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一生有22子19女,其中5子6女是登基前所生。19個女兒中只有三女平陽昭公主確認生母為太穆竇皇后,其餘皆不詳。感興趣的讀者和百科熊熊一起來看看吧!
比照22子出生時間,長女長沙公主應該比李建成大,幼女常樂公主約出生於貞觀二年(628年,李元嬰出生之年),時年李淵62歲。
●長女長沙公主,下嫁馮少師
作為李淵的長女(也極有可能是李淵的第一個孩子),長沙公主的事蹟是空白,只知道她嫁給了馮少師。這位馮少師同樣履歷不詳,有資料說他是李世民的親信。
●次女襄陽公主,下嫁竇誕
襄陽公主於義寧元年(617年)嫁給竇誕,比三妹、四妹、五妹出嫁都要晚,如此看來她極有可能不是二公主,而是五公主。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即竇誕是襄陽公主的第二任丈夫。
襄陽公主是不是二婚僅僅是猜測,但她肯定不是竇誕的第一任妻子。竇誕時年已經37歲,所以襄陽公主應該是續房。
竇家與李家有特殊的淵源,李淵的嫡妻就是竇家人,竇誕的父親竇抗是竇皇后的族兄,且李淵與竇抗早年交好。李淵起兵時,竇抗聞訊大喜:“這是我竇家的女婿,撥亂反正之主也!”於是前往投奔。
李淵登基後授竇抗納言,任其隨意出入宮禁,甚至留宿宮中。李淵一輩子都稱呼竇抗為“兄”,宮中人都稱竇抗為“舅”。
李淵對竇誕也是寵愛有加,他把子女們的家事全都交給了竇誕處理。竇誕協助李元吉留守晉陽期間,因為失職丟了太原,差點搞垮新生的大唐。即便如此,李淵也捨不得處罰這個女婿。
襄陽公主給竇誕生有一子竇孝諶,竇孝諶有個女兒(竇德妃)嫁給了李淵的曾孫李旦,這位竇德妃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
你可以這麼記憶:李隆基爺爺的爺爺是李淵,姥爺的姥爺還是李淵。
●三女平陽公主,下嫁柴紹
平陽公主在《舊唐書》單獨列傳,她去世後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傳統,是唯一獲得諡號(昭)的公主,且是歷史上唯一以軍禮下葬的女性。
平陽公主為何能有此殊榮?原來她是巾幗英雄。李淵起兵時,丈夫柴紹從鄠縣趕往晉陽,平陽公主獨自留在老家。但她沒有坐等父兄成功,而是孤身一人在老家拉起了一支隊伍積極響應。
平陽公主賣掉老家的宅邸,用這些錢招募士卒,並在家奴馬三寶的幫助下,收編了四五支農民武裝。此後她主動出擊,率領大軍接連攻克四個縣,隊伍擴充套件到七萬人。她的隊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被親切地成為“娘子軍”。
比較遺憾的是,武德六年,不到三十歲的平陽公主英年早逝,未能為大唐的統一戰爭繼續書寫傳奇。
●四女高密公主,初嫁長孫孝政,改嫁段綸
高密公主初嫁長孫孝政,生有一女長孫氏。長孫孝政去世後又改嫁段綸,生有一女段簡璧和一子段儼。有意思的是,高密公主與兩任丈夫的女兒,分別嫁到對方的家族去了,而段儼則娶了巢剌王李元吉的女兒文安縣主。
需要重點交代的是,李淵起兵時,段綸在藍田聚集起了一萬人的隊伍,成為繼平陽公主和李神通之後,第三支李家在關中的武裝。不能不讓人感慨,李淵家族的優勢實在太大了,難怪他能成功。
●五女長廣公主,初嫁趙慈景,改嫁楊師道
跟大多數丈夫有故事的公主不同,長廣公主自己有故事。長廣公主自幼聰慧,工於詩詞,且充滿思辨,有點哲學家的味道。生活上她又奢華無度,行事恣放,不拘小節。
總之,怎麼看長廣公主都不像個女人,如果說平陽公主是巾幗,長廣公主則像魏晉名士。武則天的老媽楊氏與老爸武士彠的婚禮,就是由長廣公主主持的。
表面上看長廣公主活得很瀟灑,其實很不幸。趙慈景與長廣公主生下兩個兒子趙節和趙斌後不久,就犧牲在討伐堯君素的戰場上,為李唐統一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趙慈景死後,長廣公主改嫁楊師道,又生一子楊豫之,楊師道就是武則天的老媽楊氏的堂兄。
