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俄軍是蘇聯軍隊的主要繼承者,蘇聯解體後,幾乎所有的大型作戰裝備都由俄軍接收,而這其中包括數艘航母。如今,俄軍卻已經無航母可用,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大修過程中接連出現重大工程事故,先後遭遇了浮船塢沉沒、甲板被吊車砸出大洞、船艙失火。其實,蘇聯共建造了9艘航母,解體時俄軍接手了其中7艘,另外2艘當時還未完工。那麼除了俄軍庫茲涅佐夫號外,另外8艘去哪了呢?
其中,庫茲涅佐夫號的姊妹艦瓦良格號是最廣為人知一艘,也是最幸運的一艘,雖歷經磨礪,最終來到中國,搖身一變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續寫輝煌。瓦良格號於1985年12月6日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期初被命名為里加號,1988年12月4日下水,1990年7月更名。蘇聯解體時該艦完成度為68%,蘇聯解體後仍然繼續建造了一段時間,直到1992年1月因俄羅斯無力繼續支付建造經費而停工。
1995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簽訂協議,瓦良格號正式退出俄羅斯海軍編制,交由烏克蘭處置。1996年,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決定以2000萬美元將瓦良格號出售,中國方面得知訊息後多次派人前往考察該艦。後來香港創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徐增平以改建海上賭場為名成功拍下了瓦良格號,2002年3月,瓦良格號在海上歷經艱險漂泊了2年後終於來到了中國大連。在大連港靜靜停放數年後,瓦良格號於2005年4月被拖進了大連造船廠續建,最終於2012年9月正式加入中國海軍服役。
蘇聯解體時還有4艘基輔級航母,當時尚在蘇聯海軍服役,蘇聯解體後都由俄羅斯海軍接收。基輔級航母是前蘇聯建造的第二型航母,不過蘇聯自稱為為載機巡洋艦。基輔級4艘艦都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船廠建造,一號艦為基輔號,1975年進入北方艦隊服役;二號艦為明斯克號,於1978年9月進入太平洋艦隊服役;三號艦為新羅西斯克號,於1982年9月進入太平洋艦隊服役;四號艦為巴庫號,1987年12月進入北方艦隊服役服役。
基輔級全艦長273.1米,全寬49.2米,吃水8.95米,其標準排水量30530噸,滿載排水量41370噸。動力裝置為8臺鍋爐和4臺蒸汽輪機,採用四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200000馬力,最高航速32節。續航能力13500海里,全艦編制1200至1600人。雖然滿載排水量較大,但由於飛行甲板面積較小且短,無法搭載滑躍起飛的固定翼戰機,只能搭載直升機和雅克-38系列垂直起降戰機,最多能夠搭載13架雅克-38和22架卡系列反潛直升機。
由於赫魯曉夫被美國的導彈致勝航母無用論忽悠,導致蘇聯海軍建造航母的路一波三折。蘇聯兩任海軍部長庫茲涅佐夫和戈爾什科夫元帥為了發展航母煞費苦心,為獲得建造經費,只能以建造載機巡洋艦為彈道導彈核潛艇護航為由去說服赫魯曉夫,使得蘇聯時期建造的綜合作戰能力遠不如同時期的美軍航母。基輔級航母在設計上正是受赫魯曉夫航母無用論限制,在艦上堆砌了大量作戰裝備,包括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碩大的艦島和武器就佔據了甲板二分之一的面積。
由於本身設計就有很大缺陷加上雅克-38系列垂直起降戰機可靠性非常差,以及俄羅斯經濟無法支撐這麼多艘航母繼續服役,4艘基輔級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內紛紛退役。首艦基輔號於1993年退役,1996年被以7000萬人民幣價格賣給中國一家公司,該艦也是中國購得的第二艘航母。2000年5月基輔號抵達天津港,經過翻修後停放在天津濱海航母主題公園,供遊客參觀,如今成了當地的著名遊玩景點,雖然沒能像瓦良格號那樣幸運重生,但也算是有個不錯的歸宿。
二號艦明斯克號在俄軍接手後很少出海,即便如此還多次發生火災等事故,而俄羅斯沒有能夠對其進行大修的船廠,使得該艦長時間停泊在海參崴軍港中,直至1993年退役。1995年底明斯克號被當廢鐵賣給韓國大宇集團,後來被轉賣給中國一家公司,之後明斯克號被拖至深圳改建成軍事主題公園對外開放,即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2013年明思克號航母再次被轉手給大連某公司。如今明思克號已被拖往南通,停泊點位於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北岸附近,將在當地以新的軍事主題公園對外開放。
