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20日,四川西昌香城鎮來了兩個政府人員,分別是婦聯的張子玉、和宣傳部的羅熙義,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來尋找昨天犧牲的一個烈士遺體,此人是鹽中區的青年幹事丁佑君。
丁佑君烈士犧牲時年僅19歲,是被西昌鹽中區的土匪給綁架的。然而,令張子玉和羅熙義詫異的是,丁佑君烈士的遺體確實應該在這裡,怎麼過了一個晚上就不見了?
正當他們疑惑的時候,香城鎮的區公所有一個村民來報信,說在糠市壩旁邊的一塊棉花地裡發現了一個頭骨。
與村民確認了情況之後,工作人員亢廷勝、郭峰山趕忙前往糠市壩與張子玉和羅熙義匯合,經過找尋,果真在村民所說的棉花地裡發現了一隻頭骨。
在經過對現場的勘察和其好友的辨認,確定了這就是烈士丁佑君的頭骨。
不過,昨天才犧牲的丁佑君怎麼遺體就只剩一個頭骨了?眾人都感到了深深的不解。在將丁佑君的遺骨放入瓷壇中並用紅布包裹好之後,眾人便將其帶離了這塊棉花地。
丁佑君的犧牲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回顧這個女學生英勇而又短暫的一生卻又讓人唏噓不已。
圖-丁佑君(1931年9月27日—1950年9月19日),女,別名丁一之
母親四十生下,受盡寵愛卻從小善良
與很多出生貧寒的革命烈士不同,1931年9月27日出生的丁佑君,從小就生活在四川樂山五通橋的一個富裕家庭。
父親是當地的鹽商,不僅在老家開設了店鋪,而且還與合夥人一起開設了鹽灶,雖說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家庭,但也是當地比較富足的一戶。
因為家裡條件不錯,丁佑君的母親便在家料理家務,為丁家生下兩個兒子之後,夫妻倆都希望能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於是丁佑君的母親在40歲的高齡時冒險生下了她。
雖然實現了兒女雙全的心願,但高齡產子的母親在生完丁佑君後身子就很虛弱,根本沒有什麼奶水來哺乳。於是,丁父便託人在附近找來了一個知根知底的奶媽來餵養丁佑君。
原本就是家中老小的丁佑君,再加上又生得伶俐,儼然成了全家的掌上明珠,不管是多麼難找的東西,只要丁佑君想要,父親母親和大她許多的哥哥都會想盡辦法給她找來。
不過,在如此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丁佑君卻沒有被慣壞,這主要得益於一直待在身邊的奶媽,雖然她來自貧苦人家,但是善良的奶媽卻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著丁佑君的三觀。
小小的丁佑君經常會學著奶孃的樣子給府裡的其他下人幫忙,雖然下人們都誠惶誠恐,但是大家都紛紛誇讚小姐是個善良的孩子。
因為常年跟奶孃在一起,丁佑君從她那裡知道了世間疾苦,外面絕大多數的人都過著吃完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這使得丁佑君從小就對這些勞動人民產生了同情之心,有的時候看到父親責罵府內的下人們,丁佑君都會上前勸解,甚至指責父親對待下人太過嚴苛,丁父看著眼前“小大人”般的女兒,只能苦笑著搖搖頭,讓被責罵的下人去幹活了。
丁佑君家境殷實,再加上她的二哥丁好德從小就勤奮好學且一直成績優異,在丁好德的影響下,還未到讀書年紀的丁佑君便吵著要去學校學知識,丁父無奈之下,便將其送到了五通橋民彝小學和私立高小讀書。
從小就聰慧的丁佑君即便年紀尚小也不比班上那些大孩子差,老師講的東西很快就能學會,學習成績也一直比較靠前。
1944年丁佑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考入了五通橋通材中學,也是在這裡,她第一次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
接觸先進思想,期望加入中國共產黨
五通橋通材中學的出資人是共產黨人賀國幹,所以在學校創立之初,他就邀請了共產黨人李嘉仲擔任學校的校長。
除此之外,還有一批優秀的教師也是共產黨人,這樣一所隸屬於國民政府四川省教育廳的中學,其實是共產黨人建立秘密地下黨的紅色學校。
丁佑君的國文老師張若愚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在他的教導下,丁佑君深深明白了山河淪喪的痛苦、和奮起革命的意義所在,於是在她幼小的心中,加入共產黨,成為了她最大的心願。
