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發現了冥王星之後,由於它的存在無法解釋太陽系外圍軌道異常的問題,所以,就有不少天文學家猜測,可能在太陽系的邊緣,或者是柯伊伯帶中,或者是奧爾特雲中,還存在著一顆未知的行星,甚至在2016年的時候,還有研究者推測,有可能太陽系中還存在著2-3顆的未知行星。
當然,無論是幾顆,這些行星目前都被統稱為“九號行星”,因為它大機率存在,但是人類卻一直沒有發現,所以顯得異常神秘。那麼,“九號行星”,它究竟在哪裡呢?人類真的從未發現過它嗎?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團隊,針對1983年NASA的紅外天文衛星採集到的資料,重新進行了彙總分析,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果:“九號行星”在1983年,就已經被發現了。
那麼,NASA1983年在獵戶座發現的神秘天體,真的是“九號行星”嗎?
1983年1月25日,NASA發射了人類歷史的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這顆衛星是由NASA聯合荷蘭和英國的航天機構一起,從1977年的時候,就開始研發了,原本是計劃著在1981年的時候發射升空,但是卻因為研發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所以最終推遲到了1983年1月,才順利發射。
這顆衛星在距離地球900公里之外的地方執行,圍繞地球飛行一週,大概需要103分鐘的時間,它的主要工作,就是代替人類看向更遙遠的太空深處,透過攜帶的反射式望遠鏡,進行紅外源的巡天搜尋。
這顆紅外天文衛星一共在太空中,工作了大約10個月左右的時間,1983年11月,由於部分功能失效,它也提前退役。
雖然為人類服務的時間並不長,但是,這顆紅外天文衛星,卻發現了不少神秘天體,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獵戶座的方向,曾經發現過一顆神秘天體。
在當時,NASA的天文學家也曾經激動地表示,找到了“九號行星”,然而幾天之後,NASA卻又釋出了新的宣告,表示紅外天文衛星從獵戶座方向找到的神秘天體,並不是“九號行星”,而且表示所謂的神秘天體並不存在,是一次“天文烏龍事件”,這個發現也就很快不了了之了,一直到這一次英國天文學家重啟調查,才再一次找到了線索。
說起來,在1983年,NASA的紅外衛星,曾經在連續3個月的時間裡,都發現了“九號行星”,只不過,在當時很多研究者都認為,“九號行星”應該是一顆非常巨大的行星,而且還有人猜測,有可能是褐矮星或者是紅矮星,所以,NASA發現這顆神秘天體後,透過計算,發現它事實上非常小。
這也讓當時的天文學家們,開始懷疑自己的發現,最終錯過了有可能是20世紀最偉大天文發現的“九號行星”。
這一次,英國的研究者在重新分析了1983年紅外衛星傳回的資料之後,發現“九號行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它又小又冷,而且由於距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這也讓它無法反射太陽的光芒,所以,尋找它才會非常困難。
而在1983年,紅外衛星發現的這個神秘天體,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5倍左右,雖然它並沒有過去推測中的那麼大,但是,從紅外衛星當時發現的執行軌跡來看,似乎可以透過它,來解釋為何柯伊伯帶中,天體會出現軌道異常的情況。
所以,只需要根據當年紅外衛星找到的方向,重新進行搜尋,或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讓“九號行星”正式現身,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太令人期待了。
那麼,“九號行星”如果真的存在,會是太陽系的本土行星嗎?
其實一直到今天,之所以對於“九號行星”是否真實存在這件事,仍然存在著不少的質疑,主要就是因為它距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
從目前的分析來看,“九號行星”圍繞太陽一週大約需要2萬年左右的時間,要知道,即使是最遙遠的海王星,它圍繞太陽一週,也只需要164.8年的時間,相比之下,“九號行星”有多遙遠,一目瞭然。
有觀點認為,“九號行星”可能並不是太陽系的本土行星,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們,透過計算機模擬實驗,發現“九號行星”大機率是被太陽捕獲的“系外行星”。
它或許來自於我們鄰近的星系,在被排擠出原有的星系之後,又很快被太陽捕獲,成為了太陽系的新成員。
如果這個猜測是正確的,那麼,可以推測“九號行星”的執行軌道本身並不穩定,未來它也有可能會重新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重新離開太陽系,而人類要做的,或許就是在那之前找到它,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