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28歲,出生在北京,父母有體面的固定工作;男友出生河南農村,32歲,博士畢業,上有兩個姐姐,這是鄉村博士男孩和北京女孩的愛情故事,真切感人。
在女孩跟男友回河南老家不到24個小時的時間內,她就逃回了北京…
那是冬天最冷的幾天,男友宋齊玖老家的房頂上有個洞,說是透氣用的。林依伶穿上厚羽絨服,抱著暖水袋,裹上棉被,“像個母雞”。她以為自己已經夠冷,睡醒一見男友,他的鼻頭都是紅的。她的屋子新裝了空調,他的沒有。
河南洛陽西邊村子的這戶人家,為迎接兒子的女友,翻修了旱廁,又打了一張1.5米的新床。為了討兒媳歡心所謂費勁心血。
宋齊玖在一家研究所工作,研究金融科技;林依伶在銀行,專業是會計學。讀書時,他們有同一個導師,一個博士生,一個碩士生,初次見宋齊玖穿Polo衫、卡其色褲子、牛津鞋,臉白白的,博學儒雅
她,長著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林依伶短髮,個子中等,機靈古怪。
林依伶曾當著同門的面問宋齊玖,“師兄年紀這麼大了還不找女朋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呀?”
她拿著宋齊玖的飯卡去食堂吃飯,“想吃什麼點什麼,花了20多元,”宋齊玖說,“我吃飯絕對不可能超過10元,大概分配5元滿足營養需求。”他那天感覺到“北京小孩就是不一樣”。
認識一年後,他們在一起了。2019年春節,宋齊玖帶談了兩年的女朋友回老家。
剛到火車站,男友時不時看看林依伶的臉。接站的隊伍裡,有宋齊玖的爸媽、二姐和二姐夫,還有兩個小孩,擠在一輛麵包車裡,搖搖晃晃駛向鄉村深處。
去之前,林依伶是有思想準備的,她奶奶家在北京昌平,以為農村就是室內裝潢跟城市差不多的平房,哪知一進男友家就踩了一腳雞屎。
眼前是3間小房,外牆有點剝落了,屋裡燈光昏暗,小外甥撅著屁股在沙發上一邊吃一邊看電視。宋齊玖說,因為他不回家住,所以沒有翻蓋房子,顯得破舊了些。
最讓林依伶受不住的是冷和不能洗澡。她知道這樣做不對,但還是提出先回北京。
返程的路上,宋齊玖感覺到女友有了想法。
聽說女兒因為太冷要回北京,林依伶的父親來了勁頭,“是嘛,我接你去”。再一聽宋齊玖跟著一起回來,林父不願意來接了,讓他們自己打車回家。
回家後,林依伶情緒低落,洗了澡躺下,開始哭。第二天跟父母說了男友家的情況,母親問她什麼打算,她不知道怎麼回答。
這段感情懸停了一週,林依伶在心裡計算著男友的優點、缺點、好處、壞處,看優點究竟能不能覆蓋住缺點,後來發現,“這玩意太難算了,算不清楚”。
在此之前,母親曾發來其他男孩的簡歷,告訴她優秀的人很多,不要死盯著一個。
另一邊,回到北京後,宋齊玖把女友送上車,車門一關,他就哭了。他拉著箱子走在長安街上,電話也不接。他心裡委屈,“我把我能給的都給了別人,但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他說,“我也沒有做錯什麼。”
當時他博士在讀,女友已工作,為他花了不少錢。他想過把這筆錢算清楚,就算找兄弟借,也要還給林依伶。
認識林依伶13年的的高中同學潘丹一直不看好這段感情,“圖什麼呀,一個非得往高了走,一個非得往低了就,根本不在一個層次,硬要走肯定這樣。”
好友潘丹覺得這兩人的戀愛沒有點人間煙火氣,可林依伶時不時給她發一些兩人捉的魚、青蛙,潘丹的戀愛觀是,這樣過不了日子,“這事只能娛樂下飯後生活,你吃飯的問題怎麼解決,這是根本問題。潘丹就覺得自己男友最迷人的瞬間是站在灶臺前燉牛肉,給牛肉湯撇半小時沫子。
林依伶跟潘丹說,自己愛的是宋齊玖“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可是後來 慢慢發生了落差,有一次他們一起吃飯,宋齊玖遲遲不來,最後發現在隔壁老教授開的一家書屋裡,“真是個書呆子。”好友潘丹說,見面之後宋齊玖不吃不喝不怎麼說話,在那傻樂。