長廣公主這一生,為兒子們操碎了心。首先是趙節參與李承乾謀反下獄,而負責審理案件的就是楊師道。
楊師道出於對妻子的關愛,有意從輕發落趙節,結果被李世民處罰,擼掉了宰相的位置。長廣公主為了救兒子,給二弟下跪求情,李世民哭著回絕了姐姐:國法不容徇私情,辜負姐姐了。
如果說趙節的死多少讓人扼腕嘆息,那麼楊豫之的死則讓人恨得牙癢癢。
楊豫之是典型的惡少,在給父親守孝期間他公然違禮,“肆情為惡,虧犯名教”。短短八個字,以隱晦的方式揭示了楊豫之的本性。為了懲罰楊豫之,朝廷將他一半的家產分給了同母哥哥趙斌。
可楊豫之依然我行我素,越滑越遠,居然與姨媽房陵公主穢亂,甚至在老媽的喪期依然行獸行。結果他被忍無可忍的姨夫竇奉節,以五刑所殺。
●六女萬春公主,下嫁豆盧懷讓
萬春公主是李淵登基前最年幼的公主。李淵攻入長安時,有個叫豆盧寬的梁泉縣令率眾前來歸降。
這位豆盧寬職位不高,但身份高貴,他是隋文帝楊堅的外甥。豆盧氏源於北魏慕容氏,後改姓盧。
豆盧寬的主動歸降讓李淵很高興,當即應下兒女親家,將萬春公主嫁給豆盧寬的兒子豆盧懷讓,並賜封豆盧寬為芮國公。
●七女房陵公主,初嫁竇奉節,改嫁賀蘭僧伽
與長廣公主的兒子楊豫之發生不倫之情的房陵公主出場了。房陵公主初封永嘉公主,她出生於武德二年,是李淵登基後的第一個女兒,被嫁給了竇奉節。
竇奉節跟竇誕一樣,都是太穆竇皇后的孃家侄兒。與皇家聯姻沒有給竇奉節帶來榮耀,因為生性風流的房陵公主給他戴了一定綠油油的帽子,更讓竇奉節難以啟齒的是,房陵公主還是楊豫之的姨媽。
竇奉節雖然用私刑殺了楊豫之,但始終抬不起來頭。估計李世民也嫌丟臉,乾脆准許竇奉節與房陵公主離婚。
當然,堂堂公主也不能閒著,她改嫁了賀蘭僧伽。我們不大清楚出身貴族的賀蘭僧伽,哪來的勇氣敢娶房陵公主。有史料說,這位賀蘭大仙很超脫,整天忙著跟李叔慎、杜善賢等人遊獵,根本不管自家後院有多綠。
或許賀蘭僧伽是為了家族的未來而自我犧牲吧。房陵公主與賀蘭僧伽有一子賀蘭尚同,是章懷太子李賢的紅人。
●八女九江公主,下嫁執失思力
九江公主是第一個嫁給突厥的李唐公主,其丈夫執失思力是突厥的一個部落酋長。
武德九年,李世民剛即位,頡利可汗就率兵南下,一路攻打到渭河邊,搞得長安人心惶惶。
執失思力奉頡利之命覲見李世民,以窺探長安的虛實,結果他被“不講理”的李世民扣押,囚禁於門下省。後來李世民與頡利達成渭河之盟,突厥退兵,執失思力被釋放。
貞觀三年,李靖率軍滅了突厥,頡利可汗被俘。執失思力只好舉手投降,並護送隋朝蕭皇后和隋煬帝的孫子楊政道歸唐,被李世民封為左領軍將軍。
此後執失思力為大唐屢立戰功,因此被賜婚尚九江公主。終太宗一朝,執失思力忠心耿耿,功勳卓著,只可惜高宗朝時,他捲入了房遺愛案件,被流放嶲州。
患難之際,九江公主表現出了難能可貴的精神,她向高宗請求,自廢封號以換取與執失思力一同流放。
剛到嶲州不久,水土不服的九江公主就病逝了。十年後執失思力案件得到平反,九江公主重新獲得公主封號。
●九女廬陵公主,下嫁喬師望
廬陵公主事蹟不詳,駙馬喬師望追隨侯君集滅高昌國後,被任命為第一任安西都護。
●十女南昌公主,下嫁蘇勖
南昌公主在某些資料也被寫成“南康公主”,駙馬蘇勖是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蘇勖最傑出的成就是主持編撰了《括地誌》。
●十一女安平公主,下嫁楊思敬
安平公主的駙馬楊思敬,是長廣公主的丈夫楊師道的侄子,弘農楊氏與李家關係千絲萬縷:
楊雄生楊演、楊恭道、楊師道和兩個女兒,楊師道尚長廣公主,一女嫁李世民(楊德妃),一女嫁豆盧寬;楊演之子楊思敬尚安平公主,楊恭道之女嫁李世民,豆盧寬與楊氏之女尚長沙公主。
你可以這樣記憶:李世民娶楊家姑侄;李家仨姐妹,倆嫁楊家叔侄,一嫁楊家外甥。求解:李世民該如何稱呼三位姐妹?
