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沉迷於權力無法自拔的人有很多,但是取得成績急流勇退淡泊名利的人卻屈指可數。
漢初三傑,助劉邦平定天下的張良、蕭何和韓信,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結果最好的無疑是進退有度的張良。同樣地,輔佐越王復興越國的范蠡也是在功成之後遨遊四方,自在逍遙。
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中,有這樣一位紅軍團長,離開工作崗位後,隱姓埋名到河南某一個村子裡務農餵馬。在“建國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時候,毛主席親自點名要他參加。
那麼這個團長是誰呢?他又為什麼要隱姓埋名呢?作為一個功勳卓著的軍人,他又是怎麼做到隱姓埋名不被人發現的呢?毛主席又為什麼會親自點名邀他參加活動呢?
一、英雄的革命之路
今天本文的主人公名叫顧貴山,安徽六安人,同我黨傑出的軍事將領許繼慎同鄉。
顧貴山小時候和那時大多數人一樣,都飽受地主的欺凌壓迫。在壓迫下,生活艱辛的顧貴山做夢都想要擺脫這種生活。
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我黨派人前往全國各地發展農民運動,當然身在安徽六安的顧貴山也接觸到了革命思想,心中種下了一團火種。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大肆迫害我黨人員,全國上下陷入了“白色恐怖”中,但是顧貴山心中的火種並沒有因此被澆滅,反而越燒越旺。次年,他毅然決然地加入了我黨的隊伍,隨後趕到井岡山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開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加入紅軍之後的顧貴山,英勇奮戰,不畏犧牲,他的精神也影響了和他同一批的紅軍戰士。不僅如此,他有膽有識,在武器裝備不如敵方的戰場上,每次都能重創敵人。而他的優秀表現,也讓他一路晉升到連長。
1934年,我軍在左傾錯誤的影響下,對於蔣介石的圍剿反擊失敗,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顧貴山所在的紅四軍也參與了長征。1935年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勝利會師以後,紅四軍被重新整編,顧貴山擔任了紅十五軍一個團的團長。
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顧貴山身先士卒,永遠衝在戰場第一線,鼓舞戰士們勇猛作戰。後來經過統計,顧貴山從軍生涯中一共受傷數百次,而且由於當時醫療條件限制,他的身體裡還留下了一枚彈片。
最嚴重的是,在1937年的平型關戰役中,他的眼睛被日軍的毒氣彈所傷,不得不離開隊伍前去治療自己的眼睛。雖然後來眼睛痊癒了,但是身體卻不允許他在參加高強度的作戰了。
雖然不能再上戰場,但是顧貴山還是在後方發光發熱。他出院後,在115師的衛生院當所長。1947年,115師被重新整編,顧貴山就被調到太行新一旅的合作社擔任經理,負責軍隊的戰略物資。
解放戰爭之後,顧貴山身體的舊傷總是復發,組織上為了讓他頤養天年,讓他去後方做一些輕鬆一點的工作。
二、隱藏身份不忘初心
新中國成立以後,顧貴山先後在商業部、農業部任職過。後來他以身體不好為由,向組織提出“允許自己轉業”的要求。
而此時,和顧貴山一批的戰士們都已經功成名就,就連當時給他牽馬的小戰士也榮升首長了,但是顧貴山卻只想迴歸田園做一個普通人。
組織同意後,他不聲不響地到河南林縣找了個村莊定居。為什麼會去臨縣呢?這與他解放戰爭時期遇到的一對母女有關。當時母女兩人相依為命,偶遇天災,輾轉過程中遇到了顧貴山。
當時老母親想要讓女兒留在部隊,保護自己,但是因為部隊的規定,所以有人幫顧貴山牽了線,成了一樁姻緣。而這對母女就是河南林縣原康鎮下園村人。
剛到下元村的時候,大家對他都很好奇,在聽說他當過紅軍後更甚。後來大家漸漸熟悉了之後,顧貴山對大家說他只是在部隊裡給首長牽馬餵馬的而已,大家對他的話也是毫不懷疑的。
因為顧貴山在村裡經常幫助村民們,而且不僅給自己村裡的村民們看馬、治馬,方圓十里八村的馬他也包了。經他手的馬,一治就好,儼然是一個小小獸醫,大家自然不會懷疑他的說法。家裡的騾子和馬有了什麼問題都也會去找顧貴山。
生活了一段時間後,顧貴山對林縣的生活也完全熟悉了,口音也完全被同化,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林縣人。
不過顧貴山雖然離開了軍隊,也不再是國家體系內的人員,但是他骨子裡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卻沒有消失。他在村裡積極參加各項勞動,因為人比較勤奮,見識也比較廣,村裡人都很喜歡他。
後來人民公社運動開始後,村裡急需炊事員,但人們認為炊事員並不是什麼好的工作,都不願意去幹。顧貴山見狀第一個站出來報名,並且給大家解釋了這項工作的意義,在他的影響下,這個問題也完美解決了。
就這樣在村裡生活了八年,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也一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安穩的生活。
三、主席邀請,大力尋人
轉眼時間來到了1959年,國家籌辦了“建國十週年”的活動,計劃從當年的紅軍中選一批代表來參加活動。
因為活動意義重大,毛主席也很重視,對於人員的挑選也很上心。就在快要敲定的時候,毛主席想到了顧貴山,當即叫住工作人員,囑咐道:“長征時候的紅一團團長顧貴山一定要選”。
沒等工作人員回覆,毛主席又問道:“顧貴山同志現在是什麼情況呀?”
