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軟弱”的皇帝不少,但這些皇帝中,大多數都是迫不得已過著“傀儡”生活,多少都極力抗爭過,比如光緒帝。
不過,也有某些皇帝樂於被操控,甚至從未滋生過“皇帝意識”,
唐中宗李顯,便是這麼一個典型。
縱觀李顯的一生,彷彿從未有過“自主權”,他的命運一直操縱在幾個女人手中,
其中有他的母親武則天、他的妹妹太平公主、他的妻子韋皇后、他的女兒安樂公主,
甚至還有他的妾室上官婉兒。
這幾個女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角色,
同時代的女子多忙於相夫教子的人生中,
她們幾人卻深陷在權力與慾望的深淵裡不可自拔。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女皇去世了,失去“靠山”的上官婉兒依然在宮中混得風生水起,
先是被李顯封為二品昭容,
她輕鬆地遊走在武家、李家、太平公主、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母女等幾大勢力之間,
說起來,歷史上沒幾個像她這樣八面玲瓏的女人,
小說裡有,比如紅樓夢裡的鳳姐......
但與鳳姐的張揚不同,上官婉兒渾身上下透著一種“順從”,
她沒有什麼堅定的立場,風往哪邊吹,她就往哪邊倒,
深宮內潛伏的危機要比深宅大院裡兇險得多,
心思縝密的上官婉兒自然時刻都在為自己準備退路,
但她千算萬算,偏偏沒算到一件事:李隆基並不只是想除掉韋后而已.......
宮闈秘事
韋皇后,其實是李顯的繼室。
李顯原本是有一位身份高貴的原配妻子趙氏——將軍趙綽的孫女、常樂公主的女兒。
不幸的是,常樂公主與武則天這對姑婆與侄媳之間素有舊怨,
常樂公主把女兒嫁給了武則天的兒子,這不就等於把趙氏推入了“火坑”麼,
果然沒多久,武則天便藉著這個兒媳婦對自己不恭謹為由,將她關了起來,
趙氏就這麼被活活餓死了。
王妃死於非命,當時還是英王的李顯,便顯出了他“窩囊”的本性,
對此沒表示任何不滿.......
隨後又娶了韋氏。
武則天生有四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
太子李弘猝死後,武則天的次子李賢繼立為太子。
但是這個兒子當太子期間與親生母親武則天的關係很緊張,
當時有個叫明崇儼的術士對武則天說李賢“不堪承繼”,宮裡還流傳著他生母是武后的姐姐韓國夫人這一流言,
李賢為此感覺很“慌”,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不久,明崇儼被害身亡,李賢成了“最大嫌疑人”,
更糟糕的是,生母武則天派人揭發這個兒子所謂的陰謀,還在東宮馬房裡搜出數百具鎧甲,作為謀反憑證,
李賢就這麼被廢,幽禁在了長安城。
接替他上位的就是武則天眼裡很聽話的兒子——李顯。
李顯當了兩年多的太子,隨著唐高宗李治去世,他就當上了皇帝,而韋氏自然成了皇后。
韋后並不是個聰慧的女人,
她的出身不算高貴,父親不過是一名地方參軍,
這也註定她對權力的渴望,比別人要熱烈得多。
在她的概念裡,丈夫是皇帝,而自己成了皇后,她將是大唐最尊貴的女人,從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完全沒有武則天什麼事。
即使她聽聞武則天鬥倒了王皇后與蕭淑妃,她都覺得武則天是憑藉美色達到的目的,
年老色馳的宮中女子,最後不都得依靠自己兒子麼?
韋后越這麼想,摔得就越慘.......
同樣不知深淺的還有李顯,他把發生的所有“怪事”都認定為巧合,甚至覺得自己當上皇帝都是順理成章的。
這對沉浸在喜悅中的夫婦,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認識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韋氏坐上皇后寶座後,迫不及待地攛掇李顯提拔自己的孃家,
李顯覺得妻子這一小小要求並不過分,於是將老丈人提拔為了豫州刺史。
哪知韋后覺得這個官職不夠大,又要求李顯將父親提拔為侍中(宰相),
李顯的確是個合格的女婿,對於韋后這一要求,他仍然覺得不過分,滿口答應了這一請求。
這對夫妻,把皇權當成了兒戲,有一種中了大獎趕緊揮霍的既視感。
不料,還沒等韋后來得及高興,中書令裴炎便站了出來,及時阻撓了這麼荒唐的調任事件。
遭到反對的李顯頓時掉下了臉,還嚷嚷道:我是皇帝,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韋玄貞是我的老丈人,我就是把天下讓給他都行,一個小小的侍中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老丈人聽到這話自然是很欣慰,可老母親武則天就不這麼想了,
原以為這個兒子很聽話,哪想到剛上臺胳膊肘就往外拐,
想來想去,這兒子不能再當皇帝了,聽不聽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耳根子這麼軟,
天下交到他手裡,往後還不是外戚霸權?