●十二女淮南公主,下嫁封言道
根據《大唐淮南長公主墓誌銘》記載,淮南公主名李澄霞,出生於武德四年,武周天授元年,終年69歲。
李澄霞是個琵琶演奏天才,她三四歲就能彈奏,五歲成曲,七歲就能熟練演奏,讓李淵驚喜異常。
李澄霞18歲嫁給了封言道,封言道就是雙面人封德彝的兒子。封德彝一直被李世民認為是自己安插在父親身邊的釘子,事實上他卻通吃李建成和李世民哥倆。直到封德彝去世十年後,他的真面貌才被揭露。
●十三女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禮
真定公主和駙馬崔恭禮的事蹟都不詳,人們從《崔器傳》才略微補充了一點他們的生平。這位崔器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崔器的原型,出身於清河崔氏,其曾祖就是崔恭禮。
崔恭禮是個大帥哥,飲酒以斗量,且不醉。
●十四女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
衡陽公主事蹟不詳,阿史那社爾是處羅可汗的次子,頡利可汗的侄子。貞觀九年,阿史那社爾率部內附大唐,被李世民任命為左驍衛大將軍,並尚衡陽公主。
此後阿史那社爾為大唐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李世民駕崩時,阿史那社爾請求殉葬,被高宗李治禁止。
●十五女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
丹陽公主比薛萬徹至少小25歲,所以應該是續妻。薛萬徹原本是李建成的死黨,在玄武門之變中他率軍突襲秦王府,差點葬送李世民的勝利果實。後來尉遲敬德帶著李建成的頭顱給薛萬徹看,薛萬徹的部下頓時喪失了鬥志,四散逃竄,他也逃亡南山避禍。
李世民不計前嫌,派人召回薛萬徹,從此這位猛將煥發了第二春。薛萬徹哥仨都以勇猛著稱,打起仗來不要命,要麼大勝,要麼大敗。
李世民本也是猛將,所以很賞識薛萬徹,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可薛萬徹畢竟是糙哥,丹陽公主很不高興,一連幾個月不肯“同席”。席既指坐席,也指床。
李世民知道後,為了協調他們夫妻感情,與諸駙馬一起演了一場戲。一天他令所有的駙馬爺和公主一起入宮赴宴,宴席間,李世民與薛萬徹比智力遊戲,又故意輸給薛萬徹,眾駙馬們跟著狂贊薛萬徹。
丹陽公主轉憂為喜:原來老薛粗皮糙肉下還是挺有內涵的嘛!於是夫妻倆勾肩搭揹回家。比較可惜的是,高宗時期,薛萬徹捲入房遺愛謀反案被殺。
●十六女臨海公主,下嫁裴律師
臨海公主事蹟不詳,駙馬裴律師是大唐第一位宰相裴寂的兒子。裴寂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李淵的第六子荊王李元景。
●十七女館陶公主,下嫁崔宣慶
館陶公主和崔宣慶事蹟不詳,由於《舊唐書》記載錯誤,導致人們將館陶公主與真定公主混淆,誤以為崔宣慶就是崔器,從而得出了姐倆嫁給了曾祖、曾孫倆的荒唐結論。
●十八女安定公主,出嫁溫挺,改嫁鄭敬玄
安定公主即千金公主,駙馬溫挺就是宰相溫彥博之子,溫大雅的侄子。溫挺死後,安定公主改嫁鄭敬玄,生有一子鄭克義,娶武承嗣之女。
這位安定公主名聲很臭,做出了兩件讓世人不齒的事。
第一件事,她居然認侄媳婦武則天為乾媽。安定公主與武則天的年齡相仿,可是從輩分上是長輩。用自降輩分的方式拍馬屁,就是不知道高宗李治會不會尷尬。
第二件事,她不光自己養情人,還跟武則天分享。某一天,安定公主發現府上的丫鬟跟一個賣脂粉的小販私通,本準備處罰小販的她,一看到小夥的面容頓時酥了——也太帥了,留著自己用吧。
這小夥名叫馮小寶,安定公主試用了一陣覺得很爽,咬咬牙拿出來獻給了“乾媽”。武則天欣然接受,為了掩人耳目,令馮小寶出家,並改名薛懷義。
●十九女常樂公主,下嫁趙瑰
跟姐姐安定公主給武則天捧臭腳不同,這位李淵最年幼的女兒常樂公主,為反抗武則天付出了全家人的性命。
常樂公主為何要反武則天呢?原來她與趙瑰的女兒被武則天殺害了。
常樂公主的女兒趙氏,嫁給了武則天與李治的第三子李顯。李治對常樂公主這位姑姑兼親家母一直禮遇有加,本來和和睦睦的兩家人,卻因武則天撕破了臉。
也搞不清楚武則天抽哪門子的瘋,就不喜歡常樂公主母女,於是她以趙氏對自己不恭為由,活活餓死了這個兒媳婦。
為了給女兒報仇,常樂公主聯合越王李貞,高呼“宗社所託,不捨生取義,尚何須邪”,準備起兵反武。
只可惜他們準備不足,李貞、李衝、李元嘉、李靈夔等皇室子弟全部遇害,安樂公主夫婦也死於這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