了許多困難。沒有淡水,到幾十公里外拉運,並定額分配;沒有房子,幾十個人睡一頂帳篷;沒有生產鉀肥的機械,硬是用鐵鍬、鐵耙、鐵鍋、鐵桶等工具,土法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批鉀肥,就在建廠當年實現了生產950噸鉀肥的偉大壯舉。
自此,中國鉀鹽人開始了進軍鹽湖的“處女”航,向孤寂、沉睡的鹽海發出了壓抑很久之後的第一聲吶喊。從開天闢地的第一錘正式落下開始,承受著低壓缺氧、血管充脹而面色黢黑的“鹽湖人”,用體能、用意志、甚至用生命向戈壁、向高原、向乾涸的鹽灘發起一次次挑戰,不斷重新整理中國鉀鹽創業史上的一個個記錄。(黃 敏)
(本專欄實物照片均由甘肅農資孔子後提供,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中國化肥博物館合作熱線:010-63702318
參考文獻
[1]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崢嶸歲月 中國鉀鹽鉀肥70年發展史[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1.1
[2]吳江,黃敏.艱苦創業,揭開中國鉀肥工業的新序幕[J].中國農資,2018.4.27
主管 | 魏 萌
監製 | 陰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