在學校裡,丁佑君不搞特殊,跟這些窮學生吃一樣的東西,穿一樣的衣服,甚至在有些學生吃不上飯的時候,丁佑君還會從家裡偷偷帶一些米和麵給他們吃。
有一年漲水,很多學生被河水擋住了回家的路,這些學生只能在學校裡待著,可是食宿又成了問題,丁佑君便又從家裡拿來很多糧食分給同學們,甚至將一些同學帶回家裡吃住。
經過三年的努力學習,丁佑君從通材中學畢業。因為當時的社會比較動盪,傳統的父母認為一個女孩子讀到初中已經很不錯了,丁佑君又到了嫁人的年紀,所以父母便要求她放棄求學,回家嫁人。
回到家中的丁佑君非常鬱悶,已經接受過先進思想的她不想聽從父母的安排早早嫁人,見女兒如此倔強,丁父便叫來大兒子丁祝生來勸她。
此時的丁祝生才30來歲卻已經是六個孩子的父親了,他也認為女孩子應該早點找個好人家,過安穩的生活。
然而,丁佑君對大哥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於是便向二哥丁好德求助。丁好德是燕京大學新聞系的高材生,在外求學這麼多年,所以非常理解丁佑君對知識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渴望。
於是,丁佑君在二哥丁好德的支援下離開家鄉,來到成都報考成都市立女子中學,在這裡的丁佑君不僅閱讀進步書刊,學習先進思想,更是積極參與共產黨組織的罷課鬥爭及其他活動。
自此,丁佑君已經是一個思想進步的知識青年,很快,她就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要抉擇。
叛逆的富家女
國共內戰是蔣介石,為了實現一黨專政而籌謀已久的計劃,然而當時的國民黨不僅內部問題大,而且群眾基礎薄弱,所以在國共兩黨的鬥爭當中,深得民心的解放軍逐漸取得戰爭優勢。
渡江戰役的勝利,為解放軍的南進及對南方省份的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9年12月27日,在鄧小平和劉伯承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進駐成都,自此,成都得以解放。
作為堅決擁護共產黨的丁佑君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這一天。不過她也迎來了一個人生抉擇,那就是繼續讀書還是參加工作?
此時,丁佑君想到了二哥丁好德。或許是同胞兄妹的默契,丁佑君還沒聯絡二哥就先收到了他的來信。
丁好德在信中提到了丁佑君應該到了人生抉擇的時刻,且明確表示了對妹妹繼續求學的支援,並提出了毛主席所說的為人民服務作為佐證,他建議丁佑君報考西康人民革命幹部學校。
丁好德的這封信就像一盞指路的明燈,讓處於迷茫之中的丁佑君頓時知曉了前路在何方。只不過她深知,父母如若知曉她要前往尚未解放的西康讀書,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於是,在一番斟酌之下,丁佑君決定瞞著父母前往西康。
然而父母似乎知道她的打算一般,竟然寄來了30塊大洋和一封信,信中告知了丁母病重的訊息,讓丁佑君回家探望,除此之外還特意交代丁佑君不能當兵。
在看到母親病重的訊息後,丁佑君內心非常擔憂,但是她怕回去之後就再也不能出來了,便狠下心來沒有回去,不顧大家嘴裡所說的西康艱苦,毅然決然報考了西康人民革命幹部學校。
在得知丁佑君被學校錄取後,丁好德來信鼓勵妹妹道:“沒有革命是舒舒服服的,為人民服務就是志願。”
於是,丁佑君帶著“為人民服務”的決心與同學們一起踏上了前往西康的道路。
丁佑君從小連家務都沒做過,更別說吃苦了,這次從成都前往雅安的旅途中一路跋山涉水,艱苦異常,不過這個細皮嫩肉的小姑娘卻沒有喊過一句苦,甚至在途經邛崍遇到土匪時,還挺身而出,保護受傷的同學。
來到學校之後,丁佑君更是發揚革命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不僅與男同志一起勞作,而且還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學習工作到深夜。
作為學習委員,為了更好地引導同學們進行思想進步,她日夜學習毛主席的著作和《共產黨宣言》等書籍,並組織同學們一起學習、討論。
正是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使丁佑君成長為一個忠於黨、聽黨話的革命戰士,最終因為其思想進步,丁佑君的入團申請於1950年5月1日考查透過。