他喜歡讀書,豆瓣上標記讀過800多本書,種類繁雜。他要求自己一週至少讀一本專業外的書,諸如捲菸
他還常去中國電影資料館看電影,放完片尾,觀眾會起立鼓掌。來到城市後,什麼都不懂,所以要看各種各樣的書、電影,獲取知識。我大一下學期第一次去麥當勞,真的像網上的段子一樣,研究怎樣做才像常吃的樣子。”有一回林依伶送了他一盒獼猴桃,他連皮吃了。
與眾不同的是宋齊玖去年博士畢業,已經32歲,有些男性給自己定35歲前要賺多少錢的目標,他的35歲目標是要走遍全國每個省。
林依伶是個願意嘗試新事物的人。
她在銀行剛工作那年,需要到基層鍛鍊。在北方縣城,她有時給戀人打電話,“老宋你快來!”“怎麼了?”“你能不能今天晚上就來?”“為什麼?”“明天要挖土豆。”宋齊玖陪她挖洋姜、砍菜,總有樂子。
老鄉給林依伶一個葫蘆,她就在上面作畫,“這是一頭牛,在草原上吃草,拉了粑粑,狗來吃,招來蒼蠅和小蟲子,雞來吃蟲子,旁邊有河流、山,山下一群登山的人,舉著小旗。河流養育了這片草原,有花有草有鳥,形成一個迴圈。”這個葫蘆擺在男友的書桌上,每次搬家,宋齊玖總是把它放在最不容易損壞的地方,甚至專門捧著它。
說到底再美麗的愛情,是需要物質支撐的,人要吃飯,要穿衣呀。
好友說“支援這兩個人感情長久的一個很必要的因素,就是我說的你聽得懂,你說的我也聽得懂。”潘丹說,“我明顯感覺有一種情侶時間長了,是我的世界你進不來,你的世界我也不想去。”
宋齊玖曾跟朋友說過,來北京最大的收穫不是拿了博士學位,而是能跟林依伶在一起。他說自己是個運氣不好的人,英語六級考試拖到最後一天報名,結果提前截止了;發論文時整本期刊都被收錄了,唯獨落下了他那篇;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了兩份,其中一份是錯的,他問招生辦是不是頂替,對方留下句“那你去告他啊”,就把電話掛了。
宋齊玖小時候趕廟會,看到布老虎很喜歡,就問多少錢,對方不耐煩地說“你買不起”,他灰溜溜走掉了。在跟女友講這件事時,林依伶傷心地哭了,“我不想讓我們家老宋再有買不起的東西”。
如今林依伶提起這事還會落淚,她給宋齊玖買了好用的筆、護眼的檯燈、有弧度的鍵盤,還有兩元店裡的青蛙玩具,“他小時候好像什麼玩具都沒有,拿個鐵鍬挖一個大半人高的坑,跳進去、跳上來,再把它填平。”
宋齊玖還有個愛好是騎行,別人坐車去古北水鎮,他騎車去。林依伶送了他一輛腳踏車,他很珍惜,摺疊起來搬上樓,被同學看見了,說 “肯定是你女朋友給買的”。林依伶聽了心裡很不開心,“他平時過得有多慘,會讓同學覺得買不起這輛車。”
上學時她問過宋齊玖卡里有多少錢,得到的答案是500、600、1000這樣的數字。她很驚訝,覺得自己所有卡里只有幾百塊錢可能會擔心得睡不著覺,而男友一直很坦然,對出身、物質看得都很淡。
“他的淘寶被他訓練得很好,總是出現又便宜又好的商品,我的一搜就是天貓旗艦店。”她開始學著如何省錢,在閒魚、1688上買東西。朋友潘丹說她以前買神仙水都去專櫃,高中就在香港購物掃貨,如今也學會定鬧鐘在直播間搶購,買麥當勞用代買,一個套餐能省幾塊錢。
原生家庭帶來的價值觀在年少氣盛的時候可能體現不出來,年紀越大就越明顯。在農村,家裡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家裡就不管一切供養他讀到大學了,對家中‘獨苗’的兒子,對未來兒媳婦是個什麼態度?那一定是家裡至尊的人物的位置。
這樣環境下的這種男生也不能說他錯,其實等於年紀輕輕就負債累累,背了來自家庭太多的人情債,他再優秀也是表面的,未來和他在一起的路就是一條漫漫無歸的還債路。千百年來,老祖宗的話“婚姻是將就門當戶對的”在活生生的人間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