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一生的輝煌,始於公元前141年。這一年,他登基為帝,史稱漢武帝。
尋常人家的孩子,從小聽的故事是嫦娥奔月,是后羿射日。
劉徹從小聽的故事是:你太爺爺當年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你太奶奶被匈奴單于寫信侮辱,你的姑奶奶、姑姑、姐姐們被迫遠離故土到匈奴“和親”。
劉徹登基後,他可不願意繼續過這窩囊的日子。他查了查國庫賬簿,發現他爺爺和父親留下了不少財富。這一刻,劉徹有了反擊的決心。
稱帝后,劉徹做的第一件大事,卻不是打匈奴。
奶奶竇太后從漢景帝時期就把持著部分朝政,劉徹凡事都要向她彙報。他的萬丈雄心,在這個老太太面前,只能偃旗息鼓。對16歲的劉徹來說,這個皇帝當得著實憋屈。
很多個夜晚,劉徹月下踱步,沉思大漢的未來。太爺爺在位八年,只忙著平定異姓諸侯叛亂,太奶奶根本不懂治國。爺爺從太奶奶和惠帝手裡,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無為而治,休養生息。
父親倒是想大展宏圖,沒想到碰上七國之亂,只能繼續休養生息。好在,休養生息的結果還不錯,留下一個充足的國庫。
無人想到,這個國家雖然骨骼健全,但是營養不良。劉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手上的這個國家,就像沒有思想的機器。大漢的強國之路,任重道遠。
劉徹在月下徘徊,苦思治國方略的時候,一個叫董仲舒的40歲儒生,正在感嘆懷才不遇,只能在家鄉教書育人。
董仲舒是十年寒窗的代表,人生理想是能安邦定國,更具體一點兒,是“為天子師”。為此,他熟讀《春秋公羊傳》,一生都在研究儒學。
董仲舒給劉徹的父親當過學術顧問,只不過漢景帝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與董仲舒的思想相去甚遠,董仲舒不得重用。
沒能當成天子的老師,董仲舒只能在民間廣招學徒,傳播儒學。
新皇登基,又攪動了董仲舒心中的一池春水。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一鳴驚人的時刻會來得那麼快。
公元前140年,劉徹登基第二年,舉辦了一場公務員考試,官方名字叫“舉賢良對策”。考試流程很簡單,各地推薦當地最博學之人到中央去考試,劉徹親自出題,考題只有一個:如何治理國家。
董仲舒寫了一篇叫《天人三策》的論文,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思想。劉徹讀了這篇論文,忍不住拍案叫絕。
董仲舒以第一名的成績,走入劉徹的視線,伯樂與千里馬一拍即合,震驚朝野。
無數個日夜,劉徹與董老師傾心相談,暢想“大一統”的局面。開心的劉徹,甚至忘了,一言一行早已落入祖母的眼裡。
竇太后是黃老思想的衷心擁護者,劉徹要推翻祖宗的治國方法,無疑是從老祖母手裡奪權,祖孫之間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暗戰。
權力的博弈中,董仲舒離開京師。走的那天,他穿過長安城的街道,走出城門,回望高高的城樓。此去難再回,這就是他與長安城最後的緣分了。
董仲舒不會知道,他會和漢武帝這個名字一起,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董仲舒離開幾年後,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卒,劉徹大權獨攬,正式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
這一年,匈奴首領軍臣單于又寫信,讓大漢送個公主過去。劉徹收到信,忍不住破口大罵。兩年後,劉徹決定在馬邑設伏,圍攻匈奴十萬騎兵。這就是歷史上的“馬邑之謀”。
然而,劉徹的第一次對匈奴作戰卻以失敗告終。這次失敗,讓他尤其掛念一個人。
這個人,叫張騫。
張騫23歲的時候就在劉徹身邊當侍從,只不過,在建章宮的眾多侍從裡,劉徹從未看到過他。
劉徹即位那年,邊防部隊抓到一個匈奴士兵,得到一個重要的訊息:遙遠的西域,有一個國家叫月氏,匈奴和月氏是宿敵。
為了聯合月氏對付匈奴,公元前139年,劉徹發出一紙招賢令,招募志願者代表大漢出使月氏。張騫在這場選秀中,脫穎而出。
公元前139年,張騫帶著100多人的隊伍從隴西出境,前往月氏國。走的時候,劉徹將漢節親手交到張騫手中。四手交握,達成兩個男人之間的承諾。
要去月氏,必經匈奴。張騫剛到匈奴,就被抓了。匈奴的單于看著這些漢人,露出了鄙夷的笑容:“月氏是去不成了,就在匈奴待著吧。”
想要徹底改變一個人,莫過於改變他的信仰。匈奴人給張騫安排了一門婚事,幫他撫養孩子。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匈奴人預想的方向發展,張騫越來越“匈奴化”。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悄悄拿出藏起的漢節,一遍一遍地輕撫,久久不忍放下。
日升月落,斗轉星移,大漠的孤煙在蕭蕭的馬嘶中飄了十年。塞外的雨雪風霜侵蝕了歲月的痕跡,始終沒有磨滅一個人的心志。