自此,丁佑君成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與她心目中的黨員夢又進了一步。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丁佑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從學校畢業,並被分配到西昌參加工作。
帶著為共產主義奮鬥的目標,她滿懷激情地與大傢伙一起來到了路途遙遠的西昌。
被土匪凌辱後英勇就義
就在丁佑君滿懷熱情地在西昌準備開展工作時,卻沒想到首先迎來了質疑。
當時丁佑君被分配到西昌女子中學做軍代表,學校的老師看到這個穿著便裝和草鞋,臉上還有些稚嫩的女生時,大家都認為她不像來解決問題的,更像是來讀書的,所以對她並不熱情。
然而,老師們的質疑和冷漠的態度並沒有澆滅丁佑君工作的熱情,她放下揹包開始與大家介紹自己,並表達了自己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這個熱情的軍代表待人真誠,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解決問題,所以大家碰到什麼困難都願意跟她說。
當時鹽中區域仍然土匪盛行,他們在1950年9月18日發起了叛亂,在聽聞這裡有個年輕漂亮的“女解放軍”時,土匪將正在村民王正中家工作的丁佑君給綁走了。
得知對方是土匪後,丁佑君還不忘向他們宣傳共產黨的政策,希望他們認清形勢,放下武器,不要做土匪。
然而,土匪對丁佑君的話置若罔聞,直接將其帶到了新民鄉張八街文昌宮戲臺左側的房間裡關了起來。
土匪們的這次叛亂是有組織有目的的,他們之所以抓丁佑君,是因為她是一個女兒身,好對付一些,所以便在當晚備下了一桌好菜,試圖誘其說出縣、區武裝的分佈情況。
然而,土匪低估了丁佑君的黨性,面對土匪的“熱情招待”,丁佑君直接用腳踢翻飯菜,什麼也不說。
當土匪問其是不是共產黨時,丁佑君正氣凜然地說道:
“共產黨是一心為了人民群眾的政黨,不像你們這種狐朋狗黨,我現在還不夠資格入黨,但我也是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是黨的幹部,我勸你們放下武器,當土匪只有死路一條。”
無論土匪如何威脅,對於他們想要的資訊丁佑君都絕口不提,氣急敗壞的土匪們竟然喪盡天良地對丁佑君凌辱了整整一夜。
此時的丁佑君對這些土匪已是恨之入骨,然而他們並沒有停止對她的羞辱,過了一天,土匪們竟將丁佑君的衣服扒光,將她遊街示眾。
令土匪沒有想到的是,即便他們將丁佑君的尊嚴踩在腳底下踐踏,她也沒有示弱求饒,遊行當天沒有一個村民出來觀看,丁佑君邊走邊喊:
“鄉親們,這是叛匪的恥辱!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土匪的叛亂還在持續,在他們對河西區公所的碉堡久攻不下時,土匪們想到了在當地比較有影響力的丁佑君,於是便將其押來,用槍逼迫她對碉堡裡的守軍勸降,此時已經疲憊不堪的丁佑君突然高亢起來,對著碉堡大聲喊道:
“同志們,不要怕,不要投降,這些小毛毛土匪沒有幾個人,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土匪萬萬沒想到丁佑君這麼不怕死,硬生生地讓她把勸降變成了戰前動員,氣急敗壞的土匪拿出手槍對著丁佑君的胸膛惡狠狠地開了幾槍,倒在地上的丁佑君堅定地大聲高呼道:
“我一個人死不要緊,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為我報仇的!”
看著奄奄一息的丁佑君,萬惡的土匪依然沒有放過她,他們將其硬生生地拖到了康市壩一處荒野之地隨意扔下。
身中數彈又因為拖拽而渾身血淋淋的丁佑君,就這樣在當天夜裡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丁佑君烈士的身後事
丁佑君犧牲後的第二天,組織上的專業人員對現場進行勘察,結合當天情況進行分析之後,最終確認丁佑君是因為身上有鮮血,再加上又身處荒野之中,所以遺體被山裡的野狼給啃食了,這也能解釋丁佑君的遺體為什麼只剩下頭骨。
在得知土匪們喪盡天良的惡行後,丁佑君的戰友們和當地的鄉親們都紛紛投身到鬥爭隊伍中去,槍殺丁佑君的兇手趙世華被處決,王國賢、王國佐、諶洪祥等土匪也先後伏誅,匪首趙明安逃往鹽源後,於1953年被解放軍擊斃。
丁佑君雖然還未成為共產黨員,但是她一直都用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丁佑君犧牲後,黨組織追認她為共產黨員。
1952年5月4日,丁佑君烈士陵園在西昌建成,丁佑君的遺骨也被遷入該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