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組培室特色植物園分13個區域展示520個蔬菜和鄉土植物品種
海淀區承辦北京首屆國際種業論壇
東昇鎮十個股份社正式確立法人地位
海淀區完成整建制農轉非工作
京西稻無人機飛防作業
2021年海淀區“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鄉村文化節開幕式
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5G雲端草莓
西北旺鎮百旺種植園無土有機番茄栽培技術
“十三五”時期 海淀“三農”工作全面融入中關村科學城建設
“十三五”時期,是海淀農業農村發展程序中極不平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年,是“三農”各項事業捷報頻傳,突破性、歷史性成就交相輝映的五年。五年來——集體經濟實現創新發展。全區農村集體總資產達到2133.6億元,年均增速12.6%;農村集體淨資產728億元,年均增速9.4%,農村集體總資產、淨資產均居全市首位。全區農村集體經濟園區服務4000餘家企業,其中57家為上市公司。
農村改革取得紮實成效。歷時18年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收官,獲評全國試點典型單位。86家股份經濟合作社全部獲得特別法人地位,引領9.5萬股東走向共同富裕。建立健全股份經濟合作社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和執行機制、“村地區管”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4.1萬餘戶、近800家單位實現“無煤化”,農村百姓冬季採暖生活方式發生歷史性變革。全面完成137座旱廁升級改造,實現農村地區旱廁清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衛生戶廁、三類及以上公廁比例均達到100%。完成340處小微水體排查及64條小微水體治理。空氣質量和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城六區最優。編制完成24個保留村簡版村莊規劃。七王墳村完成就地改造,羅家墳村完成美麗鄉村建設,車耳營村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高標準試點6個村莊準物業化管理。
現代農業開啟新徵程。2019年成功舉辦首次中關村論壇未來農業分論壇。搭建農業創新企業交流合作平臺,中國農科院、華為、阿里等近兩百家單位參加。劃定1.5萬畝耕地保護空間。完成“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完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建立驗收。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長足進步。4.5萬農民轉非進城,在全市涉農區中率先實現城鎮社保體系全覆蓋。地鐵16號線貫通南北。北部文化中心、區美術館(北館)、區非遺展示中心(北館)投入使用,三級公共文化設施設定覆蓋率100%。25個教育類專案整體集中開工。7個鎮全部獲評“國家級衛生鎮”。
鄉村治理走上善治之路。依法撤銷22個行政村,在原有84個行政村中佔比26%,農村基層治理主體發生歷史性變化。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社群治理機制,深化社群規範化建設。積極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促進復工復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3.52億元。2019年,海淀區成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黨的領導全面加強。成立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區委農辦,履行領導“三農”工作、謀劃“三農”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職責。形成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的“1+3”新機制。最佳化農經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區對鎮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機制。
用戰略思維,研判機遇挑戰,明確“三農”發展目標
從農村城市化程序上看,“十三五”時期,是全區農村城市化的突破期,“十四五”時期,則是全區農村城市化的攻堅期。海淀區高質量農村城市化發展面臨新機遇新挑戰。
新機遇:中央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一併謀劃實施城市現代化與農業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區委區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發展目標,努力建設高能級創新引領型城區、高質量發展典範城區、高顏值宜居宜業城區、高水平改革開放示範城區、高品質民生幸福城區和高素質全國一流文化強區,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
新挑戰:全區強農富農惠農政策的財政保障壓力較大。南區高品質公共空間不足,集體產業有待進一步轉型升級。北區產業發展、城市管理、基層治理等整體仍與南區存在較大差距。待騰退村、城中村、村居混合社群在城市化過渡期面臨建設和管理難題。農民轉非後市民意識培育有待加強。保留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農業經營組織方式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集約高效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這些,為海淀區“十四五”時期推進高質量農村城市化,營造了宏觀政策環境、提供了良好條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四五”時期,海淀區農村城市化發展,將一以貫之從農業農村實際出發,堅持系統觀念,落實功能定位,突出產城融合,注重協同發展,完善體制機制,營造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總體目標:到2025年,以人為核心的高質量農村城市化取得新成效,科學城南北聯動均衡協調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北區產城融合水平顯著提升,農村地區發展縱深和戰略腹地作用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產業健康發展,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增長。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完善,綠色發展理念在農業農村得到全面體現,全面推進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市前列。
具體目標:高質量的農村城市化取得歷史進展;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成效;率先基本實現農村現代化取得有效進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化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十四五”時期 以務實作風,制定重點任務,紮實推進落實
