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跟孩子溝通
尤記得兒子高中開家長會,有家長詢問我,為什麼你的孩子,可以跟你好好的溝通,跟你如此輕鬆的對話,把什麼心事都告訴你,而我們的孩子從不想跟我們說話,即使說,也是那麼兩句悶悶的,說多了,乾脆不理不睬,這是為什麼?
今天又有朋友問這個話題。
我想起一個段子: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個祝壽詞助興。老紀也不推辭,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聽臉色大變,王翰林十分尷尬。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頓時全場活躍、交口稱讚,老夫人也轉怒為喜。老紀接著高聲朗讀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滿場賓客變成啞巴,歡悅變成難堪。老紀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怎樣講好話引人入勝?上面這個例子,說明白了最大的奧秘。
這個段子告訴我們,怎樣說話,孩子才願意跟你說話。那就是:你要有趣一點。
我不拿別人的案例來分析,我只想說說我自己的經歷,我的親身體會,我與孩子說話溝通的方式,語言,態度。
在繼續寫下去之前,首先我要說明我從不以學習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
我兒子小時候,當他每一次調皮,不聽話的時候,這種情況肯定每個孩子都是有的,不管多優秀的孩子都是一樣的,這是很正常的表現,是個體的展示,我們要容許這種狀況出現,不然的話,那才是一個不正常的孩子。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放下身段,放下你做家長的身段,這很重要。
我家對面幼兒園的條幅上面寫著:蹲下你的身體,與孩子說話。
對,就是這樣的,蹲下你的身體,與孩子說話。你跟他永遠是平行的,你是尊重他的,你是關注他的,你是愛他的。
蹲下身體,與他講話,他會覺得是平等的,民主的,開放的,自由的,沒有壓力的。
小孩子與大人一樣,都會尋求存在感,這種存在感就是我們所說的價值感。家長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爸爸媽媽的心中是被認可的,ok的。
讓孩子知道你懂的,我可能不懂,我懂的,你可能也不懂,這樣,交流起來就容易多了。
嚴肅可以,要用愉快的氣氛或語氣表達出來表現出來。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跟他交流,而不是在壓制它,按照你個人的意志強制去改變它。
說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有沒有用,在於能不能引起關注,能不能在關注之後有所改變。
我在女兒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很注意說話這方面,我從來不問他們的成績,只問他們在學校過得開不開心,哪位學生有趣,那位老師很可愛,包括老師今天穿的什麼衣服,你覺得漂不漂亮?等等。兩個孩子,總是一左一右嘰嘰喳喳搶著跟我講,某某同學,可愛的事情,某某老師有趣的說話。透過他們的講述,我知道了他們在學校的情況,也瞭解到同學與老師們各自的特點,不管我見沒見過,認不認識他的面孔,從小學到初中,我能記住孩子們每一個班上的老師,和90%以上的學生名字。
當然長大了肯定不能再這樣的聊天,清水白湯,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有了獨立的思維,看待事物有了的更深的認識並有自己的理解觀點。
初中的時候,孩子們都住校,只有星期天回來。比如夏天,我會切好一盤西瓜挑掉所有的籽,放到兒子女兒的面前,問他們這一週有什麼想跟媽媽分享的?你們學校發生的逗逼的事情嗎?我只想聽你講有趣的事,別跟我講學習,作業。每一次,他們都會開心的給我描述這一週發生的大事兒,小事兒,小到同學上廁所沒有帶手紙的事兒。透過這樣的對話,我也大致瞭解到他們這一週的情況,這周老師與同學,與他們自己,幾個有趣的對答就掌到學校一週七七八八的事了。
上高中了,我也會問他們這些問題,只是更多的,會作為學長的狀態去引導他們。像兒子,特別喜歡玩英雄聯盟,他玩得很興起的時候,又不想離開電腦,又肚子餓了。他一邊在那裡驚天動地的玩著遊戲一邊喊,媽媽,我肚子餓了,能不能給我煮點什麼吃?我一準是飛快的一個回答:“好咧。馬上就去做,想吃麵條、炒飯,或是炒粉,粥?”兒子通常答兩個字,隨便。人家正熱火朝天的玩啊,哪有空解釋那麼多。於是乎,我到廚房鍋碗瓢盆交響曲奏響,大展身手做美味的美食。然後屁顛兒屁顛兒地送到兒子眼前。小夥子哪有空啊,眼睛盯著螢幕,兩隻手在鍵盤上飛舞打怪。
說到這兒,我想請問有的家長,如果您的“熊孩子”也這樣,您會怎麼樣?