公元前129年,張騫最後一次撫摸了兒子的睡顏,擁抱了溫柔的妻子。趁著匈奴看守鬆懈的機會,帶著隨從,逃離了匈奴的監視。
他們一路向西,去完成未竟的使命。
張騫離開長安的那一年,一個叫衛青的少年,正在劉徹的姐姐平陽公主的府上餵馬,身份卑微,過著貧寒的日子。人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擺脫奴僕的身份,過上尋常人家的生活。
這一年,劉徹到姐姐家做客,看上了公主府的歌姬衛子夫,把她帶進宮中。同時帶走的,還有衛子夫的弟弟衛青。
衛青入宮的時候,他的外甥霍去病才剛滿一歲。那時,沒人想到,甥舅二人會步入一代君主的雄圖霸業。
張騫一去十年,杳無音訊。匈奴常在邊境尋釁滋事,劉徹不想再等了,一個大計劃悄然形成。
公元前129年,匈奴舉兵南下,劉徹派衛青、李廣、公孫敖和公孫賀分別率兵迎擊。四路大軍同時出擊,只有衛青大獲全勝。初出茅廬的衛青,一戰成名,被劉徹封為關內侯。這一仗,徹底洗刷了“馬邑之謀”給劉徹帶來的屈辱。
劉徹非常興奮,他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一戰勝利,這盤棋就活了。他在地圖上圈出一個地區,衛青看了,相視一眼,明白了這個君主的謀略。
隔年,衛青領兵三萬出雁門關,匈奴不敵,倉皇而逃。衛青長驅而進,收復了河套地區。這裡,就是劉徹當初圈出的地方。這片地區水草豐美,地勢險要,劉徹在此處設朔方郡,遷移十萬人口過去定居。
衛青大勝的同時,有一個天大的好訊息,令劉徹更加興奮:張騫回來了。
張騫在西域地區13年,熟知西域的地形地勢。劉徹命張騫隨軍出征,大漢對匈奴的勝率越來越高。
公元前123年,衛青率軍與匈奴在定襄地區激戰。雙方鏖戰數月,匈奴傷亡慘重。首領伊稚斜被迫離開陰山地區,率部向漠北地區轉移。這時,一個噩耗傳來:老窩被人端了。
一隊800人的騎兵,避開大部隊,奔襲數百里,出其不意殺到了匈奴的大本營。這支隊伍的指揮官,正是十八歲的霍去病。
首戰告捷,公元前121年春天,劉徹命霍去病獨自領兵從長安出發,長驅千餘里,馬不停蹄,一直打到了敦煌一帶。夏天,霍去病再次率部長驅直入2000多里,深入到了祁連山一帶。
兩戰過後,大漢軍隊深入河西走廊,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劉徹再一次看了地圖,他的那盤棋,下得越來越精彩了。
眼見匈奴節節敗退,公元前119年,劉徹乘勝追擊,集結十四萬戰馬及五十萬步兵,由霍去病與衛青分別率隊,兵分兩路跨越茫茫大漠,掃蕩匈奴。這場戰役,被後世稱為“漠北戰役”。
這一戰,漢軍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匈奴大敗遠逃,從此無力與漢朝抗衡。
為了徹底消滅匈奴,劉徹做了一個決定: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他早就聽張騫說過,西域不只有月氏國,還有大宛、烏孫等國。這次,他想聯合更多國家。
陰差陽錯,張騫並沒有完成原定的方案,卻建立了千秋偉業。隨著張騫西行,東方文明流向世界,也給漢朝帶來更加開闊的世界。
公元前115年,張騫回到了長安。這次,他帶回了很多異域的物品。當劉徹品嚐到清冽的葡萄酒和甘甜的石榴,他開始異常懷念一個年輕的身影。
漠北之戰後,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24歲。劉徹悲傷難耐,將他葬在茂陵。從霍去病離世開始,這些陪伴劉徹的忠義之人,一一遠去。公元前114年,張騫去世,劉徹允其歸葬故里。
公元前106年,衛青去世,劉徹下令,將其葬於茂陵。兩年後,劉徹收到訊息,辭官在家教書育人的董仲舒去世了。
劉徹很難過,下詔賜葬於長安西郊。多年後,他經過墓地,往事上頭,情難自已,喊停了車隊。他走下馬車,朝著墓地方向,深深鞠躬致意。
大漢的強盛,從來不是他劉徹一個人的功勞。若沒有這些出生入死的忠義之士,劉徹就只是劉徹,成不了千古一帝。
悠悠歲月,人來人往。劉徹也老了,開始回想這一世的是是非非。
如今的大漢,已不似在祖輩手裡時那樣一盤撒沙。儒學興起,成了這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領土廣闊,邊境安定,絲綢之路上的駝鈴也響了幾十年,大漢國威,傳遍四海。
劉徹發現,自己一生也做了很多錯事。變更制度、出師征伐,是為天下安定。然而,“為此者不得不勞民”。窮兵黷武的結果,勞民傷財,百姓並不開心。
“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於是,劉徹寫了一篇罪己詔,停止了長達40年的征戰,開始像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那樣,休養生息,成了有文獻記載的第一個用罪己詔自我批評的皇帝。
漢朝躲過了秦朝早亡的悲劇,基業得以傳承。公元前87年,70歲的劉徹去世,葬於茂陵。
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劉徹也許想過後世的評價。但他應該不會想到,幾千年後,後人會把他與秦始皇並稱“秦皇漢武”,賦予他至高無上的歷史地位。
. END .
【文| 南塘舊事】
【編輯|丹尼爾李 】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