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路亞界也有鄙視鏈,那微物釣友肯定是處在鄙視鏈的底端。之所以會這樣講原因有二:對作釣不感興趣的路人會認為能釣上大魚的釣友很“優秀”,內在原因就是微物釣友在玩夠了小魚之後都會向中大型魚種進發,但對於初學者和喜歡玩微物的我來講,微物中魚的快感和“不空軍”、“不打龜”的感覺是讓我堅持出勤的原因。
和臺釣不同的是路亞更多的是需要“找魚”!同一處水域,資源相同臺釣的餌料比假餌更具誘惑性。伴隨著北方天氣溫度降低,路亞釣友也慢慢地將裝備整理好等待明年開春作釣。對於有“魚癮”的釣友此時則會很鬱悶,一是天氣變涼不願意出門,二是冬季路亞視窗期時間變短似乎這個季節“打龜”已成為常態,諸如冬季河流大多進入枯水期,連水都沒有了更不要談資源。
進入冬季路亞的目標魚選擇如果翹嘴排在第一,那排第二的應該就是馬口。在我國除了青藏高原、新疆和臺灣等地區外,南到海南島,北到黑龍江東部江河中均有分佈。馬口不僅繁殖能力強而且生長速度快,短短一年時間體型可到15釐米左右,加上近些年各地加大水域環境整治,使得馬口分佈範圍變廣。馬口對水質要求高,但卻不是一個“偏食”的魚種,雖然以肉食為主,但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也可以攝食草籽、樹籽、水藻等植物性飼料。
馬口由於屬於中上層魚類,由於體態的因素,在寒冷的冬季,也需要補充消耗的營養,不會停止覓食,故在冬季也可以作釣。並且很多釣友表示這個時候更容易路到“巨馬”。雖然入坑路亞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但透過學習資料和老路亞人的幫帶以及自己的作釣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何在冬季路亞馬口。
裝備方面
泛用裝備也好、專業的微物裝備也罷,在路亞竿的選擇上並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相反線上材和假餌的選擇方面則需要留意。線材方面0.6 pe線加兩倍號的前導可能對於馬口來講就再合適不過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0.4pe線加前導。或者直接用相同徑號的尼龍線。但這裡還是推薦彈力較小的pe線加前導,中魚的手感還是原來觸電般的感覺。假餌方面在視窗期可以選擇1.0-3.5克亮片,馬口咬口更容易中魚。而這時被廣大釣友鄙視的飛蠅鉤和瓜子亮片似乎成為了“神餌”,在非視窗期也有很強的誘魚效果。
標點篇 在冬季作釣馬口,很多釣友會發現之前的標點全都“廢了”!除了枯水期造成水面乾涸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馬口都“藏”了起來,喜歡在水草、深水、障礙區過冬。這些地方相對水溫更高、食物更豐富,所以馬口更容易聚集。但溫度絕對不是影響馬口活性的原因,在最近幾次探釣過程中發現早晨氣溫只有5℃的時候,或者在橋樑背光處的馬口活性依然非常高。按照這樣的規律大家早晨可以用飛蠅等微物釣組,下午水溫升高試著用小亮片,傍晚的馬口在冬天似乎並不給力。結合其他目標魚的進食習性,深淺結合處、水下陡坎處,回灣搜尋作釣,往往這些位置會有意外收穫。
技巧篇
冬季路亞,擬餌操作的手法很重要,由於水溫低,魚的活性不高,如果操控過快和其他季節的速度一樣,往往會錯失良機。由於溪流河道深處往往不在河岸,這時作釣位置可以距離水面近一些,這樣竿稍壓低也可以更好地控制假餌的水層。在遇到咬口的時候再次拋竿時,假餌要儘量落在咬口稍遠的位置防止“打水驚魚”,尤其是助投器的體積形成的水花相對也比小重量的亮片要來得大。在收線的時候一定要慢,在其他季節使用飛蠅釣組的時候馬口往往有二次甚至多次回擊咬餌,冬季這樣的情況往往不會見到,所以保持慢速勻收是比較合適的方法,這裡的慢可以用助投器在水中不拉起漣漪為標準。
從我之前釋出的多個路亞影片來看,靜水區的馬口相對警惕性更高,而在急流處馬口的洄游性更強,亮片和飛蠅釣組切換使用既可以篩選大體型馬口,也可以讓自己的出勤中魚效率更高。1-3克亮片或者16號鉤的飛蠅釣組基本是冬季作釣馬口的主流用餌。並且冬季沒有“電工”和“網農”的打擾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以上經驗也基本與翹嘴的習性類似,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我的看法。
路亞不單單有中魚的喜悅,放下工作迴歸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點滴或許要比爆護更有一番情趣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