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官網上公佈了《北京市國土空間近期規劃(2021年—2025年)》草案的“公示稿”。
這份“北京市國土空間近期規劃”將會決定未來五年,北京城市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格局,這裡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變化趨勢。
規劃首先提出了北京未來五年,城市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向是“加強四大中心的功能建設”。
總體目標是“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以內”。
那麼,如何才能在五年內實現以上的“總體方向”和“目標”呢?
規劃中又提出了“五大空間指引”,主要針對北京五大“功能區”未來五年應該如何重點發展做出了“規劃指示”。
所以我們必須要重點解讀這次規劃中提出來的“五大空間指引”。
【1】東西城核心區,五年內實現“中央政務功能區”的建設。
針對東西城的“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中提出來的是未來五年,“加強提升政務環境和人居環境品質”。
這裡沒有提到“騰退疏解促提升”,這說明東西城的疏解工作可能在第一階段中已經搞得差不多了,該疏解的都已經疏解的差不多了。
根據北京7普資料,東西城兩個區的常住人口是180萬,而控規的要求是到2035年控制在170萬,東西城的人口指標基本已經達標了。
所以未來五年,東西城的重點建設我們認為應該是兩個方面:
第一是“提升中央政務環境”,隨著央企陸續遷往雄安,可能會有大量的國家單位和部委陸續遷入東西城,東西城將會入駐更多的國家級公務員人群。
“中央政務功能區”雛形會逐漸顯示出來。
第二是“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加快加大東西城平房區的退租騰退和更新,改善“中央政務功能區”的整個居住環境和城市面貌。
未來五年,東西城的城市更新一定會更快。
未來的東西城功能核心區,只有“國家公務員區”和“北京老居民區”,壓根就不會存在所謂的“富人區”,“豪宅區”。
東西城未來的“學區政策”會更加均衡和公平,天價“學區”也會被消平。
所以我一再強調,東西城核心區的房價就是“穩”,買來自己住可以,企圖投資“高溢價”,機會會越來越渺茫。
這個地方的房價,已經被中央用無數雙眼睛“緊盯”著了。
非常牛的地方,可惜“太顯眼”。
【2】中心城區,持續疏解“非首都功能”,積極發展“高精尖”產業。
除了東西城核心區之外,剩下的中心城區主要是“海淀、朝陽、豐臺和石景山”這四個中心城區。
規劃提出中心城區要“疏解非首都功能”,“積極發展高精尖產業”,意思應該很明確了:要把中心城區打造成為北京的產業中心區。
北京的核心產業主要還是集中放在“中心城區”。
比如海淀北部的北清路沿線,朝陽東北部的金盞國際合作區,豐臺的首都商務新區,石景山的新首鋼產業園等,都會成為新的職場區。
所以北京的“中心城區”還需要實施“人口的疏解”和“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後面包括什麼物流基地、汽修、建材等統統都會外遷。
甚至包括部分醫院、大學、職業學校等,也會陸續搬離中心城區。
這些東西搬走後,騰出來的地方就是重點發展“高精尖產業”,北京中心城區逐漸成為北京的“產業區”,各種產業園可能會“遍地開花”。
北京中心城區的規劃取向是“發展產業”,所以對“人口居住”支援外遷和疏解,未來包括海淀、朝陽和豐臺,常住人口還要降下來。
由於北京中心城區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房價已經在相對高位,說明樓市的投資價值已經基本兌現。
所以如果你還想投資北京中心城區,獲得更高溢價,難度就比較大了。
目前北京中心城區的新房大部分都在8萬+,7萬+就屬於鳳毛麟角,6萬+基本上找不到,這個價位還想尋找更高溢價,難度很大。
北京中心城區,更加適合自住,投資溢價難度大。
部分地區房價已經基本透支。
【3】平原新城,提升綜合承載力和人口吸引力。
如果說北京的城區主要是疏解後,重點發展產業。
那麼北京的平原新城規劃,重點就是承接城區疏解出來的常住人口。
北京的平原新城,主要是特指亦莊、大興、房山、順義和昌平,這些地區要發展高精尖產業,難度有點大,產業吸引力不夠。
亦莊可能是一個“例外”,但和海淀朝陽相比,還是遠遠不足。
2021年海淀的GDP已經接近1萬億,朝陽應該也在9000億左右,亦莊只有不到3000億,通州甚至連2000億都不到。
所以說到發展產業,北京平原新城都不太行,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本次規劃中提出平原新城要“提高綜合承載力和人口吸引力”,意思就是平原新城要朝著“睡城”的方向有所提升。
所以未來的平原新城會大量增加常住人口,增加學校,增加醫院,增加地鐵線路,打造成為北京的“五大人口新城”。
最重要的是,這些平原新城與中心城區相比,房價還比較低,還有一定的溢價空間,所以要想投資的話,平原新城是一個選擇。
【4】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建設,自成一體的“新北京”。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投資,最大的問題就是“雙限”政策。
“雙限”政策的存在,讓北京城市副中心無法成為中心城區的“人口承載地”,也就是說,工作在城區的人,不能去副中心買房居住。
雙限,斷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人口來源,也斷掉了副中心和北京城區的“職住關係”。
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買房人只能來自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內部,形成了一個“自我封閉”的迴圈系統,房價要想短時間內提高,難度極大。
所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什麼時候GDP能夠快速提高,其房價就什麼時候能夠上漲,副中心只要快速發展產業,才能推動其房價出現行情。
自成一體的“新北京”,投資邏輯也自成一體。
所以,副中心的房價在於未來,不在於現在,短期內兌現不可能。
這個時間,樂觀一點至少在5年以上,保守一點要8-10年。
綜上所述,本次《北京市國土空間近期規劃(2021年—2025年)》的出臺,告訴了我們一個北京未來五年的基本城市格局:
中央政務“核心區”,東西城將逐漸“國家公務員化”和“北京老居民化”,是未來中國中央政務功能的核心體現,而不是什麼“豪宅區”,“富人區”。
北京“中心城區”,將逐漸“產業中心化”,打造成為北京高精尖產業最集中的地區,同時逐漸疏解人口和非首都功能,是北京最能產生經濟效益的核心地區。
北京“平原新城”,將逐漸“人口睡城化”,打造成為北京常住人口最集中,配套最齊全,交通通暢的超大型居住版塊,是北京常住人口的集中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逐漸“獨立化”,雙限的存在讓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漸脫離了北京城區的控制,而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新城。
這也導致了副中心短期內價值無法有效提升,但長期看,依然有希望成為“第二個北京”。
【加入北京群,請私信大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