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績輝煌,為何沒能震懾印度和越南,以致兩國再度挑釁?
前段時間我寫了有關抗美援朝的文章,有位網友提出一個論斷——抗美援朝戰爭,給中國爭取了60年的和平。
這句話乍一聽挺對的,可是仔細一琢磨不對勁。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中國始終都處在戰爭陰影之下,並沒有贏得真正的和平和安全。
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中國依次遭遇了這些戰爭威脅:
1,金門炮戰。
2,中印邊境戰爭。
3,抗美援越戰爭。
4,中蘇邊境衝突。
5,中越邊境戰爭。
客觀來說,抗美援朝戰爭並沒有給中國爭取到幾十年的和平時間,反而是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中國邊境的各個方向,依然面臨著戰爭威脅。其中,金門炮戰面對的是國民黨在臺灣的殘餘勢力及其背後的美國,抗美援越中美雖然對抗但沒有直接交鋒,中蘇邊境衝突,我們面對的則是極盛時期的蘇聯。
面對蘇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中國即便是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也不可能完全制止大規模戰爭爆發。
不過,從金門炮戰、抗美援越、中蘇邊境衝突表現出來的雙方態度來看,美國和蘇聯都對看似弱小的中國表現出足夠的忌憚心理,不願意發生直接衝突、不願意發生大規模戰爭。
這,也許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大意義所在。
不過,令人無法理解的是,有抗美援朝戰爭珠玉在前,印度和越南竟然敢於主動在我國西南邊境挑事情,雙方爆發大規模直接衝突,這簡直太難以理解了。
說到這,我們就不得不好好聊聊,為何抗美援朝的輝煌戰績,沒能震懾到印度和越南?
是抗美援朝的戰績不夠輝煌,勝利不夠偉大嗎?
並不是。
抗美援朝戰爭,是上世紀50年代爆發的最大規模的區域性戰爭。這場戰爭中,志願軍最大兵力達到了135萬,而韓國美國等聯合國軍隊伍最大規模時達到了120萬。經過兩年半(不包含中國參戰前情況)的戰爭,中朝軍隊傷亡63萬多人,韓軍和聯合國軍傷亡57萬人以上。裝備方面,志願軍共損失坦克9輛、飛機231架、各種炮4371門、各種槍87559支。與此同時,志願軍擊毀擊傷“聯合國軍”坦克2006輛、汽車3165輛、裝甲車44輛、飛機10629架、各種炮583門;繳獲“聯合國軍”坦克245輛、汽車5256輛、裝甲車51輛、飛機11架、各種炮4037門、各種槍73262支(挺)。
單純從人員和裝備兩個方向來說,中國都是以很差的裝備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美韓聯軍。可是,中朝方面的軍隊數量,事實上也並非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超過美韓軍隊數倍,中朝軍隊數量總體稍微佔優,但並沒有達到碾壓態勢。
抗美援朝戰爭戰績如此輝煌?等於是中國帶著小弟朝鮮,一口氣暴打了韓國、美國、英國、土耳其、法國、澳大利亞等當時世界上大多數的軍事強國。
可是,為何這樣的戰績,還是沒能震懾印度和越南,沒有保障西南方面無戰事?
