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但俄軍隊的軍事實力強大,擁有著可和美國媲美的、全球最強大的核武庫。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訊息,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釋出的世界年度軍費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軍費開支近2萬億美元。根據該報告,2020年俄羅斯軍費開支為617億美元,在排名中位居第四。根據不完全統計,早在2013年俄羅斯擁有大約1263家各類軍工企業。下面就具體分別介紹如下:
一、俄羅斯蘇霍伊公司
俄羅斯蘇霍伊飛機實驗設計局(簡稱蘇霍伊設計局)於1939年組建,曾以設計戰鬥機、客機、轟炸機聞名世界。首任總設計師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
蘇霍伊研製成功的著名機種有:截擊機蘇-9,蘇-15;殲擊轟炸機蘇-7,蘇-17,蘇-24,蘇-30,蘇-34;強擊機蘇-25;戰鬥機蘇-27,蘇-30,蘇-33,蘇-35,蘇-37。值得一提的是,蘇霍伊與米高揚設計局齊名,是俄羅斯(蘇聯)著名的設計局之一。
蘇霍伊在飛機研製生涯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敢於大膽採用最新科學技術成果,敢為天下先。總設計師的設計思想讓蘇霍伊設計局所設計成功並投產的機種都成為當時全球最優秀的飛機,但由於過於追求先進而帶來了非常高的風險,比如有相當多的飛機未能投產就半途夭折。值得一提的是,蘇霍伊公司於2009年將著名的米高揚設計局併入自己的旗下,進一步發展壯大。
二、米高揚公司
米高揚公司是俄羅斯(蘇聯)主要的飛機設計與製造商,由阿爾喬姆·米高揚和米哈伊爾·格列維奇建立,以生產米格飛機而聞名世界。2006年,俄羅斯政府宣佈米高揚、蘇霍伊、伊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合併成立新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米高楊設計局設計的米格-13(伊-250)型混合動力飛機創造了蘇聯飛機的最高速度紀錄,其最大平飛速度達到825公里/小時,終於投入了小批次生產,並且服役到1950年。米格-13也是蘇聯最後一種裝有活塞式發動機的戰鬥機。1946年的10月22日,著名的米格-9噴氣戰鬥機呱呱墜地,此飛機開闢了俄羅斯戰鬥機的噴氣時代,而米格設計局也憑藉它一舉奠定了在蘇聯戰鬥機設計的主導地位.
米高揚公司的MiG-31戰鬥機曾經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有效對付隱身、低空飛行巡航導彈(AGM-86 ALCM和AGM-109“戰斧”巡航導彈)的作戰戰鬥機。
米高楊是前蘇聯時期絕對頂樑柱式的設計公司。其產品佔據了蘇聯戰鬥機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並遠銷世界。比如當時華約國家都是裝備米格的飛機為主。全球其它國家也都裝備有米格飛機。米格25曾經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蹟,六項世界記錄,至今還保持三項沒有被打破。
三、戰術導彈武器集團
戰術導彈集團公司,在國際軍事領域早就聲名遠揚,其拳頭產品是“口徑”巡航導彈。俄羅斯戰術導彈武器集團成立於2002年1月。它是以俄羅斯著名的戰術導彈研製機構、星-箭國家科研生產中心為骨幹,由6家航天與導彈機構組成的從事戰術導彈設計、研製和生產的股份集團。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研製精確制導的近程和中程巡航導彈,產品大量出口。集團典型產品有:+Kh-31A高速反艦導彈、Kh-35E亞聲速反艦導彈、Kh—31P 和Kh—25MPU反輻射導彈以及Kh—25ML通用導彈等。集團下屬主要企業包括:星—箭國家科研生產中心(導彈總體設計與總裝機構、鄂木斯克自動裝置廠(負責導彈電子裝置的設計製造、星火機器設計句(負責導彈研製及航空和火箭發動機的生產、圖拉聯盟機器設計製造局(負責研製火箭渦輪衝壓組合發動機、烏拉爾零件設計局(負責研製無線電高度表系統)和紅色水上特快工廠(負責導彈發射架和發射管的生產)。
戰術導彈集團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向是研製、生產、測試、供給、改進防空導彈和用來裝備俄羅斯空中、地面及海上載體(艦載導彈武器系統)的戰術導彈武器系統。其中俄羅斯空軍95%的防空導彈由該集團供給,其中“空對空導彈”全部由該集團供應。集團還為俄羅斯海軍部隊提供45-50%的海上導彈武器系統(非戰略導彈)。集團還透過軍事技術合作的渠道向其他國家提供軍事產品。已經有2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了該集團研發、生產的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戰術導彈集團公司是作為俄羅斯聯邦“國防工業綜合體改革和發展”和2002年1月24日俄羅斯總統第84號法令的一部分而成立的公司。其成立目的是保持和發展導彈製造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確保俄羅斯國家的防禦能力。戰術導彈集團公司為俄羅斯軍隊提供了大量新式武器,是俄羅斯保持軍事大國地位的“推動器”。
四、米格公司
