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12日,在東京大學的演講臺上,一位75歲滿頭銀髮的科學家正在進行《數學的理論、應用與普及》的學術演講。
只見他先是娓娓道來,然後是激情澎湃。他一邊講,一邊把西裝脫了,把領帶也解開了,還拿著柺棍當起了教鞭。
本來預計45分鐘的演講,他卻講了 65分鐘。演講完畢後,他已經是汗水淋漓、精疲力竭。
觀眾們給他精彩的演講報以熱烈的掌聲,他也高興地跟大家揮手致意。
13分鐘後,他突發心臟病倒在講臺上。經5個多小時的搶救,他於當晚10時9分確認離世。
他就是華羅庚,一個偉大的數學家。
那次演講,是他此生上百場學術演講的最後一次。一代數學天才就這樣隕落在他熱愛的講臺上。
他曾說:“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雖然他只有初中文化,卻透過勤奮和自學成才。他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出生貧寒,遇到人生第一個伯樂
華羅庚1910年11月出生在江蘇金壇縣,一家人都靠父親開的一個小雜貨店艱難謀生。
雖然家境貧寒,但是父親還是把唯一的兒子送到學校學習。
別看後來的華羅庚是一個大數學家,但是他小時候的成績卻很差,是人們眼中的“傻孩子”、“羅呆子”,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多數人都不大理解。
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全家人過年去廟裡拜佛,等廟會散了,大家發現華羅庚不見了。一家人急得要命,到處找他。
結果華羅庚傍晚時分氣喘吁吁的跑回家,告訴家人說,“廟裡沒有真菩薩,都是由人假扮的!”他興奮的樣子,簡直不亞於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因家境不好,華羅庚不得不經常幫著父親看店,但是他對這個工作根本不上心。他不願意和顧客攀談,他巴不得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來看書和演算數學題。
家裡沒有錢給他買本子,華羅庚就把包棉花的紙積攢起來,用手一張張將其展平,整整齊齊地碼在一起,用來寫字和算題。
一次,有個婦女來買棉花,華羅庚正在算一個數學題。那位婦女問棉花多少錢一包? 華羅庚頭也不抬地說:“43526”。結果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麼貴?”
這時華羅庚才抬起頭,說了棉花的價格。原來他剛才說的是數學題的答案。
等婦女買完棉花離開後,他坐下來準備繼續算題時,才發現草稿紙沒有了,他想一定是剛才那位婦女包棉花時帶走了。
華羅庚這下可急壞了,於是顧不得小店無人看管,跑出門就去追。幸好遇到一個好心的黃包車師傅,拉上他向前方追去……
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阿姨,請……請你把草紙還給我。”
那位婦女聽了,把棉花往懷裡抱緊了,生氣地說: “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又不是你送的”。
聽到對方的話,華羅庚頭上都冒出了汗。他急急地說:“阿姨,要不我花錢把它買下來吧”。
說完就準備掏錢。那位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的執著感動了,她噗嗤笑了一下,就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
因為對數學的偏愛和喜好,華羅庚在數學方面表現出了特殊的才華。
有一次上課,他的初中數學老師王維克給全班出了一道數學題,這是一道出自《孫子算經》的題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正當大家都在緊張思索時,華羅庚舉手說出了正確答案:“23個。”
華羅庚的數學天賦讓王維克刮目相看。
所謂“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王維克就是華羅庚的第一個伯樂。
當時王維克批改作業時,發現其他同學的作業字跡清楚整潔,跟老師的講解思路完全相同。只有華羅庚的作業塗塗改改,說明他做題時是經過獨立思考的,並找到了最簡捷的演算法。
之後,王維克常常給予華羅庚鼓勵和指導。最後,華羅庚這個在其他老師眼中的“差生”,以年級第二名的成績順利畢業。
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初中畢業證書,竟然是他這一生唯一的證書。
挑戰權威 ,遇到人生第二個伯樂
華羅庚15歲從金壇中學畢業後,曾經去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書。當時因為家裡交不起學費,他只讀了一年,就離開學校失學了。
雖然不能在學校學習,但是他卻把《微積分》、《大代數》和《解析幾何》一直帶在身邊,在幫家裡看店時看書學習,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由於他心無旁騖的學習,顧客來買東西時,他經常把東西拿錯,被人嘲笑為“羅呆子”。
父親看到兒子這般“不著調”,常常責備他,甚至還燒燬過他的書籍和筆記。他跟兒子說:“你就別再想什麼去求學了,咱這雞窩裡飛不出金鳳凰來!”然後便張羅著給他娶妻生子。
1927年,17歲的華羅庚在父母的安排下,跟秀麗端莊的女子吳筱元結了婚,倆人結婚第二年就有了第一個女兒。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華羅庚剛開始享受到初為人父的快樂時,家裡便傳來噩耗:母親因瘟疫去世。之後,華羅庚也染上了風寒。
那幾個月,華羅庚發著高燒,說著胡話,氣息奄奄。來給華羅庚看病的醫生都說:“不要再用藥了,沒用了,他想吃什麼,就給他弄點什麼吧!”
