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我國近代史,這是一部充滿血淚、充滿犧牲的戰鬥史。為了對抗侵略者,為了保衛家園,為了守護家人,眾多的有志青年加入了聲勢浩大的革命活動之中。他們以生命為代價,趕跑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
1955年,為了表彰那些曾經在革命中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中央軍委決定進行大授銜。在這場授銜儀式中,中央軍委授銜了多少級別?不同級別有什麼區別?不同級別將士享受何種待遇?相信大家對這些問題一定十分好奇,接下來就給大家講一講大授銜的事。
在這次大授銜中,一共設立了十幾個等級。等級評定並不是單純按照資歷排名,也不全看這個人的軍功大小。中央軍委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嚴格按照“任職、素質、能力、資歷、軍功”五要素進行評定。經過緊張複雜的評定工作,最後授予了開國元帥10人,開國大將10人,開國上將57人(初評是55人,後來補授2人),開國中將175人,少將800多人。
根據他們軍銜不同,所享受的對待等級自然也不相同。這裡的對待等級是包括政治和生活兩方面的。並不是級別最高,就意味著享受的對待就最好。以開國元帥為例,他們是級別最高的軍官,但是並沒有享受行政一級待遇,政治待遇上元帥屬於行政三級。
但是生活待遇上,行政一級、二級、三級之間相差並不大,相鄰等級之間月薪相差不大,相差大都在50元左右的範圍。雖然政治待遇上大將屬於四級,但是考慮元帥和大將都為革命立下汗馬功勞,在生活待遇上,組織額外優待一些。給他們配備了專門的助理、秘書,協助他們處理工作。也會有警衛員、廚師和司機照顧他們的生活。考慮從戰爭時代走來,元帥大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傷病,組織還配備了專門的保健醫生。上將、中將、少將享受行政待遇等級依次遞減。生活待遇上根據規定,中將以上的高階將領都會配備專職的後勤服務人員,但是少將是沒有的。
授銜結束後,所有人的待遇開始按照相應等級實施,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出現。比如張雲逸大將因為資歷深厚、德高望重,儘管沒有傑出的軍功,仍然被授予大將。考慮張雲逸將軍勞苦功高,所以組織特批他享受元帥生活待遇。
又或者許光達大將因為覺得自己資歷尚淺,不足以擔任大將,他曾經申請降級,但是被拒絕了。評為大將之後,他又申請和上將享受同等生活待遇,組織上理解並且同意了。兩人雖然沒有享受大將生活待遇,但是在政治待遇上沒有特殊,都為大將等級。
1955年大授銜,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大授銜。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反覆敲定入選名單。但是儘管進行了充足的準備,還是難免會有疏漏。在這次大授銜中,有一些老革命家因為部分原因沒有被授予軍銜,也有一些人被評等級過低。他們對於革命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在生死存亡之際,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投身革命。他們不顧自己的個人安危,奮勇殺敵,帶領著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
對於授銜,一些老革命家們雖有抱怨,但是對結果也都很釋然。在他們看來,軍銜是榮譽的象徵,代表著他們過去所取得的成績,是對他們的肯定,而什麼軍銜對應什麼待遇,有沒有其實無關緊要。和平年代,他們最在乎的就是加快社會主義建設,早日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後輩,我們不得不欽佩這些老革命家的思想覺悟,他們熱愛祖國,淡泊名利,永遠是我們前進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