其實,印度和越南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分開來說。
印度的情況是,整個國家失去理智,像失心瘋一樣追求軍事擴張,追求恢復英屬印度在亞洲的權勢。
英屬印度,曾經包含了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在內的南亞次大陸大部分地區,英國殖民者還把尼泊爾、阿富汗和中國西藏當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英國殖民者的勢力還向西延伸到整個西亞乃至埃及。
而印度,1947年宣告獨立的那一刻,就把英國在南亞、西亞、中亞、甚至東亞東南亞的大片殖民地預設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就是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提出的所謂“有聲有色的大國”的領土範圍。
尼赫魯的野心,不是常凱申那樣的地圖開疆日記強國就行,更不是韓國教授那樣隨便畫地圖就行。尼赫魯的野心,是要建立美國蘇聯之外的第三大勢力,成為亞非印度洋地區的真正霸主。
不幸的是,尼赫魯的野心,還一步步實現了。
印度建國之後,先後做了這樣幾件大事。
1,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獲得蘇聯支援。
這個有些無厘頭了,印度在建國時在憲法裡面寫下了“社會主義制度”幾個字,就成功獲得了蘇聯方面的好感。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當然,蘇聯也不會糾正印度是否真的是社會主義制度,也沒有謀求與印度結盟,而是把大量的蘇式武器裝備賣給印度,拿到了最大的這個軍火市場。印度買了蘇聯軍火,就等於給蘇聯交了保護費,這樣,蘇聯勢力空白的南亞印度洋,印度簡直成了小霸王。
2,建立民主制度,獲得美國英國支援。
英國撤離時,全世界都不認為印度這樣的不發達地區可以建立民主制度。可是,印度竟然真的建成了民主制度,這時候,美國的聖母婊發作,自然而然想要把印度打造成“民主樣板間”,進而推動其他的殖民地也建立民主制度。當然,美國支援不發達國家建立美式民主制度,不全是為了推廣民主,而是為了更好推銷美國資本和美國商品,讓不發達地區成為它經濟上的附庸。透過民主制度和前宗主國英國,印度和美國建立起友好和密切的聯絡。
3,武力方式侵佔各個獨立土邦,建立完整的南亞國家。
印度獨立時,英國不僅僅建立了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國和印度教的印度國,還在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犬牙交錯的地方,要求各個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這方面比較嚴重的是克什米爾和海得拉巴。克什米爾內部面臨三條路線選擇,國王主張成立獨立國家;高層貴族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國內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最後,克什米爾被巴基斯坦和印度瓜分。海得拉巴土邦更特殊,上層貴族是伊斯蘭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底層民眾是印度教希望加入印度。最終印度用5天的戰爭,佔領海得拉巴全境,吞併了這個南亞最富裕的土邦。
4,武力方式驅逐列強在南亞的殖民勢力,爭取民族獨立。
南亞次大陸的殖民地,不只是英屬印度,還有屬於葡萄牙的果阿,屬於法國的本地治裡。法國比較識相,在於印度的談判中,主動提出了要求當地居民自絕,最終本地治裡一小部分納入東巴基斯坦(後改為孟加拉國),大部分納入印度版圖。而葡萄牙就比較格魯了,印度直接派出4.5萬大軍,進攻這個人口只有65萬的葡萄牙殖民地果阿。最終,雙方總共傷亡52人後,戰爭結束,果阿納入印度版圖。
印度建國十幾年來,遠交近攻戰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宿敵巴基斯坦被打到經濟崩潰,尼泊爾、不丹都俯首稱臣,錫金則直接喪失獨立地位,完全按照印度意志治理國家。
1960年代,擺在印度面前的,只有最後一個困難,那就是中國的西藏自治區。
印度雖遲但到,1950年中國就和平統一西藏,可是到了1959年西藏又發生叛亂,西藏貴族逃到印度,想讓印度給“主持公道”。這等於是再次上演了克什米爾事件。
克什米爾王公辛格,就是逃到印度,請求印度發兵。印度隨後大兵北上拿到了克什米爾最富庶的三分之二。
印度想要照著這個標準再來一次,很明顯看錯了對手。
但是,印度自1947年以來就沒失敗過!怎麼可能怕中國?
中國是打贏了抗美援朝不假,可是,印度打得勝仗更多。
海得拉巴戰爭、克什米爾戰爭、果阿戰爭,印度也打敗了各式各樣的戰爭。
更何況,印度常年在克什米爾打仗,高原作戰很有經驗!