工作人員被問的一臉懵,因為在他們的記憶裡,根本沒有顧貴山這個名字,但是主席都親自過問了,他們只能儘快核查。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既然是團長級別的,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了,但是令他們意外的是,尋找歷程竟是如此不易。
他們先給軍委致電詢問了,軍委告訴他顧貴山現在不在軍隊,被調往了農業部。得到訊息的籌備活動的人員又給農業部打電話,卻再一次被告知顧貴山自請去了河南商業廳。
連續兩次受挫後,工作人員有些著急,但是也沒有灰心,繼續給河南省政府聯絡上了。經河南省政府調查,工作人員得到反饋:顧貴山之前確實在河南商業廳任職過,不過後來他自己主動辭職了,可能是去了林縣的某個村子。
得知人在林縣,工作人員當即動身前往林縣,帶著毛主席的期盼,大力尋找“紅軍團長顧貴山”。雖然工作稍有進展,但是林縣畢竟也是個不小的縣城,人口眾多,尋找一個人那無疑是大海撈針。
河南林縣政府的工作人員聽聞“尋找紅軍團長”的時候很是吃驚,但是也不會質疑,當即到各個村莊透過各種渠道找人。不過收效甚微。
後來他們想到了用有線廣播,發動群眾的力量,一起尋找。這招也算有些效果,雖然沒有馬上找到人,但是卻有了一些新的線索:下園村有一個退伍的紅軍,自稱是個馬伕,給紅軍團長餵過馬。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林縣的縣委書記楊貴親自下鄉到“老馬伕”顧貴山所在的公社詢問情況。正好那天顧貴山也在村裡的大隊議事,公社領導急忙把顧貴山介紹給了楊貴,讓他倆直接交談。
楊貴看著眼前這個清瘦、樸素的老農民,心裡有些詫異,更沒有想到這可能就是曾經叱吒戰場的一團團長。
於是他試探性地問道:“您是不是在紅軍中擔任過團長呀。”
顧貴山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誰,也有些意外他會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但是他對他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並不是很想承認自己曾經是紅軍團團長的事情。
因此他斟酌了一番,推脫道:“我確實當過紅軍,也參加過長征,不過只是一個馬伕,沒有當過團長,你咋又想起來問這事了?”
楊貴當即接過話頭說:“老同志,您可不能糊弄我們呀,我們這次可是帶著毛主席的要求來的,必須要找到紅軍團長顧貴山。”
顧貴山聽到“毛主席”三個字有些激動,立馬就追問道:“毛主席?他在北京那麼忙還記得我呀?主席找我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嗎?”
楊貴等人見他承認了自己的身份,都很開心,於是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跟顧貴山說了個清清楚楚。
聽完事情始末的顧貴山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同志們,真的對不住了,給你們添麻煩了。這麼多年了,沒想到還有機會去見見毛主席,見見曾經的老戰友。也沒想到我還能代表那些犧牲在長征路上的老朋友們去看一看我們新中國的發展。”
四、參加活動,低調回村
離典禮時間越來越近,顧貴山帶著自己找人定做的衣服到了北京,受到了毛主席親自接待。
兩人暢聊了一下午,從長征聊到解放中國。期間毛主席還問起顧貴山為什麼會選擇解甲歸田,他解釋道,我的身體不允許我獨立完成高強度的工作,與其每天被人幫助,還不如退位讓賢,讓更有能力的人來建設祖國。
毛主席聽完他的話也很感慨,說:“這才是我們共產黨人該有的胸懷,你很了不起。”
與毛主席會面結束後,他又和劉胡蘭的母親、董存瑞的爸爸、以及狼牙山上的倖存者宋學義進行了合影留念。
參加完建國10週年慶典後,顧貴山仍然拒絕了大家的盛情邀約,沒有接受任何職位,毅然返回了林縣,繼續在基層貢獻自己的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986年,這位曾經在戰場上揮灑熱血的紅軍團長,最終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走完了他的一生,臨終前要求他的家人不要聲張,不要驚動組織,墓碑也不用刻字。
顧貴山的這種品質太難能可貴,他對得起自己的初心,也對得起在長征路上和戰場上犧牲的戰友們。而他至死都不忘國家,為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黨和人民也永遠不會忘記。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像顧貴山那樣不畏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