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人群,現在是越來越多,而古人並無血糖的概念,在古時候,歷代醫家常根據疾病的特點給病症命名,由此,古人將糖尿病稱之為消渴症。
有些人啊,老口渴,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喉嚨還總是腫痛,喝點水症狀就有所緩解,因此每天要喝好多水,此外,還伴有氣喘,咳嗽,咳痰,面色也比往常更紅潤一些。
你說這是上火吧,用些清熱藥,口腔潰瘍,喉嚨腫痛等症狀的確暫時能得以緩解,但沒過多久又會重蹈覆轍;
你說這是消渴之上消吧,也是沒錯,但總是差點意思。
其實吧,早在幾百年前,清代名醫陳士鐸就說了:
“人以為上消之病也,誰知是肺消之症乎。”
怎麼理解肺消之說呢?
中醫認為啊,肺五行屬金,心五行屬火。
肺本主清肅,之所以肺火旺盛,主要還是因為心火刑肺金所致,因而肺金乾燥。
中醫還認為啊,金為水之母,肺金乾燥,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有餘力可以滋潤腎水?因此,肺陰虧虛,直接導致腎虛而不納氣,就出現了我們文章開頭所說的氣喘,中醫稱之為母病及子。
再來,肺臟既然沒有多餘的津液來滋潤腎臟,必定就會尋求外援。然而,我們喝下去的水只能暫時緩解肺臟的燃眉之急,並不能補益腎中之真水。
腎臟不受外水,又與膀胱為表裡,就把外來之水傳於膀胱,因此也就有了飲水而即溲的症狀。
因此,這麼說來,似乎治療肺消證,應先瀉心中之火,以救肺金。
然,心火刑金而不歸,心中已成虛寒之窟,大家試想一下,若是此時單單的使用寒涼的藥材,勢必會為心之所惡;
此外,寒涼的藥材藥性大都趨下,並不能上行,往下走去到哪裡?當然是脾胃,因此,貿貿然使用寒涼的藥材,久而久之,只會損傷脾胃,脾胃受損,肺金何養?
那既然瀉心火這條路走不通,不妨換個思路,
中醫講,脾五行主土,土為金之母,土旺而肺氣自生,清肅之令行,而口渴自止。中醫稱之為,培土生金。
因此,在瀉心火之時,加一點補益脾胃的藥材,不失為一個良策。
今天和大家介紹一個培土生金的方子——清上止消丹,出自陳士鐸的《辨證錄》。
清上止消丹:麥冬、天冬、生地、人參、茯苓、金銀花。
滋陰降火:麥冬、天冬、生地
麥冬,也被稱之為麥門冬,其味甘、微苦,性微寒,質地滋潤,
入心經,具有養陰清心,除煩安神之效,多用於心陰虛或溫病熱邪擾及心營,心煩不眠,舌絳而幹;
入肺經,具有養肺陰、清肺熱、潤肺燥而止咳之功效,多用於肺陰不足,而又燥熱的乾咳痰粘、勞嗽咳血等;
入胃經,善益胃生津,清熱潤燥,為治胃陰不足諸證之佳品,多用於治療胃陰虛或熱傷胃陰所致的口渴咽乾,大便燥結等。
可見,麥冬對此三經,不論是陰虛有熱,還是溫病熱邪傷及其陰所致之證,皆為要藥。
《藥性論》:"治熱毒,止煩渴。"
《本草衍義》:"治心肺虛熱。"
《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脈保神。"
《本草正義》:“其味大甘,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
麥冬
天冬和麥冬一樣,也有個別名:天門冬,其味甘、苦,性寒而質潤,
入肺經,具有養陰清肺,潤燥止咳之功效,常用於肺熱燥咳,多與麥冬配伍而成二冬膏;
入腎經,具有滋腎陰,降腎火,生津潤燥之功,多用於腎陰不足,陰虛火旺的潮熱盜汗、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證。
《本草匯言》:“天門冬,潤燥滋陰,降火清肺之藥也。”
天冬
生地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血分,為清熱涼血之要藥,
既善清營血熱,而治熱入營血及血熱出血等證,
又能養陰生津潤燥,治熱病口渴、消渴及腸燥便秘諸證。
生地還入腎經,可彌補腎臟真水不足,水旺,則金生,也就是中醫所講的金水相生。
《藥類法象》:“涼血,補血,補腎水真陰不足。”
生地
健脾益胃:人參、茯苓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入心、肺、脾經。
中醫認為,人體之元氣起於腎,上及於肺,為人體生化動力之源,
人參功擅大補元氣,即便是元氣虛衰,脈微欲絕,用一點人參都能獲得不錯的療效。
中醫還認為,脾為生化之源,肺為主氣之髒,元氣旺盛,則脾肺之氣自足。
因此說,人參具有補脾益肺之效,為治療脾肺氣虛諸證之要藥。
此外啊,元氣充沛,則血旺津生,神安智增,常常用於氣血虧虛之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寧證。
可以說,人參既為救脫扶危之良藥,又為治療虛勞內傷之第一要藥,但凡是氣、血、津液不足都可以用一些人參補回來。
《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主治秘要》:“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人參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經,具有益心脾而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善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怔仲,健忘失眠,為健脾養心安神之良藥。
此外,茯苓還入腎經,有利水滲溼的功效,茯苓性平,無寒熱之偏,
因此,不論是寒證、熱證,還是虛證、實證,但凡是水腫,都可以用茯苓來改善。
《本經》:“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
茯苓
清熱解毒:金銀花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滋陰瀉火了,也健脾益胃了,為何還要用一味清熱解毒的金銀花?
上文我們已經提及,心火刑金後,多飲涼水而致寒熱互擊,熱症雖得以暫時緩解,而毒卻聚集於體內,即便是用了一些清肺熱的藥材,清瀉了體內的火邪、熱邪,也難以將體內之毒外排出去。
那麼,與其等著日後毒性爆發致病再考慮用解毒的藥材,何不趁此解熱邪之時,一併解毒,以絕其患。
治未病,也正是中醫精髓之一。
金銀花味甘、寒,入心、肺、胃經,
既有清熱之功,又有解毒之效,可謂一味而兩用是也。
《本草拾遺》:“主熱毒,血痢,水痢。”
金銀花
此方重治肺,而輕治胃、脾。治肺而不損金,清心火而不傷脾土。脾土得養,則肺金而生,肺金生,則腎水潤,環環相生,豈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