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05 日的《母嬰之聲》,我們解讀了10篇文獻,關注:對乙醯氨基酚,炎症性腸炎,貧血,兒童肥胖,剖宮產,自閉症,腹痛,食物過敏,細菌性陰道炎,營養不良。
NEJM:兒童肥胖的遺傳學新通路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91.245]
① 對2548名患有嚴重肥胖的兒童進行外顯子組學測序,意外發現了22名GNAS基因突變,該基因編碼Gα蛋白,並介導G蛋白偶聯受體訊號傳導;② 幾乎所有的GNAS突變都會損害黑皮質素4受體(MC4R)訊號,如果進一步擾亂了生長激素釋放相關的訊號,則生長受到影響;③ 與沒有GNAS突變的肥胖兒童相比,有突變且影響促甲狀腺素受體訊號的,表現出發育遲緩;④ GNAS突變對G蛋白偶聯受體訊號的影響可以解釋相當大的臨床特徵變異性。
【主編評語】
本研究發現,GNAS基因突變或許可以透過介導G蛋白偶聯受體傳導,對兒童的發育造成影響,包括髮育遲緩和肥胖等問題。本研究為進一步揭示兒童肥胖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思路。(@Epione)
【原文資訊】
Obesity-Associated GNAS Mutations and the Melanocortin Pathway
2021-10-21, doi: 10.1056/NEJMoa2103329
Nature Reviews呼籲:孕婦應慎用撲熱息痛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43.33]
① 撲熱息痛,又稱對乙醯氨基酚,是常見的用於緩解輕、中度疼痛和退燒的藥物成分;② 其在孕婦中被廣泛使用,原因之一是發燒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胎兒和母親;③ 但也有文獻表明,其在抑制前列腺素訊號轉導中的作用可能導致妊娠晚期動脈導管收縮,導致新生兒死亡;④ 同時其直接擾亂激素依賴過程,會造成免疫干擾,對神經和生殖發育有影響;⑤ 建議孕婦在懷孕之初應注意,除非醫學上有適應症,否則應放棄撲熱息痛。
【主編評語】
對乙醯氨基酚藥物在孕期經常被使用,主要原因是其對於解熱鎮痛的作用顯著。但是目前的研究證據表明,其對母嬰健康具有潛在的危害。因此本文呼籲:除非醫學上有適應症,否則應放棄對乙醯氨基酚;如果不確定是否有適應症,也應該諮詢醫生或藥劑師;在長期使用之前,應該諮詢醫生或藥劑師,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使用最低有效劑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暴露。(@Epione)
【原文資訊】
Paracetamol use during pregnancy — a call for precautionary action
2021-09-23, doi: 10.1038/s41574-021-00553-7
BMJ:炎症性腸炎女性孕期服藥需注意
British Medical Journal——[39.89]
① 納入1490名患有炎症性腸病(IBD)的孕婦,觀察其妊娠和分娩情況;② 孕期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與早產、低於胎齡兒、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住院等風險的增高呈正相關;③ 孕晚期使用皮質類固醇與新生兒9個月、12個月時發生嚴重感染相關;④ 有5名皮質類固醇接觸組新生兒在出生時有唇顎裂,而在無暴露組僅1例唇顎裂;⑤ 本研究強調了女性在孕前和孕期使用類固醇藥物需要注意預防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主編評語】
發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提示,炎症性腸炎的女性如果在孕期服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其未來發生早產、住進重症監護病房的風險均增高。本研究強調了對這類女性在妊娠期管理的時候可能需要更加嚴謹、科學的用藥指導。(@Epione)
【原文資訊】
Exposure to corticosteroids in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perinatal outcomes among infants of mother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PIANO registry
2021-10-22, doi: 10.1136/gutjnl-2021-325317
Nature子刊:育齡女性貧血患病率知多少
Nature Medicine——[53.44]
① 本研究繪製了包含82個低/中等收入國家育齡女性(15-49歲)2000-2018年貧血患病率的地理空間估計;② 2018年,貧血患病率最高的國家集中在西非、中東和南亞國家,包括甘比亞(50.3%)、塞內加爾(47.3%)等;③ 而患病率最低的國家包括薩爾瓦多(8.2%)、哥倫比亞(9.2%)、墨西哥(10.4%)和中國(11.1%);④ 總體貧血率略有改善,但只發現三個大中等收入國家(中國、伊朗和泰國)有可能達到WHO的2030營養目標(即貧血患病率降低一半)。
【主編評語】
本研究基於貝葉斯模型的地質統計學,繪製了包含全球82個低/中等收入國家的育齡女性貧血患病率情況,並針對WHO提出的營養目標提出了預測,為進一步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Epione)
【原文資訊】
Anemia prevalence in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between 2000 and 2018
2021-10-12, doi: 10.1038/s41591-021-01498-0
剖宮產與兒童死亡率風險,因人而異!
