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
關於人基本慾望的描述,我比較認可馬洛斯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洛斯需求理論”主要觀點是 人都有五個層面的需求,在低一層需求沒被滿足的情況下,人不會產生高一層次的需求。
"低慾望的原因
一.不想結婚生子。這是首要的問題所在,低慾望人群心理不再渴望結婚生子,他們享受一個人的生活,或者說習慣一個人輕鬆自在的生活,他們不用揹負來自婚姻的生活壓力。
二.舒心的工作。不再以金錢為目的找尋工作,只想找一份舒心的工作,少許的薪資完全可以滿足他的生活所需,還能適當地來點有品質的生活,可以說低慾望人群,他的心停留在其它世界。
三.不想貸款。對買房買車,如果有條件的,會買套單身公寓,一輛小車。沒有條件的,根本不願意承擔貸款的壓力,這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必要,租個房子則可。
四.簡單生活。沒有太多的慾望,對名牌什麼的沒有太多的要求,消費上也只是滿足日常所需,有幾個簡單的愛好,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低慾望的年輕人"有哪些表現
普眾低慾望的年輕人主要表現在金字塔下三層,有的對生活基本生理需求的無所求。一天吃一頓、兩頓、三頓都無所 謂,餓不死就行;吃什麼無所謂,餓不死就行;穿什麼無所謂,能穿就行;住什麼地方無所謂,能 睡就行......;有的對人身、財產、職業、家庭、道德保障的無所謂。人不死就行,錢夠用就行, 工作能混日子就行,道德不犯法就行;有的不敢追求爰情,面對爰的人沒有吐露的勇氣;不願追求友 情,開始拒絕社交,拒絕與他人接觸;不敢面對親情,害怕面對父母,覺得自己的狀態對不起父母 的付出。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爰的勇氣。不敢爰,害怕 被爰,慢慢自我封閉,踽踽獨行。
如何看待低慾望
低慾望真實地在成為一個主流,與之相對的消費主義同樣流行。正是因為一種風潮的崛起,與之對抗的另一面才越發地被人關注並且逐漸壯大,這是一個反思和尋求平衡的過程。
低慾望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年輕人窮,看透了資本。而是放棄社會認可,不需要功成名就,只需要衣食無憂,簡單說:活著就好,是換個方式積極地活著的表現。當自身努力不足以支援自己房貸,結婚,生娃時,降低慾望,無疑是活下去的首選。就像蛇冬天到了還要冬眠一樣。 降低慾望恰恰是生活的一種解壓方式。
誰都有理想,誰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實際根本不允許,不得不壓制自己的慾望,只能是過好眼前的苟且。
小編想說的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好啦,就分享到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