我告訴您我會怎麼樣。
我會像小時候喂他吃飯一樣,他玩他的,只需要張開嘴巴,我喂他,就可以了。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像我這個家長這樣“岀格”,可是我覺得,當一個人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就要讓他開心,讓他全神貫注。當兒子玩完了遊戲,我就問,兒子,玩的爽不爽?他會很開心的說,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這時候我才跟熊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了:那,兒子,你怎麼讓媽媽也高興呢?“我把學習搞好。”兒子一句響亮的回答,同時一個眨眼甩過來。OK,要的就是這個目的。然後我就跟兒子講一通大道理,他能聽進去。
魯迅先生說,要玩就玩個痛快,要學就學個踏實。我就喜歡魯迅這句話也學以致用。
我對兒子說,咱把打遊戲的那個不屈的精神,用到學習上去,把遊戲玩好,學習搞好,叫雙贏,媽媽也高興了,任何人都高興了,你也出人頭地了,這才是好樣的。
遊戲這個例子是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懂得專注做一件事情堅持到底,就不輕易會被打敗就會成功這個道理,並把它用到學習與生活上去。
我所說的這一切只是我對自己的孩子。引導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正能量的,激發孩子上進,看孩子是否越來越好,越來越積極地主動學習,那麼你的方法就是正確的。不合適,要及時調整,改進。
教育,都是摸著摸著石頭過河,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所有別人的成功之路之方法,都只能供我們借鑑,而不是生搬硬套。
像寫文章一樣,標題很重要,內容更重要,所以我們跟孩子們談話,要有的放矢。從小到大,不管遇到什麼事,高興時,生氣時,甚至暴跳如雷的時候,想掄巴掌的時候,你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因為你是成年人,如果你不能及時的控制,你還能控制什麼,要想一想,你的目的是什麼?這叫中心思想,怎麼樣才讓他有興趣跟你說,而且是暢所欲言,雙方都非常愉悅。
教育沒有回頭路可以走。因為人生,從來不可以倒帶。
我們在這條路上都走得很辛苦,老師一樣,孩子一樣,家長一樣。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想辦法,不斷的改變,不斷的更新,不斷的修正,不斷的提升,才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一些東西,這個真的是不可複製的。
社會對這孩子的影響,對家庭的影響也是挺大的,可是,如果我們的孩子是想依靠社會來完成他的成長之路,那就來不及了。
我所知道的衡水中學,可以讓我們為標榜。我記得我看過一篇文章,有介紹衡水中學當地的政府大力支援教育事業,周邊沒有一家網咖,沒有一家娛樂場所,這些相關的影響孩子成長的,這些個社會內容在裡面,我想,我們的孩子面臨的學校哪一個片區可以做到。
一個國家的成長,並非是一代人可以起來的,特別是文化低蘊,全民素質,我們能做的事,首先是我們把自己做好。教育是任重道遠的事,不是一蹶而就。教育是國之本。
哪怕天天在家洗衣做飯的家庭主婦,也是有榜樣力量的,只是我們中國人,慣有的思維,全職媽媽都是無用的,我們也給自己定位如此,只是煮煮飯,洗洗衣服。可是在美國,每一位家庭主婦幾乎都可以稱為CEO。管理好一個家,是非常需要智慧的,我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有這個體會,這兒不過多講這個問題。孩子回家,提前幾天,用心為他預備好喜歡的菜,他們喜歡聽的話,這不是討好,這是一種愛,識孩子感知溫暖,讓他有一種動力,孩子在家的時候,我們少打一點麻將,少看點手機,電視,看看書,跟孩子聊聊天。這樣,即便我們只是做做飯,洗洗衣服,掃掃地,也是能給到孩子信心的。
我有一個朋友,當年讀完中專後,從來沒有上過一天班,畢業以後因為姐姐有公司有企業,就在家裡操持家務,幫姐姐食堂買菜,一直到她結婚,自己生孩子當了媽媽,還是洗衣做飯。
可能你覺得她就那麼個無用,一輩子過得那麼窩囊是吧,但是不是的,她的兒子非常欽佩他的媽媽,她的兒子非常優秀,以她的媽媽為榜樣。
現在已經上大學的兒子依然以她的媽媽為榜樣,並且說,以後找老婆也要找媽媽這樣賢惠能幹知書達理有付出有忍耐的女人。他是這樣形容他的媽媽的,我的媽媽雖然從來沒有上過一天班,但她是很能幹的,她只是因為家庭的需要,但是她是最優秀的媽媽,她自學刺繡,我家的床上用品,全部是媽媽自制的,上面的花都是她親自設計畫圖並一針一線手工刺繡出來的,她手工縫製我們的睡袍,我們的家居拖鞋,她自學做餅,中式西式,自己構思圖案,做出來比外面買的都好吃,她學插花,插的花比任何一個插花師都美。
所以別再說我是主婦,我拿什麼給孩子做榜樣,都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亮點,把它展示出來,展示給你的孩子,讓他知道。只要用心,任何崗位可以都是很優秀的。
我們要給予孩子的,愛是本性,還要有愛的具體表現。是要做,行為影響重要。
這篇文章我講的是如何與孩子溝通。通篇沒講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太多講的了,百度一下很多文。
不管是哪一方面,就是我今天這樣嘮嘮叨叨的通篇關於如何交流,溝通的說詞,都只是可以借鑑,受到啟發,而不宜模仿,不宜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