PLoS Medicine——[11.069]
① 納入巴西1780萬名新生兒資料,採用傾向性評分法為剖宮產女性匹配陰道分娩女性;② 對於剖宮產風險低的女性來說,採用剖宮產分娩相比於陰道分娩,其兒童在5歲內死亡風險更高,其中在新生兒期死亡風險增高1.39倍;③ 對於剖宮產風險中等女性來說,採用剖宮產或者順產,其兒童死亡率是相似的;④ 相反,對於剖宮產風險較高的女性,採用剖宮產可以降低兒童死亡率;⑤ 女性分娩是否應該採用剖宮產,需結合臨床特徵。
【主編評語】
雖然有諸多研究認為剖宮產分娩相對於順產對母嬰健康不利,但是其缺乏大樣本的人群證據。本研究採用傾向性評分匹配,為每個女性計算了剖宮產風險評分,並發現對於原本剖宮產風險低的女性採用剖宮產,未來兒童的死亡率增高。相反,對於原本剖宮產風險高的女性,應該鼓勵使用剖宮產分娩。本研究結論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Epione)
【原文資訊】
Associations between cesarean delivery and child mortality: A national record linkage longitudinal study of 17.8 million births in Brazil
2021-10-12,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791
孕期母親維生素D缺乏或增加後代自閉症風險
Biological Psychiatry——[13.382]
① 納入芬蘭母嬰國家佇列資料,其中有1558名於1987-2004年出生的新生兒,在2015年之前確診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匹配相對於的對照;② 孕期母親血清25(OH)D的水平與兒童ASD風險存在負相關,最低五分位數的母親,其後代兒童發生ASD的風險增加1.36倍;③ 母親25(OH)D水平缺乏(<30 nmol/L)或者不足(30-49.9 nmol/L),其後代兒童發生ASD的風險分別增加1.44、1.26倍;④ 母體維生素D水平在胎兒大腦發育和增加ASD風險中可能存在作用。
【主編評語】
本研究透過大佇列資料分析,發現孕期母親維生素D水平可能影響後代兒童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發生風險,其為孕期營養干預提供了新的思路。(@Epione)
【原文資訊】
Maternal Vitamin D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021-07-21, doi: 10.1016/j.biopsych.2021.07.012
複發性腹痛或與心理應激有關
Frontiers in Immunology——[7.561]
① 納入複發性腹痛(RAP)患兒,並將無症狀的腸道寄生蟲感染者作為對照;② RAP患兒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而IL-10、IL-6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水平顯著低於對照組;③ RAP患兒中,犬尿氨酸代謝產物(包括3-HAA、AA)的濃度顯著降低,而(3-HAA/AA)的比值升高;④ 透過SDQ問卷評估,發現這類兒童表現出較高的心理行為問題,但未發現細胞因子和犬尿氨酸代謝物與其關聯;⑤ RAP兒童的促炎狀態可能在心理應激和某些症狀中起作用。
【主編評語】
兒童複發性腹痛(RAP)是全世界兒童中一種常見的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本研究透過人群資料分析,探索了功能和行為症狀的發生以及血液標誌物變化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提出了相應的假說,值得分析研究。(@Epione)
【原文資訊】
Psychological Stresses in Children Trigger Cytokine- and Kynurenine Metabolite-Mediated Abdominal Pain and Proinflammatory Changes
2021-08-09, doi: 10.3389/fimmu.2021.702301
巨人的肩膀:食物過敏與生物標誌物研究(綜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8.701]
① 已確定的食物過敏風險因素包括家族史、分娩方式、嬰兒餵養方式的變化、其他特應性疾病(如溼疹)的先前診斷以及社會經濟狀況;② 本研究總結了目前研究中遺傳、表觀遺傳、飲食和微生物群對食物過敏風險的影響,並綜合了目前可用的證據,指出了潛在的生物標記物;③ 雖然針對每個風險因素都有大量研究,但跨學科領域的研究數量非常有限,包括免疫學、微生物組學、遺傳/表觀遺傳因素和飲食評估等。
