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外力作用
- 概念
外力作用主要指發生在地表和近地表,由地球以外的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等引起的地表形態的變化。物質運動的方向是從高處向低處遷移,決定因素是重力。作用因素為流水、冰川、波浪、風、生物等
- 外力作用與地貌
不同的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形態和分佈行不同。
(一)、風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的影響下發生的破壞作用。對地貌形態的影響表現為:使地表岩石被破壞,碎屑物殘留在地表,形成風化殼(注:土壤層是在風化殼的基礎上發育形成的)。普遍分佈,例如花崗岩的球狀風化。
(二)、侵蝕作用分為流水侵蝕、風力侵蝕、冰川侵蝕、海浪侵蝕等。
(1)、流水侵蝕分為侵蝕和溶蝕。
侵蝕使谷地、河床加深,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危害典型“紅色沙漠”“石漠化”等。主要分佈在溼潤、半溼潤地區,例如:長江三峽、黃土高原地表的千溝萬壑、瀑布等。
溶蝕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嶇。危害地表水易漏。主要分佈在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地區,例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
(2)、風化侵蝕,地表或近地表在風力吹蝕和磨蝕作用下,形成戈壁、風蝕窪地、風蝕柱、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主要分佈於乾旱、半乾旱地區,例如:雅丹地貌。
(3)、冰川侵蝕,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蝕平原、冰蝕窪地等。主要分佈在有冰川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例如:挪威峽灣、東歐平原。
(4)、海浪侵蝕,形成海蝕柱、海蝕崖、海蝕穴、海蝕平臺等海蝕地貌,主要分佈在海濱地區。
(三)、搬運作用,是指流水、風、冰川等將風化和侵蝕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質轉移離開原來的位置的作用。
風力搬運——“風沙走石”——乾旱、半乾旱地區
流水搬運——“泥沙俱下”——溼潤、半溼潤地區
冰川搬運——物質遷移——冰川活動地區
海浪搬運——物質遷移——海濱地區
(四)、沉積作用,是指風、流水、冰川等搬運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沉積、堆積的過程。
冰川沉積形成冰磧地貌,主要分佈在有冰川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
流水沉積形成沖積扇(山口)、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中下游),分佈於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如:黃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
風力沉積形成沙丘(靜止沙丘、移動沙丘);沙漠邊緣的黃土堆積,分佈在於乾旱內陸及鄰近地區,例如:塔克拉瑪干沙漠裡的沙丘、黃土高原的黃土
海浪沉積形成沙灘等海岸地貌,分佈於海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