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兆貴
看到高考把書法筆勢的寓意圖鑑列為命題作文,讓我想起了東晉永和年間的《筆陣圖》。
《筆陣圖》是我國古代史上指導價值頗高的書法專論,正文雖然不到700字,但卻把書法筆勢的精要闡述得非常到位,特別是“筋”“骨”“肉”的比擬,堪稱書法審美的經典之談。
《筆陣圖》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後世儘管尚有爭議,或質疑偽託,但就既有典籍的傾向性表述,仍被列在衛夫人名下。
衛家是世人公認的書香門第、書法世家。衛夫人本名衛鑠,河東安邑人,司空衛瓘的侄女,廷尉衛展的女兒。祖孫數代,都以書法聞名。衛夫人擅楷書,王羲之是她親外甥,自小得其真傳。唐人評述衛夫人之書,如插花仕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杜甫詩云:“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可見,早在唐代,衛夫人就已被公認為書法界的楷模。但凡研究中國書法史的著述,都會尊她為書法美學傑出的創始人之一。
值得我們研讀和揣摩的是,《筆陣圖》的作者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既能跳出書法本體,將“筋”“骨”“肉”之說引入書論,概括為書法品位的基本要素,使之成為書法審美的範疇;又能回到運筆的章法,將部首的筆勢形象化地加以比擬:“橫”如“千里陣雲”,“點”如“高峰墜石”,“撇”如“陸斷犀象”,“折”如“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橫折鉤”如“勁弩筋節”。作者倡導用心揣摩,意在筆先,心手協同,各象其形,為後世書法的創作和欣賞提供了借鑑。
《筆陣圖》提到,書法品位在於“多力豐筋”: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樣的評判標準,同當時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相一致。魏晉人崇尚“風骨”,以“瘦硬”為美。“筋”“骨”“肉”之說,不僅同魏晉風骨同源,而且與中國傳統文化講求“精”“氣”“神”相通。魏晉以降,人們的審美觀念呈現多樣性,對“筋”“骨”“肉”的體認有所不同,書法間架隨之多樣化,或崇尚“豐腴”,或崇尚“肥勁”。諸如“顏肥柳瘦”等類比以及“館閣體”“瘦金體”等型別。但是,“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書”,則是歷代書家的共識。胖也好,瘦也好,都離不開“筋”“骨”“肉”這三個基本特徵。
漢字書寫既然以法相稱,說明它已超脫了實用工具性而走向藝術性,其中必有門道。其道若何,眾說紛紜,自古而今,並無定論。沒有定論不等於沒有定義。目前,我們能看到的符合學科屬性的定義如下:
“中國書法是以筆、墨、紙等為主要工具材料,透過漢字書寫,在完成資訊交流實用功能的同時,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從而表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歷經三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書法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
這段話出自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書法申報書,應該說比較嚴謹,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與自然科學不同,在人文領域,書法同繪畫、雕塑、詩歌、散文、戲曲、小說等文學樣式類似,不太可能產生“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的就是文化藝術的評判標準比較抽象,很難量化,不像比武那樣能夠一決高下,這也符合藝術表現水準的基本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說,《筆陣圖》也是一家之言。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3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