一、以高質量農村城市化推動全面鄉村振興
加快南區三鎮全面城市化,差異化推進北區四鎮城市化。基本完成非保留村的村莊騰退,高標準規劃整理保留村,探索保留村改造模式和發展路徑。推動集體產業和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產業有效對接,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造血功能和地區發展內生動力。
全面加快東昇科技園二期、三期建設,發展大資訊、大健康、人工智慧等前沿產業,打造創新、金融、政策、生活一體服務鏈條,構建高品質科技園區服務體系。
加快推進國家網路安全園(核心區)、常青產業園、巨山創意園、樹村網路資訊保安產業園、功德寺集體產業專案及水磨地區集體產業專案建設。
加快建設玉淵潭科技商務濱河長廊,聚焦總部經濟、科技創新、高階商務,提高創新發展水平。
在西北旺鎮加快形成空天產業、積體電路、人工智慧、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網際網路+”現代服務業,構建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集聚地;以故宮北院區專案為牽引,形成北部新的高品質文化服務業態。
在溫泉鎮構建以科技服務業為基石,以新一代資訊科技、新材料、智慧製造等“硬科技”為主導的高精尖產業叢集,爭創治理現代化典範。
在蘇家坨鎮打造產業形態多樣、創新氛圍濃厚、生態環境宜居、社會治理高效的高品質現代化城鎮。
在上莊鎮建設具有生態本底風貌、田園生活風格、科技創新風範的宜居宜業新型城鎮。
二、全面推進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採取“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堅決守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抓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堅決完成糧食、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任務。
統籌最佳化農業資源空間分佈格局,加強政策供給,實現差異化發展。辦好櫻桃文化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挖掘京西稻、玉巴達杏等農業文化遺產和民俗風情等特色元素,促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
推動現代農業創新聯盟建設,搭建政企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與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院所加強合作。推動種業技術創新。加快培育農業科技龍頭企業。建立數字農業管理平臺。
加強農用地汙染防治,建立完善農業面源汙染管控體系,確保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加強現代農業數字監管體系建設。
三、全面推進率先基本實現農村現代化
以“城”為底色謀劃“村”的發展,堅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推動村莊品質提升與城市創新空間融合發展,持續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深化農村廁所、垃圾、汙水“三大革命”。分類開展非保留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和保留村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組織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範建立活動。加強農村地區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化改造、智慧化升級,有效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執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補齊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農村公共服務短板。保障農村地區學位供給,推動中關村三小等25個教育配套設施建設。鞏固國家衛生區建立成果,建設緊密型醫聯體,加快北部醫療中心等建設,加強村級衛生機構建設,實現“一村一室(站)”全覆蓋。有序推進集體建設用地租賃住房建設,支援保障中關村科學城創新創業人群的住房需求。
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構建適應未來完全城市化新局面的農村工作體制機制。完善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區委農辦、區農資委等體制機制,謀劃推進農村領域攻堅性、創新性、兜底性的重點任務。設立鄉村振興五大專班,落實“五大振興”目標任務,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責任。高質量完成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建設。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四、持續推進深化涉農領域各項改革
探索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業農村用地保障機制,安排適量土地資源支援保障現代農業建設。完善集體建設用地區級統籌機制。
推進整建制農轉非後續工作,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健全重點群體就業支援體系和失業監測預警機制。最佳化提升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服務。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
引導集體經濟最佳化功能提升質量。著眼於農村城市化後的集體經濟持續發展,立足統籌、指導、服務、監管四個功能,探索研究集體經濟主管部門職能最佳化。強化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為集體經濟組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有利環境。推動集體產業、集體資本發展有效支撐“兩區”“三平臺”建設。
建立健全財政支援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和支援機制。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適度擴大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提高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
為保障“十四五”時期農村城市化發展目標如期實現,海淀區將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加強統籌協調、加強專案管理、加強實施評估,積聚整合各方資源,協同形成合力效應,確保各項措施紮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順利實施,真正發揮規劃對未來五年農業農村發展的引領作用。(記者 葉林茂 通訊員 夏宇 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