可是,吳筱元卻說:“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就要治好他!”
為了給丈夫治病,吳筱元把嫁妝都賣了。在妻子的悉心照顧下,華羅庚終於轉危為安。
可是,華羅庚卻再也不能跟以前一樣正常行走了,他的左腿每次走路必須畫一個圈才能落地。他自我調侃說:“這是圓和切線的運動”。這個病讓他變成了一個瘸子。
苦難的日子總是漫長而難捱。但是,華羅庚不想被苦難打倒。
他說,“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他用4年的時間,自學完成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課程。
好運總是青睞勤奮努力的人。
就在華羅庚18歲那年,時任金壇縣中學的校長王維克老師,邀請華羅庚到學校當會計,並做一些事務工作。
晚上八點回到家裡,華羅庚就開始暢遊在數學的世界裡,常常一鑽研就是深夜。
一個偶然的機會,19歲的華羅庚在《學藝》雜誌上,看到一篇由蘇家駒教授撰寫的文章《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
在經過認真閱讀與思考後,他發現文章中存在著根本性的錯誤。於是他問王校長,“能不能寫文章批評蘇教授文章中的錯誤?”
看到華羅庚嚴謹的態度,王維克一如既往的鼓勵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是聖人也難免有錯,你不必擔心,認真去做吧!”
王校長的話給了華羅庚莫大的鼓舞。於是他花了幾天時間,用心撰寫了一篇理論詳實、邏輯嚴謹的文章。
此文1930年在上海的《科學》雜誌發表後,引起了不少行業內人士的重視,包括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
當熊教授得知這篇邏輯縝密、無懈可擊的論文作者,竟然是一位僅有初中文憑的金壇縣年輕人時,極其震驚。
慧眼識珠的熊教授馬上寫信給金壇中學,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大學工作。
可是,正在此時有人狀告了王維克,說他啟用一個初中生來教初中,不合規矩。王維克迫於壓力選擇了離職。
華羅庚感覺很對不起恩師,加上家裡的條件實在不好,去北京的路費都夠嗆,就婉言謝絕了熊教授的邀請。
沒想到求賢若渴的熊教授回信說,“華先生,如果你不能來清華,我就專程來金壇縣拜訪你!”
看到熊教授的坦誠,華羅庚感覺自己實在不能辜負熊教授的好意,最後由父親出面借了路費,他來到了清華大學。
因為遇到了熊教授這個伯樂,華羅庚的人生開始改寫。
勤奮苦讀,成為一代數學大師
走進清華園,華羅庚覺得自己的生命和事業,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將重新綻放出新的光彩。
因為沒有大學文憑和資格,不能當助教,華羅庚剛開始被安排去數學系當助理,負責管理公文和圖書,幫他人抄寫材料,每月工資40元。但是他依然很開心,每個月都省吃儉用,給家裡寄回去幾十元錢。
起初,熊教授讓華羅庚由淺入深的學習高等數學,爭取考上大學後任教。
但是華羅庚心想,人生苦短,從頭學起太慢了。所以,他在工作之餘就去圖書館看書學習。
這期間,他不僅自學了數學,還學習了英文、德文、法文。後來,他在國外的雜誌上,發表了三篇用英文寫的數學論文,一下子轟動了整個數學系。
因為卓越的數學才能,清華大學破例讓22歲的華羅庚當了數學系的老師,後來又破格晉升為教授。
在清華校園工作的五年間,華羅庚遨遊在數學的王國裡,變得愈發成熟了。1936年,他被學校推薦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在劍橋大學,華羅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堆壘素數論中的問題”,他的數學天賦再次在這裡得到印證。在許多同行眼裡是非常艱深的問題,他都能迎刃而解。
比如十九世紀著名數學家高斯提出的三角合估計問題,華羅庚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寫出了著名的論文《論高斯的完整三角合估計問題》。
這篇論文在倫敦的有關雜誌發表後,引起了數學界的強烈震動。“華羅庚”的名字,一夜之間在英國校園幾乎盡人皆知。
在劍橋學習的兩年時間,華羅庚把研究的“華林問題”、“哥德巴赫猜想”和“他利問題”,先後寫了18篇論文,分別發表在英國、法國、蘇聯、德國、印度的數學刊物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但是,直到離開劍橋,他也沒有取得博士學位,因為他從未正式申請過。
就在華羅庚潛心專研數學理論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了。得知祖國正在被日本的鐵蹄蹂躪,華羅庚坐不住了,他無法在寧靜的校園安心讀書了。
1938年,華羅庚拒絕了劍橋大學各國數學大師的強力挽留,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回國之路。
辛勤耕耘,開創中國現代數學
28歲的華羅庚回到祖國後,在熊慶來教授的推薦下,當上了昆明西南聯大教授。
當時華羅庚跟家人居住在在昆明郊區的一個小村莊的吊腳樓上,生活很是清苦。住處的樓下是豬欄和牛圈,衛生環境可想而知。
但是華羅庚卻毫無怨言。他曾跟一位採訪他的記者說:“我熱愛咱們的國家,儘管她現在是這樣落後和貧苦,但我相信這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雖然居住環境簡陋、生活艱難,但是華羅庚依然沒有放棄數學研究,用三年時間寫出了《堆壘素數論》。這本書幾經周折出版後,引起了世界數學界的震動。
1946年深秋,華羅庚再次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訪美。紐約的高樓大廈和美麗風光,還有高達兩萬美金的年薪,都無法挽留華羅庚的心。他朝思暮想的都是親人,都是祖國和人民的召喚。
