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省兒童醫院
“十個寶寶九個黃”,這句話相信不少家長都不陌生,可見黃疸還是比較常見滴
確實很多寶寶剛出生時粉粉嫩嫩,可是沒過幾天就成活脫脫的“小黃人”了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如果寶寶是生理性黃疸,通常不用過於擔心,按照醫生建議及時干預即可,但病理性黃疸就要高度重視啦!
妞妞1個月大,家長髮現她肉嘟嘟的小臉越來越黃,起初金黃色的便便成了白陶土色,吃了退黃疸藥也不見明顯好轉,妞妞媽越發覺得不對勁,一家人帶著孩子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
兒童腫瘤外科(普外二)主任張現偉為孩子仔細查體,結合肝功能檢查、腹部彩超及核磁結果,初步判斷為膽道閉鎖。
張現偉主任表示,患有膽道閉鎖,手術治療是唯一有效方法,未及時治療的寶寶3個月後就可能發育漸顯遲緩,為避免肝臟損害進一步快速加重及嚴重肝硬化的發生,建議出生後2個月左右行膽道造影,如果確診儘早實施葛西手術。
膽道閉鎖確診的金標準是膽道造影術。
充分和家長溝通後,決定先為妞妞全麻後實施膽道造影術,隨著膽道造影部位的輪廓逐漸顯示出來,妞妞被確診為膽道閉鎖。考慮到妞妞年齡及快速進展的病情,徵得家長同意後,張現偉帶領團隊立即為其實施了葛西手術。
孩子年齡小,體重低,留給醫生可操作的空間有限,再加上肝管、膽管細小,血管交叉錯疊,難度可想而知。張現偉主任極為小心地將患兒肝門纖維塊分離剪除,重建肝門空腸膽道迴路等,最終將腸道與肝門部結合,讓被“截住”的膽汁流向腸道。
手術很順利,術後妞妞被送到加速康復外科無痛病房,由護士小姐姐將妞妞放置在床旁搖籃中搖晃,利用被動活動促進腸蠕動快速恢復。
第二天,妞妞就拔除胃管,少量飲水。
第三天,妞妞就可以適量進食母乳。
......
在普通外科二病區全體醫護的精心照料下,妞妞恢復順利,終於可以出院了!
張現偉提醒,當寶寶出現黃疸持續不退、大便顏色變淺時,家長一定要重視,儘快就醫,查明原因,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認識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biliaryatresia,BA)是新生兒及嬰幼兒期常見的嚴重肝膽系統疾病之一,肝內外膽管的硬化和閉塞是其常見的組織病理學特徵,可誘發膽汁淤積、炎症反應與膽管增生,最終導致肝進行性纖維化的發生。
先天性膽道閉鎖發病率在成活新生兒中約為1/8000-1/14000,地區和種族有較大差異,以亞洲報道的病例為多,女寶寶多於男寶寶。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得當,最終導致膽汁性肝硬化和大量以及腹水,甚至肝衰竭。
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於生後2~3天內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除黃染外,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2周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長到3~4周。
病理性黃疸
一般出生時並無黃疸,1~2周後出現,呈進行性加重,鞏膜、面板由黃轉為暗綠色,伴面板瘙癢。糞便顏色變淺,漸變成白色陶土樣,尿色隨黃疸加深呈濃茶樣,腹部逐漸膨隆,肝臟隨病情加重呈進行性腫大變硬。
家有“小黃人”記住這幾點
01、家長要隨時觀察孩子大、小便顏色有無異常,必要時手機拍照記錄。
02、加強孩子面板護理,保持面板清潔乾燥。黃疸孩子常伴面板瘙癢,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撓面板,瘙癢明顯時,應遵醫囑外塗爐甘石洗劑。
03、此時,孩子免疫力低下,要防止感染,房間勤通風,避免去人多處,接觸患兒前要洗手,減少交叉感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