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鴨綠江相繼走過萬千大軍,6天之後打響了,新中國建國以來,在異國他鄉的第一場大仗。
建國一年,新中國面臨的困境依舊有很多,可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場仗早在4個月前,金日成軍隊跨過“三八線”開始,黨中央就意識到朝鮮戰爭的戰火必然不是那麼容易就熄滅的。果不其然,隨著聯合國軍隊的介入後,中國也終究無法做到對朝鮮“不管不顧”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硬戰,註定了會流血流淚的硬戰。但這一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從不曾退卻過,用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將美軍打到了談判桌上,打出了志願軍的氣勢,打出了中國國威。也為新中國的發展,賺得了更多的可能性。
於是這兩年零8個月的時間裡,也誕生了無數英雄,也有無數人被寫進了課本,讓更多學子瞭解到英雄的故事。例如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就讓大家瞭解到了“松骨峰戰鬥”,瞭解到了像王金傳、李玉安、李樹國等烈士英雄。
然而令誰都沒想到的是,在文章誕生了39年後,書中那位名叫李玉安的戰鬥英雄,在“犧牲”了近40年後,竟然出現了原部隊38軍的駐地。手上還特意拿著那本選入了《誰是最可愛的人》的課本。
1990年2月,河北保定的天氣依舊寒冷,可並不能擋不住那位胡茬已經白了滿腮的老人的步伐。在外甥的陪同下,他終於來到了部門的門口,稍作停留後他走進了政治部接待室。
拿出殘疾證和一本有些許卷邊的課本,對著接待的人說道:“我叫李玉安,是團三連的老戰士,也是這文中的‘烈士’李玉安。”聽完老人的話,接待室裡的所有人都驚呆了,這位立下赫赫戰功的志願軍戰鬥英雄竟然還活著?驚訝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心中的各種疑惑。
李玉安生於1924年,河南臺前人。於1946年,22歲時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解放軍陣營中。入伍後的他踏實肯幹,第二年就如願加入共產黨。解放戰爭期間,他參加了多次戰鬥,隨軍一路打到廣西,前後共計榮立10次戰功。而後抗美援朝打響,其所在部隊被編入志願軍,他以112師335團1營3連副班長的身份入朝。
11月30日清晨,3連戰士們奉命堅守於松骨峰,阻止美軍2師第九團南逃。無論是從武器裝備上,還是敵我兵力來看,這注定了就是一場惡戰。敵軍有飛機、有大炮、有坦克,我軍戰士們只有槍支和手榴彈。
可儘管敵我力量如此懸殊,3連戰士們還是不畏犧牲地,死守在松骨峰上。與敵軍血戰了8個小時,打退美軍5次反撲,滅敵600多名。再一次讓美軍見識到,什麼是有著鋼鐵意志的志願軍,什麼是中國軍人“保家衛國”的決心。
有戰鬥就有傷亡,這是戰場上不變的定律,因為戰鬥過後沒有人見到活著的李玉安,便都以為他犧牲在了松骨峰。所以,當作家魏巍在將松骨峰戰鬥整理成報告文學時,也將李玉安以“烈士”的身份寫進了文章。直到1990年,李玉安自己去部隊解開這個“誤會”,大家才知道他還活著。
當時李玉安是在戰鬥中負了傷,逐漸失了意識昏睡過去。先是被朝鮮人民軍所救,後來轉到志願軍某部收容所裡。由於他傷勢過於嚴重,便被轉回到國內治療。在接受了大大小小8次手術後,他才得以回到正常人的生活狀態,但也因此留下了殘疾。
迴歸普通人生活後,李玉安從未提過自己戎馬歲月裡,任何的功勳,一直隱姓埋名以一名黨員的身份要求著自己。而之所以在40年後,李玉安才突然重返部隊,並非是他時隔40年才知道自己被寫進了書裡。
因為早在他回國不久,就看過那篇課文了,也被人多次問及,那書中的“烈士李玉安”是不是他。可他始終都否認了,說不過是“重名重姓罷了!”至於1990年他又選擇了承認身份,其實只是想幫小兒子,實現去到他原先所在的部隊當兵的心願,而這也是他的一樁夙願。
至於他當初為何不承認,不過是因為在朝鮮見到了太多犧牲,比起戰友們他覺得自己能夠活著回來已是萬幸。所以,他認為自己沒有資格享受所謂的優待,更不該躺在功勳簿上生活。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之所以會備受敬仰,不單單在於他們的功勳,也在於他們崇尚的犧牲品格,李玉安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