1950年3月11日,新華社向全世界播發了華羅庚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寫道:“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
千山萬水,回家的路最美。
回國後的華羅庚繼續在清華校園任教,並擔任了新一屆數學系的主任。
再次回到久違的校園,坐在恩師熊慶來教授坐過的椅子上,華羅庚百感交集。
他滿懷激情地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為新中國的數學事業辛勤奔忙。他大力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用於社會和工廠,解決了很多實踐問題。
1975年,華羅庚拄著柺杖,跟助手們一起到大興安嶺,用優選法和統籌法研究“採”、“運”、“用”、“育”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工效,縮短了工期,提前一個月完成了任務。
可當時華羅庚依然受到了造反派們的監視。回到哈爾濱後,他感到心情煩悶、心力憔悴。
那天晚上,他臉色慘白,嘴唇發紫,全身蜷縮在沙發上……幸好被服務員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搶救,醫生說是突發性心肌梗塞。
這是華羅庚第二次突發心梗。當他醒過來時,拉著來看望他的科學院一位秘書長的手說:“我還沒完成領導交給的工作,就病倒了,我對不起祖國和人民,對不起周總理的囑託。”說完淚如雨下。
身邊的人聽了,都忍不住轉過身去,掩面而泣……
鞠躬盡瘁,把餘生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十年浩劫結束之後,華羅庚又參與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並擔任所長,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為了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我甘願鞠躬盡瘁。”
1979年6月13日,69歲高齡的華羅庚,被吸收為中共正式黨員。終於實現了50年來的心願,他激動得一夜未眠。他說,“我要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祖國,奉獻給黨,奉獻給人民。”
華羅庚跟恩師熊教授一樣愛才惜才,為祖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著名數學家陳景潤便是其中之一。
華羅庚還帶領這些年輕的科學工作者們,研製出了第一臺計算機“兩彈一星”,而他本人也被稱為“兩彈一星”的元勳。
在近二十年裡,華羅庚為了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足跡遍佈祖國的大江南北。
他用這些方法幫助了成千上萬個工廠、礦山和村莊,他用雙腳丈量了100萬千米的漫長行程,用生命和智慧譜寫了一曲偉大的奉獻之歌。
1983年秋天,華羅庚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邀請,再次赴美講學。第二年4月30日晚上,華羅庚參加了新院士的典禮。
當美國科學院外事秘書把院士冊捧到他手裡,讓他簽名時,華羅庚抬起頭,一字一頓地說:“我想用中文簽名,可以嗎?”當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在院士冊上寫下了三個方方正正的漢字。
華羅庚因此成為美國科學院120年曆史上,第一個獲得外籍院士榮譽稱號的中國科學家。
這期間,因為華羅庚工作日益繁忙,妻子吳筱元就承擔了大部分家務,她還充當了華羅庚的私人秘書。
華羅庚也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一半是妻子的功勞。
可是,這對相濡以沫大半輩子的夫妻,卻在華羅庚生命最後的五年,沒有見過面。
原來是吳筱元心疼他的身體,不想他再次受到1966年那樣的傷害,就不同意他到處講學,渴望他能陪伴在她身邊。
可是華羅庚依舊充滿激情地到全國各地去講學,他沒有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於是,這對已經70歲的老人經常因為此事發生爭吵。
兒女們知道父親有心肌梗塞,所以不得不讓他們分居,以免父母因為情緒衝動出現意外。
直到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日本演講時再次突發心梗離世時,夫妻倆已經分居了五年,一直都沒有見過面。
華羅庚生前曾說:“最大的願望就是要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他做到了。
華羅庚離世後,他的家鄉在在區中心的中山公園內興建了一座“華羅庚紀念館”,供後人參觀和瞻仰,也成為江蘇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華羅庚雖然走了,但是他高貴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值得所有人尊敬;他身殘志堅、勤奮學習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欽佩;他給新中國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值得所有人銘記。
. END .
【文| 伊人 】
【編輯|丹尼爾李 】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河南農婦看病,意外露出傷疤引來民警,一問才知她竟是抗戰英雄
有炸碉堡成英雄,有堵槍眼成英雄,不料還有用身體滾地雷成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