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出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對於七八十年代以前農村人使用的一些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老物件比較陌生,沒有見過更沒有使用過。
為了讓四十歲以上的人再次見到曾經使用過的老物件,讓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認識過去的老物件,理解自己父母爺奶曾經的生活方式,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6件老物件。
一、北方農村六七十年代使用過的烙“不翻餅”的“鐵鏊”
上圖這件老物件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應該沒看見過,也應該不認識。
這是六七十年代北方農村製作一種叫做“不翻餅”(我老家叫“不翻饃”)的鐵鏊。不知道其它地方叫什麼。
這種鐵鏊是用生鐵鑄成的,圓形,有凸起的邊沿。有的底是平的,烙出來的“不翻饃”是平整的,大約2釐米厚。有的底中間凸起來,整個邊凹進去,烙出來的“不翻饃”中間薄,邊緣厚。
烙“不翻饃”的麵粉不是小麥粉,而是一種叫“糜子”的糧食作物,穗和水稻有點像。去殼後,放在石碾上加工,碾成麵粉。
因為糜子粒是靠石碾擠壓成麵粉的,而不是像石磨磨出來麵粉,所以,非常細膩,烙成“不翻饃”,口感也特別好。
小時候,我老家種糜子,家裡也有各種大大小小的鐵鏊,每到過年時,家裡便要烙很多“不翻饃”,然後放到瓷缸裡,然後可以吃到正月十五以後。
二、現在農村還在使用的“老物件”,我老家方言叫“piapia”
上圖這件“老物件”年輕人應該認識,因為現在還在使用。我老家在山西最南端的黃河岸邊,當地把這件老物件叫“piapia”(因為沒有同音字代替,只能用拼音表示),不知道你們那裡叫什麼?
這種老物件的用處是農村家庭擀麵條時,把切好的麵條放到“piapia”上下鍋,或者包餃子時,放包好的餃子,當然也可以放其它東西。
它是用高粱穗下的一節高粱杆做成的,雙層,一層橫排,一層豎排。把兩層高粱杆用針線連在一起。
三、六七十年代農村家庭加工一種麵食的器具“漏瓢”
六七十年代,農村一年很少吃到白麵,大多數是玉米麵。聰明智慧的中國人把玉米麵做成各種麵食。
“漏瓢”是用葫蘆瓢做成的,在葫蘆瓢底部用燒紅的鐵棍燙很多孔就成。
用漏瓢和玉米麵做出的麵食,我老家叫“蛤蟆疙蚪”(我覺得應該是“蛤蟆蝌蚪”),因為麵食的形狀像一個個小蝌蚪,所以才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做法是,先把玉米麵加水攪拌成糊狀,然後下到滾開的鍋裡,在鍋裡持續攪拌,等鍋裡的玉米麵熟了以後,盛到胡漏瓢內,下面放一盆溫水,然後攪動葫蘆瓢內的玉米麵糊,玉米麵糊就會從葫蘆瓢的孔裡像生小蝌蚪一樣漏到溫水裡。然後,做好菜湯,把“蛤蟆蝌蚪”放入菜湯裡就可以食用了。
四、六七十年代農村使用的“挑擔”,我們當地叫“水擔”,因為主要用來挑水。
這件老物件雖然也不用了,但很多年輕人應該見過。
它是用桑木或者洋槐木做的一種挑東西用的扁擔,在扁擔兩端安裝兩個帶鏈子的鐵鉤就可以了。
五、六七十年代農村和織布機有關係的一種纏線的工具,我們當地方言叫“月”(是這個音,不知道是哪個字)
六七十年代,農村人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家織的土布。織布前先要把“經線”弄好,織布主要是“經線”,梭子穿的線叫“緯線”。
經線在上織布機前,先要卷在一個木頭柱架上。而事先要把漿好的線纏在這個“月”子上,一根經線用一個“月”子。不知道其你們那裡這個老物件叫什麼名字?
六、農村織布用的“梭子”
這個老物件大多數人認識,即便沒有見過此物的年輕人也比較熟悉,因為,它就是成語“歲月如梭”中的“梭”。
梭是織布時裝“緯線”的工具。梭形狀像菱角,兩頭尖,中間粗,裡面掏空,底部中間有一個小孔。把纏成穗子的棉線放進梭子裡,另一頭從小孔裡穿出來,從交叉的經線中間穿來穿去,就編製成土布,如果把經線分成各種顏色,緯線使用各種顏色的線,就能織出彩色的花布。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不知道以上六種老物件您見過幾種?認識幾種?使用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