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寄生蟲》斬獲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提名,這部一下戳到韓國貧富差距點上的電影,
內容是虛構的,但很多韓國人卻在裡面看到了自己最真實的日常。
蝸居在潮溼陰暗的半地下室,窗戶裡透進來的一點點光不足以照亮整個房間,從狹小的視窗看出去,只能看到人們來來去去的腿和腳。
聲音卻是毫無隔絕,能聽到各種紛雜的噪音。
訊號不好,得滿屋子裡找訊號,牆壁上都是溼氣和黴斑,一起同居的除了家人還有四處亂竄的蟑螂。
每逢下雨天心裡就要一咯噔,因為雨水很容易倒灌進半地下室,只要一場大雨,就足以把一直以來勉強忍受的人們澆個透心涼。
31歲的吳基哲(音譯)就住在半地下室裡,《寄生蟲》裡金基澤一家的半地下日常基本就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
他住的地方,光線弱到連自己養的植物都無法存活,養的貓咪沒辦法享受陽光。
人們可以透過窗戶窺視他的公寓。
偶爾還會有青少年在他的公寓外吸菸,或者隨地吐痰。
夏天他要忍受難以忍受的潮溼和快速生長的黴菌。
他的住所有一間小浴室,裡面沒有水槽,而且高出地面半米。
浴室的天花板很低,他洗澡的時候必須得叉開腿站著洗,不然就會撞到頭。
這樣艱難的生存環境,首爾租住半地下室的人還是成千上萬,原因無非只有一個——窮。
半地下室這種韓國特色的住房,在各種韓劇綜藝裡屢屢出現,
只要角色住在半地下、考試院、屋塔房這些地方,導演基本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你:TA窮。
《請回答1988》裡,德善一家就住在半地下,而德善家的經濟狀況,相比其他家來說,確實是捉襟見肘。
不只是影視劇裡,現實中也是這樣。
《天空之城》裡金珠英老師的扮演者金瑞亨,她的演藝生涯初期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因為沒錢也在首爾嚐遍了各種便宜租房的苦,屋塔房、半地下…冬天更冷,夏天更熱,甚至還發生過煤氣中毒事件。
半地下這種住房在韓國相當普遍,很多囊中羞澀的人,特別是剛剛步入社會準備打拼事業的年輕人,都會因為便宜而選擇住在條件相對不太好的半地下。
但半地下室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用來住人的。
20世紀70年代左右,朝韓之間局勢緊張,因為擔心兩國之間衝突升級,韓國政府修訂了建築法規,
要求所有新建的底層公寓樓都要有地下室,以便在國家緊急情況下用來做掩體。
所以一開始,它主要是起一個“避難所、防空洞”的作用,甚至當時出租這樣的半地下室都是犯法的。
但隨著首爾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人湧入這個城市,卻又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政府不得已把這些地下空間合法化成可以住人的地方。
但可以住人,並不代表這裡是人們理想中的家。
在韓國傳統觀念裡,有輛好車、有個好房是非常重要的,而住在租金便宜、條件差的半地下室裡,毫無疑問是一種貧窮的象徵。
對於“半地下”這三個字裡透露的尷尬,韓劇也不止一次地提到過。
《請回答1988》裡,德善因為住在半地下室感覺丟人,狠下了決心才第一次把兩個閨蜜邀請到家裡來玩。
雖然被曼玉小天使解圍說“窮有什麼罪啊,醜才有罪呢,你很漂亮啊”,但那種住在半地下帶來的恥感還是無法掩藏的。
餘暉在學校裡辦“一日茶座”,被老師發現叫家長,爸爸和餘暉一起從學校說笑著出來的時候,卻聽到同學們都在喊自己的兒子“半地下”。
聽到這個綽號,爸爸嘴角笑意凍住的一瞬間,太讓人心疼。
貧窮就像一張細細密密的網,罩在了這個家的每個角落、每個人身上,沒人能夠倖免。
就像《寄生蟲》裡被富人嫌棄的味道,儘管沒辦法透過鏡頭真正聞到是什麼味道,但我們都知道,那是浸泡在貧窮里散發出來的味道。
甚至,這都不算是一種電影裡的誇張表達,這就是現實。
吳基哲說,“說實在的,我真的對我住的地方很滿意,我選擇這個地方是為了省錢,我也確實省了很多錢。
但我注意到,人們總是會覺得我很可憐。”
26歲的攝影師樸永俊(音譯)搬進自己的半地下公寓之後不久,就看到了跟自己同住的“寄生蟲”。
一開始的時候沒感覺有什麼,但在看完《寄生蟲》之後,他開始對“味道”警醒起來。
“我不想聞起來像金家的人。”
那年夏天,他點了無數的香,絕大多數時候房間裡都開著除溼器,
“我不想讓人們僅僅因為我住在半地下就覺得我很可憐。”
他和女朋友一起翻修了公寓,翻修完成後的公寓得到了很多人的讚歎,但他決定住半地下室的時候,女朋友是強烈反對的。
即使是在改造完畢之後,他們也不會一直住在這裡。
“我們愛自己的家,也為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一切翻修、裝飾工作感到自豪,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永遠住在半地下室,我們還會繼續努力的。”
吳基哲也在存錢買自己的房子,生活在半地下的無數韓國年輕人跟他們一樣,最終目標都是住進更好的房子裡,甚至是擁有自己的房子。
但現在面對升學難、就業難、競爭激烈,各方面壓力都大到令人窒息的韓國年輕人們,買房的未來實在是太遙遠了。
像《寄生蟲》裡的金基澤一家人一樣,維持生活已經足夠艱難,
置身於潮溼陰冷的半地下室,從那扇狹小的窗戶裡往外看,真的能看到未來嗎?
來源:英國報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