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在11月3日舉行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大連理工大學5項成果喜獲嘉獎。
由大連理工大學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部孫希明教授領銜完成的專案“非線性切換系統的分析與控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專案以智慧製造、航空航天等諸多實際工程中廣泛存在的複雜多模態切換現象為研究背景,針對非線性切換系統控制理論中的某些關鍵科學問題,開展了多年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發現了非線性切換系統子系統間能量交換規律,建立了切換系統耗散性的理論架構;構建了“切換時滯系統”數學模型,揭示了時滯現象與切換訊號之間相互作用規律;解決了複雜網路中切換拓撲的動態網路同步化難題。相關理論成果已被應用於實際工程領域。
由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全燮教授領銜完成的專案“強化廢水生化處理的電子調控技術與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專案針對化工、製藥等行業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生化處理效率差的難題,提出透過化學手段強化廢水生化處理的新思路。該專案發明了基於鐵電子供體和電子介體材料的廢水生化處理強化新技術,實現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生化處理過程的強化;發明了高效功能性生物載體及其生產技術,研發了強化厭氧處理系列裝備;建立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的強化厭氧-好氧垂直折流整合工藝,突破了難降解有機廢水生化處理效率差的技術難題,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生產和工程化應用,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由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樊江莉教授領銜完成的專案“血液細胞熒光成像染料的創制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專案瞄準民生重大需求,圍繞靶向性染料分子結構與效能關係,提出了依據ΔG變化實現熒光響應的染料分子設計思想和能量匹配原則,發明了增強型光誘導分子內電子轉移染料分子體系,創制了對DNA、RNA、癌細胞標誌酶等具有優異選擇性和亞細胞定位功能的多系列熒光識別染料,形成了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以該專案成果為核心技術開發的高階“五分類血液細胞分析系統”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填補了國產高階血細胞分析檢驗產品空白。該產品目前已在國內多家三級醫院和醫療機構應用,降低了患者醫療成本。
由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王博教授領銜完成的專案“航天新型輕質高承載結構及其高效最佳化設計技術與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該專案圍繞航天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開展了基礎理論研究與設計技術攻關,解決了航天覆雜艙段精細化設計的難題,為我國多個航天裝備自主研發做出了貢獻。由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凡曉波副教授參與完成的專案“難變形合金異形整體薄殼雙調熱介質壓力成形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