米格飛機同樣最早起源於1938年的前蘇聯飛機設計師米高揚和格列維奇,他們在1940年成功試飛了第一架米格飛機。正式以"米格"命名的飛機制造公司卻是在1999年才成立的—米格飛機制造集團,它是俄羅斯最大的康采恩,它聯合了俄羅斯10多家主要的航空工業企業,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米高揚公司、卡莫夫直升機科技綜合體、克里莫夫公司等。米格公司主要從事軍用和民用飛機、直升機(包括米格 -29 、米格 -AT 、米 -60 、米 -50 、米 -32A 、米 -31 )、航空發動機和機載裝置的設計、研製、試驗、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同時培訓飛行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該公司的產品為世界上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米格-1戰鬥機的設計最高時速可達628公里,但米格-1在試飛中達到684.5公里/小時的速度,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五、圖波列夫公司
俄羅斯的圖波列夫公司以生產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戰略轟炸機而聞名世界。圖波列夫公司在開發轟炸機和客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圖波列夫公司 (俄語:Туполев)是俄羅斯一個從事航空器及武器研發、製造、維修的上市公司,當前為俄國聯合航空製造公司的一個子公司。依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的行政命令,圖波列夫公司與俄國其他主要航空、航天設計或製造公司合併成立"聯合航空製造公司"。圖波列夫最為人矚目的就是重型轟炸機,圖波列夫的設計領導了當時及期後多年來大型軍用和民用飛機的開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圖波列夫的Tu-2蝙蝠型是蘇聯前線最優良的全金屬製轟炸機之一。1960年是代安德烈·圖波列夫的兒子阿列克謝.圖波列夫帶領圖波列夫進入的黃金時期。他的成就包括:世界首部超音速客機Tu-144(北約命名:戰馬)、為人所知的Tu-154和Tu-22M(北約命名:逆火)戰略轟炸機。以上所有的機種都使蘇聯能在戰略和民航上大致與西方看齊。圖波列夫出產多種飛機,當中產量最多的是圖-2有4,500部。另外,圖波列夫公司將為俄羅斯航空兵部隊製造一架軍用運輸機,以取代過時的安-12。
值得一提的是,圖波列夫曾經宣佈了一項進入21世紀的計劃,這個備受尊敬的國防巨頭將開始為現代俄羅斯軍隊製造無人機。
六、波羅的海造船廠
俄羅斯波羅的海造船廠曾是俄及去前蘇聯海軍軍艦的搖籃。波羅的海造船廠建立於1856年,是俄羅斯唯一能建造最大排水量為10萬噸級商船的船廠。波羅的海造船廠曾經建造了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艘潛艇。其主要船舶產品是大型核動力潛艇和核動力破冰船。目前俄羅斯的所有核動力破冰船和核動力水面艦艇都由波羅的海造船廠總裝生產。除總裝外,該船廠具有很強的配套生產能力。所生產的船舶配產品主要包括船舶螺旋槳、軸、鍋爐、熱交換器、各種配件、模組化艙室、船用傢俱和使用者訂製設計的特種船用木製品。波羅的海造船廠依然是聖彼得堡市工業領域產值最大的企業,多年來綜合產值一直位居俄羅斯國內同類企業前列。
波羅的海造船廠主要建造各種級別、型別的軍事艦船及核動力船隻。,至今共建造了約400艘戰艦,在俄海軍艦艇史上,3次(俄日戰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幫助海軍艦隊重新崛起,二戰後還參與建造了俄羅斯的核盾牌。尤其是近20多年來,建成了一系列裝備核動力裝置的大型戰艦,最著名的就是"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它曾經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水面戰艦,被譽為"航母殺手"。
二戰前後,波羅的海造船廠共建造了285艘軍艦和潛艇,主要專案主要有:6艘"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1949-1955)、19艘排水量為1050噸的613型中型魚雷潛艇(1952-1958)、2艘排水量達3200噸、裝備П-5或П-6型導彈系統的651型柴電潛艇(1956-1959)、4艘Ⅱ44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1974-1998)、為印度海軍建造的3艘Ⅱ356型新型導彈護衛艦(2001-2004)。儘管該廠在蘇聯解體後受到重創,但迄今為止,該廠仍然與北方造船廠是俄羅斯最主要的軍艦製造場所。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先後裝備了多艘大型水面艦艇,其中“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驅逐艦、“無畏”號和“韃靼斯坦”號導彈護衛艦,無一不是出自波羅的海造船廠之手。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波羅的海造船廠又將主要建造方向轉到了核動力艦船上。憑藉多年積累的強大工業實力,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艦船建造企業,先後建造出北極系列原子破冰船、基洛夫級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烏拉爾”浮動指揮觀測系統等著名大型水面艦船。
