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荒漠了幾年的中國銀幕上,有一部電影,正如片名一樣,劃破了夜空,給人們帶來了清新之感,一時間全國轟動。這部電影就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閃閃的紅星》。
直到今天,人們還對《閃閃的紅星》津津樂道:大壞蛋胡漢三是反派演員劉江的代表作;李雙江演唱的《紅星照我去戰鬥》依然讓人心潮澎湃;主題歌《紅星歌》是幾十年來少年兒童成長中伴唱的歌曲;傅庚辰的作曲,旋律優美而富有感染力。由於電影《閃閃的紅星》太深入人心了,2007年又被翻拍成電視劇,但是反響不如電影。電影《閃閃的紅星》,最深入人心的則是少年英雄潘冬子。
潘冬子成長於土地革命時期,在激烈的階級鬥爭中,從一個懵懂兒童成長為小紅軍戰士。他把鹹鹽化成水,浸潤在棉襖中,用自己的智慧送給山上的游擊隊,解決了游擊隊戰士缺少鹽吃的問題。看著媽媽被烈火燒死,堅強地說“媽媽是黨的人,不能讓群眾吃虧”。喬裝改扮到米店當學徒,最後親手砍死了大壞蛋--胡漢三。最後等到了參加紅軍的父親的到來,父親把一顆紅星親自戴到了潘冬子的軍帽上。
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一時間,全國上下出現了學習潘冬子的活動。潘冬子和春芽子上了當時的語文課本,宣傳畫上也有潘冬子。作為時代記錄的郵票上也出現了潘冬子的身影,這枚郵票就是T14《新中國兒童》的第二枚《我寫兒歌上戰場》。
那麼潘冬子是誰扮演的呢?潘冬子的扮演者就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演員---祝新運。
祝新運有著一雙靈動的大眼睛,肉嘟嘟的娃娃臉。所以才被導演李俊選中出演潘冬子一角。當時祝新運僅僅12歲。表演天賦的先天性、導演的巧妙啟發、刻苦勤奮的勁頭,這一切因素加起來,祝新運塑造了這個嫉惡如仇、聰明伶俐、愛憎分明的少年英雄形象。
直到今天,祝新運塑造的潘冬子、安吉斯塑造的小兵張嘎、蔡元元塑造的《雞毛信》中的海娃,成為新中國影壇上最經典的三個少年小英雄的形象。陪伴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少年成長,成為少年兒童學習的榜樣和心目中的英雄。
由於潘冬子形象塑造得太成功了,祝新運緊接著就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為劇團最小的一個小演員。之後拍攝了《贛水蒼茫》、《十天》等影片,承接著祝新運原來的表演風格,那就是扮演不同時期的革命小英雄。
1980年,祝新運考入瞭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這一點就比新中國影壇上的另一位童星-----方超,要幸運得多。方超雖在兒童和少年時期扮演過太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但是多次報考電影學院和藝術院校,都因為個子問題而不能被錄取,不能到大學深造。
祝新運則是幸運的,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系統接受了四年的本科學習,思想更加成熟,表演風格逐漸形成。大學畢業以後,重新回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後來擔任八一廠演員劇團團長。在銀幕上繼續塑造新的形象,只不過都是成人的角色。祝新運還兼做導演,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一直在承載著一個軍人的神聖使命。
到今年,祝新運已經59歲了。塑造過太多的人物形象,但是最深入人心的還是1974年初登銀幕的潘冬子。
可是你知道嗎?銀幕上的祝新運一直是作為正面英雄人物而存在的。祝新運的哥哥則是在銀幕上則是塑造了一個新中國電影發展歷史上的一個大壞蛋而聞名,祝新運的哥哥就是祝士彬。
祝士彬和祝新運的父親是北京一所中學的體育教師。哥哥祝士彬比弟弟祝新運大了17歲。1974年,祝新運拍攝《閃閃的紅星》一舉成名的時候,哥哥祝士彬還默默無聞呢。
祝士彬,1945年出生,屬於大器晚成的演員。誰說“出名要趁早”?祝士彬厚積薄發,在41歲的時候,終於榮獲1987年第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祝士彬是因為哪一個角色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這部電影就是著名導演“反思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芙蓉鎮》。祝士彬塑造的王秋赦就是影片中的反面角色,一個農村的流氓無產者,一個傻瓜和懶漢。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稱為跳樑小醜,最終被歷史無情地嘲弄。
《芙蓉鎮》可以說是大咖雲集。導演是謝晉,演員包括:劉曉慶、姜文、徐松子、張光北,加上祝士彬。祝士彬把王秋赦這個農村的無賴演繹得栩栩如生。運動到來了,抓住機會,上躥下跳,趁機得利。見利忘義、落井下石、無中生有、顛倒黑白,一切卑劣的手段都能用得上。
當運動過去,曾經的運動帶來的利益灰飛煙滅的時候,王秋赦敲著破鑼,用嘶啞的嗓音喊叫“運動嘍,運動嘍”。他希望運動能夠幾年再來一次。但是能夠給奸詐小人帶來非法利益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銀幕上,好人往往容易扮演。壞蛋演起來更難,祝士彬演繹得王秋赦,能夠載入中國電影的畫廊。
祝士彬塑造的人物形象,我們還熟悉的是19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龐統,那位其貌不揚,但是富有智慧的“鳳雛”形象。
祝士彬和祝新運,哥倆都是娃娃臉,塑造的形象則完全不同。但都是用心在塑造一個又一個人物形象。這是現在的流量明星做不到的。所以,觀眾記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