三號艦新羅西斯克號是四艘同級艦中命運最為悲慘的一艘,在俄羅斯接手後,因為經費問題加上年久失修,於1993年6月退役。1995年,該艦動力艙發生了嚴重的火災,1996年1月俄羅斯又將該艦出售給了韓國,不久後就被韓國浦項市的拆船廠拆除當廢鐵回收了,成了同級艦中唯一落得“屍骨無存”下場的一艘。
四號艦巴庫號則是同級艦中最幸運的一艘,俄羅斯接手後將其更名為了戈爾什科夫號。1992年該艦在維修時發生火災,1994年又發生鍋爐爆炸的事件,徹底喪失了行動能力,1996年俄羅斯決定將其出售。好在戈爾什科夫號艦體較新,加上在建造時經過改良,加裝了大型相控陣雷達等先進裝置。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訂協議,俄羅斯將戈爾什科夫號白送給印度,但前提是升級工作必須由俄羅斯負責,艦載機也得買米格-29K。改裝工程一波三折,在花了29億美元后,直到2013年戈爾什科夫號才交付給印度海軍,並更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也就是超日王號。
在基輔級之前蘇聯還建造過2艘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相對於基輔級,莫斯科級的艦體設計更是“驚為天人”!莫斯科級艦體前半截佈置有各種武器,艦體後半截用於佈置飛行甲板,外飄的甲板使得艦尾十分臃腫,整艦就像只造了半截的巡洋艦。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標準排水量14950噸,滿載排水量17500噸,飛行甲板長81米,寬34米,最多可搭載30架直升機。艦上佈置有兩座雙聯裝SA-N-3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兩門雙聯裝57毫米高炮,一座SUW-N-1 反潛導彈發射架,兩座RBU-6000 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兩座五聯裝553mm魚雷發射管。
莫斯科級同樣由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船廠建造,原計劃建造3艘,但因在使用中發現存在重大缺陷(這奇葩玩意還要使用了才能發現缺陷也是挺不容易的),只建造了2艘,一號艦莫斯科號1967年12月服役,二號艦列寧格勒號1969年6月服役。蘇聯解體後兩艘莫斯科級航母都歸俄羅斯所有,但這兩艘艦實際在蘇聯解體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就沒出航了,列寧格勒號於1991年退役,莫斯科號1990年退役,不久後雙雙被拆解。
當然,最為悲劇的一艘要算烏里楊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了,該級艦是蘇聯設計並實際建造的第一型核動力航母,也是當時綜合作戰能力唯一能跟美國尼米茲級抗衡的航母,其設計基於此前被庫茲涅佐夫級擠下馬的1153型奧廖爾級核動力航母。為了建造該級艦,蘇聯撥款專門對位於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船廠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包括對專門建造航母的0號船臺加長了30米,並將船廠外的大渠和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竣深,以便體型龐大的該級艦能順利出海。
該艦於1988年11月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建,設計飛行甲板長度324.6米(比尼米茲級短9米),寬75.5米(比尼米茲級窄1米),吃水10.7米,滿載排水量約8萬噸。其動力為4座KN-3-43核反應堆(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同型反應堆)和4座蒸汽渦輪機,最大航速30節。該艦最多可搭載70架艦載機,包括4架被稱為E-2斯基的雅克-44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另外蘇聯還計劃為其安裝mayak型蒸汽彈射器,而且當時已經研發出,但最終和烏里楊諾夫斯克號一樣化作了歷史,而且從來沒有實際彈射過一架飛機,哪怕是在地面!
蘇聯解體時烏里楊諾夫斯克號的完成度僅40%,隨即停工,顯然,以當時俄羅斯的經濟情況,所有人都明白這艘艦已經沒有機會完工了!但是美國和北約還是想讓這“眼中釘”早點消失,於是用盡各種手段慫恿烏克蘭拆除該艦。美國利用一家鋼鐵回收公司前往尼古拉耶夫船廠高價收購艦體的鋼材,挪威船東向該船廠下了6艘大型商船訂單。然而就在烏克蘭快要拆完該艦時,美國鋼鐵回收公司和挪威船東同時變卦毀約,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