【主編評語】
本綜述總結了目前現有的證據,指出與食物過敏可能相關的遺傳、表觀遺傳、飲食和微生物方面的生物標誌物。但是這些亟需跨學科的合作研究。同時,作者指出,設計複雜的營養干預研究將為研究人員得到高質量、可靠和可重複的證據提供可能,但也是一項挑戰。這是未來研究的方向。(@Epione)
【原文資訊】
Potential Biomarkers, Risk Factor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IgE-mediated Food Allergy in Early Life: A Narrative Review
2021-10-01, doi: 10.1093/advances/nmab122
治療女性細菌性陰道炎,男性伴侶責無旁貸
mBio——[7.867]
① 納入34名接受細菌性陰道病(BV)一線治療的女性(口服甲硝唑+陰道內克林黴素用藥),其男性伴侶接受口服甲硝唑+400mg克林黴素區域性塗抹在陰莖面板上治療;② 採用16S測序技術分析女性陰道、男性陰莖面板和尿道的菌群;③ 發現這種方案降低了三個部位的BV相關細菌的丰度;④ 12周後,經管BV相關細菌在男性陰莖和尿道部位重新出現,但是81%的女性陰道可持續抑制BV相關細菌,只有5人在治療後12周內復發。
【主編評語】
女性BV的治療後在12周內復發的機率極其高,給臨床工作帶來巨大挑戰。而關於是否需要男性伴侶同時治療,一直存在爭議,缺乏循證證據。本研究藉助16S擴增子測序技術,發現男性伴侶同時口服+外用藥物聯合治療,在微觀層面上是有利於女性BV治癒的,並且男性的依從性也較好。這給臨床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Epione)
【原文資訊】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Pilot Study of Concurrent Male Partner Treatment for Bacterial Vaginosis
2021-10-26, doi: 10.1128/mBio.02323-21
少量脂質補充,預防兒童營養不良(綜述)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探索基於少量脂質的營養補充(SQ-LNS)對兒童(6-24個月)健康的影響,共納入14篇RCT研究的資料;② SQ-LNS組兒童發育遲緩、消瘦、體重不足的發生率降低12-14%;③ 在語言、社交、情感和運動發育領域的得分偏低的發生率降低16-19%,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降低64%;④ 在公共衛生角度,SQ-LNS政策可以改善區域營養不良、瘧疾流行等負擔;⑤ 其在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嚴重營養不良的家庭,以及貧血患病率較高的人群中獲益較大。
【主編評語】
既往的研究認為在嬰兒飲食中補充少量的脂質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對兒童的生長髮育、降低貧血和死亡率均有好處。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發現其在社會和公共衛生層面均具有益處,可以考慮將其作為公共衛生政策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在貧困地區。(@Epione)
【原文資訊】
Small-quantity lipid-based nutrient supplemen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ild malnutrition and promotion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and programmatic implications
2021-09-29, doi: 10.1093/ajcn/nqab279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尹小甜,Epione
點選閱讀過去5天的日報:
09-24 | 潤物細無聲:父母多陪伴,子女免疫更強大
09-17 | 菌群如何影響嬰兒健康?Cell子刊發表重要綜述
09-10 | 放下手機,多多運動!《柳葉刀》子刊提醒帶娃關鍵點
09-03 | 未婚未育也會“母愛大發”?Nature報道新奇神經機制
08-27 | 964萬名中國孕婦資料警示:早產率6年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