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光芒無“微”不至,雖是興之所至,往往有感而發,切中肯綮,引人深省。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青年報有聲思政課強國學堂。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願聽秋聲做“愚公”》。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昨晚入睡時還是酷熱難當,念著古人這首《清平樂·池上納涼》打妄想:明天不是立秋嗎,哪來風雨哪來愁?
漸入夢鄉,忽渾身哆嗦、心緒悵惘。驚坐起,還是凌晨,窗外涼風驟襲。這是第一陣伴水天清話、與立秋如約而至的秋聲吧!
難怪歐陽修夜來“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而留千古傳頌《秋聲賦》,“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動搖,不因靜止,“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也許活了一輩子,對這秋聲要麼無動於衷,要麼總有些較勁不服:怎麼會這樣準時,千百年來迴圈不變呢?作家張承志感嘆過:立秋二字,區別涼熱,指示規律,它年復一年地告訴我們這些愚鈍的後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寒暑交替,福禍相依,是萬古不易的道理。
是的,夏去秋來,四季輪迴,悲歡離合,無人倖免。與其徒勞地拽著夏天的腳步,自以為聰明地想一直活在“火熱”裡,患得患失,不如安靜地聽著秋天的聲音,做一名老老實實的“愚公”。因為這生生不息的天道,功在社稷而不佔有,恩澤萬民而不宰能,唯能“愚”而用其機,方能盡人道合天道。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逸周書·時訓》裡說,“立秋之日,秋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故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說的是立秋後,氣溫變化大,天氣由熱轉涼,而早晚溫差也逐漸增大。所以,立秋的到來,人們要格外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寒涼瓜果和辛辣食物,避免刺激腸胃,損害健康。
該改變習慣的就要改變習慣,該遵守規矩的就要遵守規矩,如此才能順應天道,面對世事榮枯,身心從容安然。《淮南子》裡說,“秋為矩,矩者,所以方萬物也。”秋風肅殺,主刑罰,規矩萬物,教化人心,所以才有秋後問斬的說法,警示我們去惡揚善、正風肅紀、敬天愛人。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但願“聞道”這個人生境界的年齡,能再提前些,也算做人無憾啊。而想提前“朝聞道,夕死可矣”,或許恰恰是不去“多想”、“妄想”、“瞎想”。能做一個任運自然、有笨功夫的“愚公”,“道”可能早早就在那裡。
“愚公”若真能誠敬有節、勿忘勿助、順應天道,則可靜觀知止,靜極而生動,陰中自有一陽生,這點便是生生不息之仁。幾年前曾寫過小文《“愚公”移報》感嘆:愚公能移山,山還在那裡;“愚公”能移報,報還在那裡……
一切在變,初心未變。唯用好那生生不息的初心,方能“移”萬物。“天”還在那裡,“道”還在那裡。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您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關注“坤哥007”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選自《文化的光芒》,張坤著,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張坤
監製:唐軼 姜繼葆
策劃:蘇詩 王羽璋
編輯:田夢溪
主播:胡屹辰
製作:胡屹辰
製圖:劉婧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