所以,印度軍方一下子就上頭了,一路北上,佔領拉薩,把中國西藏納入印度版圖。
印度軍方這樣說了,尼赫魯領導的內閣也一下子就得了失心瘋。尼赫魯不僅要求西藏歸屬印度,還要求在成都駐軍,中國四川省設定為非武裝區。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印度這樣猖狂,可是中國卻沒有正面反擊。
印度誤以為中國軟弱,完全忘記了中國在十年前是怎麼暴打他們的主子美國的。
結果,印度軍隊不斷在青藏高原爬山、設據點、爬山、設據點。
解放軍一個衝鋒下來,印度軍隊潰不成軍,徹底崩潰。
印度首都新德里震動,貴族們紛紛收拾細軟準備跑路,甚至還有人提出了遷都的打算。
可是,萬萬沒想到,中國的攻擊戛然而止,還撤退回了作戰前的駐紮位置。
解放軍的戰術水平,讓印度軍隊歎為觀止,可是,中國高層的政治表態,更是讓印度人迷惑不解。
也難怪,抗美援朝數百萬人打仗,傷亡數十萬人的惡仗都打下來,簽了停戰協定了。你印度我都不稀罕和你簽訂停戰協定的。
這些地方,我們就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你要是敢來,就做好把命留下的準備!
所以,如果非要說為何抗美援朝沒能震懾印度,我只能說兩條:
1,印度建國十幾年來太順風順水了,根本不知道強國為何物。
2,印度軍方和內閣智商欠費,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戰略戰術的可行性分析。
即便到現在,印度的專家教授智庫高層們,對中印之間的力量對比還是不甚了了。中印邊境的戰略戰術分析,基本上都是打雞血吹牛皮,一點點理智的分析都沒有。
對印度這樣不動腦子的對手,上去兩個大耳瓜子,他就能清醒幾天。不打疼他,他連自己姓什麼都能忘記。
說完印度,再看越南,情況則大有不同。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印度在數百公里的邊境線上全面推進,完全不講戰略戰術。而越南則不同,越南在中國的南方邊境,只是佔領幾個山頭,毆打中國軍民。
說白了,越南從一開始,就是帶有試探性的挑釁。
這種試探性挑釁,是有目的的。
如果中國忍了,那就繼續前進,能搶多少地盤搶多少地盤;如果中國還手了,那就趕緊跑回來!
可是,越南這樣做,還是太小家子氣了。
因為,中國在乎的根本不只是南方邊境那一兩個山頭。
連借來的白龍尾島都送給了越南,那幾個山頭,又怎麼是我們戰略的重點?
我們真正在乎的是,南海周邊,不能出現挑戰中國的敵對國家。
尤其是越南。
越南國土從北部灣沿著南海向南延伸,一直達到了泰國灣、馬六甲海峽附近。如果越南成為軍事強權,中國對外開放的海路,極有可能被切斷,剛剛定下來的“改革開放”基本國策,還怎麼落實?
所以,即便是越南沒有把主力調到北方打中國,中國也一定會打越南,讓他打消建立“印支聯邦”的幻想
從越南本身的角度看,中國肯定也不是他的主要對手。
越南有2000年的歷史,其中前面1000年是中國的行政地方,後面1000年中國的藩屬國。近代以來,法國佔領越南,佔領寮國和柬埔寨,建立印支聯邦,這才給越南整合了中南半島,等到越南獨立建國,打贏抗法戰爭、抗美戰爭後,自然而然想要恢復“法屬印支聯邦”的輝煌了。
所以,越南實現南北統一時,立刻調兵向西,發動了對寮國和柬埔寨的戰爭。寮國是一個人口只有數百萬的小國,越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控制它。可是柬埔寨不一樣,人口超過1000萬,實力不容小覷。雖然經歷紅色高棉實力大損,越南軍隊短時間內控制柬埔寨全境,但抵抗越南的鬥爭從未停止。
從中南半島本身的角度來看,越南從宋朝以來不斷向南發展,從柬埔寨人手中搶到越南三角洲,如今武功今非昔比,更是要徹底征服柬埔寨。
征服柬埔寨如此容易,越南軍方難以避免地走火入魔,開始挑戰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下子就捅了馬蜂窩了。
中國方面本來就對越南侵犯並佔領柬埔寨十分不滿,畢竟,東南亞小霸主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重大威脅。而越南竟然敢於北上挑起邊境衝突,不打你還留著過年嗎?
