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紀二十年代,軍閥混戰,社會動盪不安,一些有識之士站了出來,積極探索救國救民之道。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不少人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身居要職,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博古。
博古大起大落的人生
博古原名秦邦憲,他出生於江蘇的一個名門望族,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積極投身學生運動,成為了一名堅定的革命者。1926年,因為表現出色,博古被組織上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深造,也正是這一次留學經歷,讓他後面的人生出現巨大轉折。
博古來到蘇聯後,學習成績很優異,期間也認識了王明、張聞天等日後的大人物。1930年,博古回國參加工作,作為喝過洋墨水的高材生,他很快受到重用,擔任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第二年,王明遠赴蘇聯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年僅24歲的博古成為了臨時中央總負責,一躍成為了黨內頭號人物。
當時因為顧順章等人的叛變,中央決定遷往蘇區瑞金,博古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中央紅軍的指揮權。只不過博古沒上過軍校,也沒實戰經驗,根本不會指揮部隊,於是他把希望都寄託在蘇聯的軍事顧問李德身上。結果後來大家都知道,博古李德等人照搬照套,不從實際出發,給紅軍造成了巨大損失。紅軍進入貴州後,於1935年1月舉行了著名的遵義會議,博古被取消最高領導權,但他仍然被允許列席高階會議,並且隨軍長征到達陝北。
遵義會議剛結束後,博古想不通、有情緒,後來看到紅軍轉危為安,便積極支援主席的工作。而他也認清楚自己的定位,轉而從事擅長的宣傳教育領域,擔任新華通訊社社長。只可惜的是,1946年4月,博古乘坐的飛機失事,他本人也壯烈犧牲,年僅39歲。
博古的胞弟秦邦禮
博古早期的人生無比輝煌,一度掌握了最高領導權,但他後來卻因為走了彎路,飽受詬病,逐漸變得默默無聞。但鮮為人知的是,博古有一位胞弟卻很厲害,他以兩根金條四處打拼,一手建立了華潤集團,晚年甚至成為正部級領導,此人就是秦邦禮。
相比於哥哥博古(秦邦憲),秦邦禮早期並未走上政治道路,他14歲輟學,來到一家錢莊當學徒。不得不說,秦邦禮做生意是把好手,他為人精明能幹,點子多,備受老闆器重。當時博古的仕途扶搖直上,成為了我黨重要領導人,他想讓弟弟秦邦禮為革命做些工作,於是把弟弟引薦給了陳雲。
成功的商人
陳雲是經濟方面的專家,他也十分看好秦邦禮,後來甚至把兩根金條給秦邦禮,並且鄭重地交代“中央能給你的錢只有這麼多,你自己看著辦,中央將來的經費大部分要靠你。”秦邦禮不負眾望,他拿著兩根金條開了家米店,逐步盈利後又開了糖坊、傢俱店等。在他的經營下,店鋪生意十分紅火,秦邦禮一邊賺錢經商,一邊也為黨打掩護,護送了李德、陳賡等一大批重要人物前往中央蘇區,貢獻很大。
抗戰爆發後,秦邦禮受中央所託,來到香港經商,創辦了“聯合行”。他再次展現出超凡的經商頭腦,與外國人的生意十分火爆,大量的物資和經費也源源不斷送往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裡。香港淪陷後,秦邦禮短暫回到了內地,解放戰爭時期繼續回來經營“聯合行”。
官至正部級
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盈利額也不斷增加。然而秦邦禮並沒有忘記理想信念,為了表示一顆紅心,他決定為公司改個名字,並且向中央報告,最後新的名字定為“華潤公司”。“華”代表著中華,“潤”則是取自於毛主席的字“潤之”,秦邦禮成為了首任董事長。
現在的華潤公司大家都不陌生,是著名的世界500強企業,而這一切成就的取得,秦邦禮可謂是功不可沒。建國後,他本人也歷任對外貿易部計劃局局長、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書記等職務,屬於正部級幹部,令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