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84億輛,其中汽車2.92億輛。龐大的汽車保有量衍生出多方面的需求,為汽車後市場帶來更廣闊的前景。
在成熟的汽車市場,後市場與前市場的利潤比約為6:4,而我國約為3:7。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汽車後市場服務業的價值鏈比例要佔到整個產業鏈的55%以上。未來,中國汽車產業利潤點將從前端的整車製造、銷售環節向後市場的維修保養、服務等傾斜,這是一個大趨勢。汽車行業的變革,也會給汽車後市場帶來諸多發展新可能和新機遇。
不過,儘管市場前景看好,近些年我國汽車保有量一直保持8%以上的增速,車齡也在不斷增長,但企業想在後市場分得一杯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汽車後市場充滿著機會與陷阱,到底哪些領域有機會,哪些領域存在陷阱,值得業內人士深思。
透過對汽車後市場的觀察,筆者認為,汽車金融和汽車配件供應鏈(含修配融合)是汽車後市場的主要賽道。未來,汽車金融是接近5萬億左右的賽道,參與者主要包括汽車金融公司、商業銀行及汽車融資租賃公司。目前我國主機廠體系下的汽車金融公司已有17家,一些成立較早的主機廠汽車金融公司年利潤已經超過10億元。汽車融資租賃公司降低了購車門檻,迎合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出行需求,在汽車金融中的佔比逐年上升。對融資租賃來說,汽車融資租賃公司關鍵是要能夠獲得穩定的、低成本的融資渠道,例如可以觀察其是否在金融市場發行過ABS債等。而沒有穩定、低成本融資渠道的企業,風險則非常大,因為資金本來就是初創公司最缺乏的。
配件供應鏈也是萬億級市場。我國汽車整零比高,對零部件企業來說,給主機廠配套的利潤,還不如進入後市場的利潤高。其實,從贏利的角度看,汽車維修和保養連鎖本身也不太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更大的價值是後面的配件供應鏈業務。在配件供應鏈領域,目前國內諸如途虎、三頭六臂等企業已經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對比美國市場,我國這一領域未來有望出現2000億元市值級別的上市企業。當下,配件供應鏈已經到了一個較好的投資時間節點,主要原因是美國配件供應鏈企業在選址時重要考察因素是當地平均車齡7年,而目前我國汽車平均車齡約5年,已臨近7年這一時間節點。
關於電商,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新零售,如果只靠資訊差賺差價,路將越來越難走,新車和二手車電商背後真正的關注點是其汽車金融業務。因此,從這幾年的市場看,以二手車交易為例,雖然一方面是交易量每年都保持較快增長,另一方面卻不斷地曝出二手車初創企業破產的訊息,其原因就是真正的贏利點還得靠融資租賃,而這些倒閉的二手車交易公司並不具備這樣的資本實力。在這個領域,預計未來如車好多、大搜車等企業有望獲得突圍,因其資金鍊已經形成了迴圈。
在共享出行領域,目前想賺錢還很難。主機廠佈局共享出行業務,主要還是為了促進汽車銷售。筆者認為,未來的機會在於圍繞共享出行,以共享出行為入口,建立起後市場的生態服務,最終形成的業務模式是:共享出行業務不賺錢,依靠生態圈裡的融資租賃、充電服務、配件供應、二手車等業務賺取利潤。這就類似過去的騰訊QQ,QQ本身不賺錢,而是靠依附其的諸如遊戲、影視等業務賺錢。然而當下能依託共享出行業務建立起生態的公司還極少,雖然滴滴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生態。
此外,汽車後市場有一些新興領域值得重點關注,例如汽車再製造和汽車改裝。由於國家允許五大總成再製造利用,以及“雙碳”目標的提出,將對汽車再製造市場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從歐、美、日的汽車維修市場看,再製造件佔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很多主機廠也有自己的汽車再製造業務。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將會形成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鋰電池大規模退役,上游礦物資源缺口會引發龐大的回收浪潮。汽車改裝領域雖然目前還處於幼稚期,管理體制、標準法規還不健全,但是隨著“90後”成為購車主力、相關政策法規逐步放開,市場空間也將非常巨大。
文:胡衛國 編輯:李卿 版式:趙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