於是,中國的主力部隊在北方防範蘇聯,南方則發動對越南的閃電戰。短時間內打入越南本土,破壞當地經濟後快速撤軍。
越南主力部隊還在柬埔寨時,中國軍隊就已經撤回國內了。
當然,越南主力尚在,當然不可能輕易言和。中越兩國在邊境線上前前後後打了10年,最終實現停戰。而停戰的條件則是——越南從柬埔寨撤軍。
從東亞東南亞區域性來看,越南打了柬埔寨,謀求東南亞小霸王地位,威脅中國出海通道,被暴打一頓。可是從世界局勢來看,對越自衛反擊戰,其實是中美聯合抗蘇的重要一環。
越南和蘇聯簽訂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中國就面臨這南北兩面受敵的窘態。而中美關係正常化以後,聯合抵抗蘇聯已經是題中之義。
美國支援阿富汗人抵抗蘇聯,中國自然也要從戰略上牽制蘇聯力量,教訓一下蘇聯的小老弟越南。
分析完中印戰爭、中越戰爭之後,我們不難發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巨大勝利無法震懾印度越南的原因恐怕有三條:
1,印度和越南戰略上非常短視。
這一點非常有意思。不管是印度還是越南,看待國際政治重大問題時,總是能說出一些離譜的想法。印度想要整個青藏高原,還要在成都駐軍;越南想要整個廣西和廣東。這就很離譜,他們的主子英國法國做不到的事情,他們憑什麼可以做到?對自身實力尚且不瞭解,自然也不可能花大力氣去研究對方的實力和戰績。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和越南,患上了選擇性遺忘症,自動忘記了中國曾經的輝煌戰績,反而把一些並不存在的軍功章,掛在了自己脖子上。
2,印度和越南軍方過於亢奮。
印度在中印邊境戰爭之前提出口號,要第三次攻佔北京。他們想象中的第一次攻佔北京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他們想象中的第二次攻佔北京則是庚子國變,八國聯軍進北京。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一些印度人加入英軍參與對中國的殖民戰爭,印度人竟然以為自己可以做到攻佔北京。印度人忘記了,被解放軍消滅殆盡的國民黨軍隊,跑到緬甸之後,一戰就滅了印度4000精銳。
越南軍隊就更離譜了,竟然認為自己打敗了美軍,繳獲了南越軍隊大量的美式裝備,自己就成了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忙不迭就開始挑釁中國。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印度和越南,都不能對自己的軍事實力有正確的評價。而兩國的軍方,也自認為軍功卓著,可以擺脫政府控制謀求更大利益。這一點,軍國主義的日本、朝鮮戰爭中的麥克阿瑟幾乎一模一樣。
3,印度和越南誤以為蘇聯是真正的朋友。
蘇聯也算是世界歷史上的一朵奇葩了。雖然已經成了世界第二強國,僅次於美國,但蘇聯絕對不會為所謂的“盟友”加入一場未必會勝利、未必有戰果的戰爭。當中印之間存在戰爭威脅時,蘇聯駐印度大使竟然說:“不要擔心,如果中國動手,我們在北京扔一顆原子彈。”可是,直到印度被打得鼻青臉腫,蘇聯動都沒動一下。
越南更是以蘇越條約為靠山,放行大膽和中國交戰。結果卻是,越南北方被打爛,蘇聯在中國北方邊境陳兵百萬,卻沒動一兵一卒。
蘇聯從未為自己的所謂“盟友”參加過一次戰爭。抗日戰爭中,蘇聯曾派出“航空志願隊”參加武漢會戰,但始終避免與日本正面衝突,即便是在諾門坎之戰勝利後,也是謀求蘇日關係複合。朝鮮戰爭中,蘇聯堅決不出兵,害怕引火上身,中國出兵後也不願提供裝備和空軍,直到後來中國打得很好有勝算,才提供了充足的有償援助。反觀美國,似乎特別喜歡幹“火中取栗”多管閒事的事情。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等,都是美國為別國而戰。
印度和越南,信了蘇聯的鬼話,可不就容易被打嘛!
總而言之一句話,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沒能震懾印度和越南,就是因為這兩國“利令智昏”,高層根本沒有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