於是,在武則天的安排下,重兵入宮,李顯被廢為廬陵王。
沒有別的選擇,武則天最後一個兒子李旦被推上了皇位。
次月,廢太子李賢自殺身亡。
又過了一個月,李顯一家被流放。
人生大起大落,李顯也剛剛認識到自己母親的手段多麼狠辣,
而在這漫長又艱辛的路途中,韋氏生下了一個女兒——李裹兒,也就是後來的安樂公主,
或許是此時的李顯夫婦已經陷於窮途末路的窘迫,
為了養活這個女兒費盡了心思,夫妻倆對這個女兒要比其他孩子更寵愛。
驚恐悽惶之中,李顯和韋氏整整過了十四年。
長安城那邊,李旦這個皇帝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前三個哥哥的慘狀,讓他吸取了教訓,
他不敢違逆武則天,生怕下一個會輪到自己。
隨著時間,武則天難以忍受以太后的名義執掌朝政,她要名正言順地坐天下,
最終66歲的她正式成為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
李旦被降為儲君遷居東宮。
上官婉兒
武則天一家混亂之際,宮中有一小女娃也成長為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
未來她的名字會伴隨著女皇武則天,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筆——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的出身要比韋后高貴,她的祖父上官儀不僅才華橫溢,人品也正直不阿,
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
李治對武則天起疑心的時候,上官儀趁機力主廢后併為之草廢后詔。
哪想到李治在武則天的眼淚攻勢下,瞬間打消了廢后的念頭,
還十分不仗義地把責任推給了上官儀,說:這都是上官儀教我的。
李治這輕飄飄的一句“謊言”,雖然躲過了武則天的埋怨,他卻不知這樣的話會帶給上官儀一家什麼樣的災難。
上官儀就這樣被編排進了廢太子李忠的“謀逆案”中,上官儀和兒子上官庭芝都被處死刑,家產抄沒,女眷沒為宮婢。
那一年,上官婉兒剛出生。
尚在襁褓中的她安睡在母親鄭氏的懷抱裡,以罪婢的身份進入了掖庭.......
或許是祖上基因太強大,在母親悉心教導下的上官婉兒,
即使淪為奴婢之身,都無法阻礙她在深宮中“發光”。
當武則天聽說宮中出了個才女後,百忙之外不忘召見這名女婢,還當場出了考題。
上官婉兒的才學是不容小覷的,武則天對她讚歎不已,
當即決定將她留在身邊,做自己的隨身女官。
有意思的是,當時的上官婉兒是否抱著“復仇”心態走近武則天,而武則天又為什麼敢讓上官儀的孫女近身呢?
事實是,武則天與上官婉兒相伴多年,的確相安無事。
或許是當年上官婉兒只是個嬰兒,她對“仇恨”無法感同身受,
而對於她當時的處境來說,擺脫被人奴役的命運更為要緊,為此她只能緊緊抓住武則天這個依靠。
15歲的時候上官婉兒,就這樣依靠著自己的才華,成為皇后武則天的侍從女官,入宮掌詔命(相當於高階秘書)。
武則天成為女皇后,上官婉兒仍然穩居武則天首席秘書之職,天下大事雖由武則天決斷,背後卻都有她的一份參與。
當然,正史上對她的記載不是很樂觀,對於她同李賢、薛懷義、張昌宗、武三思等人有私情一說,
其實不乏有一些抹黑的意味,畢竟當時乘風破浪的幾名女性,都有這一類的記載,
很有可能是後來的統治者,有意從事實和制度上對女性參政進行打壓遏制。
瘋狂的韋后
都說世事無常,李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還會坐上皇位。
在各方勢力的角逐、國內外現實的逼迫、以及重臣狄仁傑的勸說下,
武則天做了驚人的決定:接回廢帝李顯,重新立為皇儲。
大唐的皇帝人選就如同在菜市場買菜一樣,有點隨便挑隨便選的意思。
無論如何,苦熬多年的李顯夫婦終於等到了迴歸的一天。
而李家和武家鬥爭了多年,最終武則天選擇以古老的方式讓雙方和解——聯姻。
原本,在武則天的促成之下,這兩家因為成了姻親,關係日漸緩和,年輕一代相處得也十分融洽,
但沒想到,災難同時降臨在了兩家上。
怎麼回事呢?
嫡皇孫李重潤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因私下非議張易之兄弟,謗及武皇,被武則天杖斃。
武家得知這個訊息,尚且還能忍住悲痛,
但韋后聽到這個訊息,差點就瘋掉。
李重潤可是她唯一的兒子........也是她唯一的指望.......
現在兒子死了,那往後她該怎麼辦?
她又怎麼能甘心日後讓別的女人生的孩子坐上皇位?
終日恍惚的韋后,忽然想起自己女兒,既然武則天都能當上女皇,自己的女兒怎麼就不能成為“皇太女”呢?
