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位於妙峰山鎮櫻桃溝村北,明代以前的這條山溝妙峰山遠沒有仰山的影響大。進入民國後妙峰山成為了民俗發祥地,仰山也隨之頹敗澪落。
明萬曆年間蔣一葵在《長安客話》記載:“仰山峰巒拱秀,中頂如蓮花心。旁有五峰,曰獨秀、翠微、紫蓋、妙高。紫薇中多襌剎,亦勝地也。以在西山外更西四十餘裡,故人跡罕到。金章宗嘗遊有詩:”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蓮花裡梵王宮。鶴驚清露三更月,虎嘯疏林萬壑風。“今石刻尚存”。
當下的仰山寺一言難盡,五峰雖存但名稱已亂。八亭盡毀,渺無蹤跡。
仰山寺金代山門已無,圍寺高牆也不見蹤影。擴大面積的重建早已擱置,半截工程投資人一定很難受。
仰山不僅重建了大殿,還修建了近20座塔。上圖視力範圍可見15座塔,但只有兩座稱得上古塔。
新建的塔也算是很別緻,造型做工談不上粗糙。可惜沒有一座帶有塔銘,盲目的新建毫無意義。新建的塔不同於黃塔與黑白雙塔,缺少物件新建也就失去了意義。
筆者有幸見過三座古塔,三座古塔中這座為六角一級密簷塔可惜已經消失。
這座三級密簷塔還有幸留存。
三級密簷塔,塔銘被人盜取,塔剎改變了模式。
這座塔由密簷塔過度到覆缽塔的典型案例,仰蓮座上置覆缽塔塔身,覆缽塔身之上設定三級密簷,類似的塔形只有仰山寺一例。
古塔塔簷,均為奇數。從一級塔簷到十三級塔簷,一、三、五、七、九、十一到最高十三級。修復的這座異形塔將三級密簷改變成二級,這在歷代佛教寺院古塔中是沒有先例的。二級塔簷之上已經屬於塔剎,不協調的那層簷不知該歸屬於塔簷還是塔剎。原塔剎為仰蓮承託寶珠,新塔剎改成詭異形。
其實覆缽體塔身與密簷相結合的並不鮮見,京西白瀑寺圓正法師塔是密簷帶有覆缽體,而且還帶有相輪。與之相比,蘭州多子塔各部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