彷彿魔障了的韋后,全然忘記自己身處的時代,
別說武則天的經歷多少腥風血雨才能坐上皇位的,這已經挑戰當時許多人心裡的底線了,
而讓一名公主合理繼位這種想法實在太過駭人聽聞了,
恐怕連武則天都不會接受。
韋后根本不會想到這個層面,她已被“皇太女”夢想衝昏了頭腦。
而毫無敏銳度的李顯,對妻子內心的這些起伏是一無所知。
機會很快就來了,
年事已高的女皇終於病倒了,
被“壓迫”許久的人們,包括朝臣以及李武兩家,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們衝入玄武門,先斬殺了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
隨後,太平公主親自去見母親,帶出了“傳位敕書”,就這樣,李顯理重登皇帝寶座,武周王朝宣告終結。
韋后自然也重登了皇后寶座,
椅子還沒坐熱,韋后就做了一件事:為冤死的兒子報仇。
她向李顯哭訴當年是庶出的次子李重福口無遮掩,才致使兒子李重潤等人私下議論的事被揭發。
李顯聽後怒不可揭,當即將李重福貶出了長安城。
韋后雖然愚蠢,可見也是十分懂得在什麼樣的機會下做什麼事,李重福原本要被立為太子的,
經韋后這麼一鬧,即使不是他做的,他也無法再洗清嫌疑了。
又或許,李重福的確打了“小報告”,畢竟大臣們當時對李顯的這一決定出奇的沒有異議,
可見也是默認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排除了“皇太女”夢想中的一大阻礙。
神龍元年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則天去世。
隨後不久,上官婉兒被納入李顯的後宮,成為李顯的嬪妃。
儘管史料記載,上官婉兒是韋后的幫兇,但考古發掘的上官婉兒墓誌銘來看,
她曾極力反對立“皇太女”。
韋后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打起了武家的主意——她把女兒李裹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
還瘋狂地力捧武家,彷彿武家強大了李家衰弱了她就能當上下一任女皇似的。
但是,在她的夢想之路上還有兩個絆腳石:李顯的三子李重俊和四子李重茂。
李重俊不傻,他很快就明白了嫡母的企圖,
他不想坐以待斃,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李重俊帶人衝入武三思家中,殺死了武三思父子,
後衝入宮中意圖殺死韋皇后母女,但最後還是失敗了,逃奔終南山,中途被部下殺死。
李顯之死
李重俊死後,韋后反對李顯冊立僅剩的一個兒子李重茂為太子,反而要求李顯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
韋后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她無所不用其極地為這個夢想做一切努力,
四處發展自己的黨羽。
怕老婆的李顯,仍舊沒覺察出絲毫不對,任由妻子胡攪蠻纏。
直到有人看不下去了,向李顯上書,說韋后有謀反之意,
都說得這麼直白了,李顯還是不願意相信,反而覺得這人就是挑撥自己夫妻感情的,二話沒說就把人處死了。
但是,這世上根本不缺仗義直言的人,
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也上書,不僅說李顯頭上戴綠,還說韋后母女私下裡做了多少壞事。
韋后聞訊立即趕來,竟當著李顯的面命人將燕欽融活活摔死在殿前。
李顯被韋后的舉動驚呆了,對她的態度也迅速發生了轉變。
事到如今,韋后也自知真面目暴露了,
即使殺掉了兩個說真話的人,她能防止別人繼續說嗎,
唯一快速解決麻煩的方法就是殺死李顯。
就這樣,李顯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
韋后因為自己的臨時決定,計劃也被打亂,
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坐上太后之位,再慢慢為女兒圖謀。
李顯死後,李重茂即帝位。
上官婉兒之死
韋氏還來不及慶賀自己成功的第一步,
便得到了個晴天霹靂的訊息:太平公主與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帶人衝入了皇宮。
韋后想逃但已經來不及了,
慌亂中就此葬身亂兵刀槍之下。
而安樂公主一家自然也沒能逃過一劫,全家被斬殺。
在這次政變中遭遇不幸的還有上官婉兒。
李隆基堅稱她是韋氏一黨,一定要殺。
但實際上,李重茂能繼任皇位的詔書也是出自上官婉兒的手筆,
說她是韋氏一黨,實屬有點冤枉。
為此,她還出示了自己草擬的那份遺詔,力證清白。
可她千算萬算,就沒算到一件事:李隆基並不只想除掉韋后一黨,他還想利用這次機會把皇帝換到自己父親李旦這一脈。
上官婉兒手裡的詔書,即使是真的,即使是有效的,
對於李隆基來說,這都是不利的。
沒有遺詔,就等於李重茂無詔繼位,
有了詔書,那自己豈不就坐實了叛逆篡位之名?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上官婉兒必須死。
另一個原因,在於上官婉兒身份,已不是當年的女官,至少名義上的李顯的昭容,
昭容的地位僅次於貴妃,韋后死後,在李顯的後宮中,上官婉兒的地位是最高的,
小皇帝李重茂也是個懦弱的人,
有這樣一個聰慧的女人活著,
難保不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李隆基怎麼能放心?
所以,他藉機除掉了上官婉兒。
婉兒死後數日,小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如抓雞般當朝提下了皇帝寶座。
相王李旦登基為帝,是為睿宗,李隆基成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