七、烏蘭烏德航空工廠
烏蘭烏德航空廠,是一個特殊的俄羅斯軍工企業,不僅能夠製造飛機還能製造直升機,曾經是俄羅斯唯一能生產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擁有超過75年的歷史,曾經生產超過了90000架飛機。烏蘭烏德-,是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首都,曾在俄羅斯行政自治權力級別很高的共和國。
烏蘭烏德航空廠成立於1939年,現主打產品是世界著名的米-8/171系列運輸直升機。烏蘭烏德航空廠與幾乎所有的蘇聯/俄羅斯航空企業都有業務合作關係,總共生產了超過8.5萬架軍用和民用飛機、直升機。時至今日,烏蘭烏德航空廠積極研製新型號,繼續開拓市場。比如新的米-8AMTSh-V軍用型直升機,非官方綽號“終極者”,現已開始批次裝備俄軍部隊,同時米-8AMTSh-VA北極型直升機、米-171A2民用型都已經進入試飛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烏蘭烏德航空廠研製的直升機多次獲得“俄羅斯最佳100產品”稱號,早在2014年,米-171曾經獲得俄羅斯最高級別的“祖國驕傲”獎。其工廠多次被授予“優異質量”和“卓越品質”等獎章。
八、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
全球首屈一指的直升機生產商。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Mil Moscow Helicopter Plant)是由前蘇聯航空工程師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里在1947年受命建立,由他本人擔任第一任總設計師,是前蘇聯最早成立的直升機研發生產機構,開創了前蘇聯的直升機製造業,主要生產米系列直升機。值得一提的是,米里系列直升機總生產量曾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機一直位居世界首位。
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股份公司是由: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咯山及羅斯托夫工廠、烏蘭烏德航空廠、阿爾謝尼耶夫工廠、阿維特卡工廠、金融保險公司和一家直升機營運公司組成的股份公司,下設實驗設計局、實驗研究綜合體、試製廠和飛行研究基地等多家設計研製機構。
公司主要研製載重能力從 160kg 到 20t 的各型直升機,同時改進或改型現有的直升機。軍用直升機產品主要有:在米 -28 基礎上改進的米 -40 、將取代米 -2 和米 -4 的輕型直升機米 -54 ,以及取代米 -6 和米 -10K 運輸直升機的重型直升機米 -46T 等。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直升機公司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已經與俄羅斯國防部訂約開發高速攻擊型直升機。
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廠曾在2016年對米-24LL進行的飛行試驗表明,該飛機的飛行速度約為219kt.(405公里/小時),比1986年改裝Westland Lynx 直升機達到的216kt. 稍快。而Westland Lynx仍保留著傳統直升機的世界最快速度官方記錄。俄羅斯空軍目前有三種型號的攻擊型直升機在服役,分別是卡莫夫卡-52(Kamov Ka-52)、米里米-28(Mil Mi-28)和米-24/35(Mi-24/35)。海軍也在使用卡-52。
九、烏拉爾坦克廠
烏拉爾車輛廠是當今世界上研製和生產軍用、民用機械產品的最大工業企業之一,也是俄羅斯武裝力量坦克裝甲車輛的主要供貨企業,是俄羅斯最大的工業聯合體之一。由於二戰時期,烏拉爾工廠生產了大量的T-34坦克,蘇聯也由此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坦克生產國。烏拉爾坦克廠具有十分雄厚的技術基礎、人力資源和先進的生產裝置,能夠完成從生產鑄造和衝壓部件到組裝和全面試驗的所有生產過程。烏拉爾車輛廠尤其以先進的設計、高水平的生產能力、組裝技術和試驗基地以及有效的管理而著稱。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烏拉爾生產的坦克一直受到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比如20世紀40年代,T-34被證明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坦克;50/60年代,投入批次生產的T-54/55坦克舉世聞名;70年代開始生產的T-72坦克一直宣告顯赫。90年代又推出T-90及其出口型T-90S坦克,充分體現了俄羅斯坦克裝甲車輛獨創的結構設計風格。繼T-90之後,該廠又推出了裝備135mm坦克炮的新型T-95坦克。
該廠還研製並批次生產其他一些戰車,如IMP-2MA清陣車、BREM-1裝甲搶修車和MTU-72架橋車等。
烏拉爾坦克廠在戰後相當長的時間裡,整個蘇聯的坦克工業都在生產T-54坦克(T-54A和T-54B)。尤其20世紀50年代末,在T-54的基礎上又研製出了T-55。在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蘭共生產T-54/55坦克50000輛左右。直到1981年,蘇聯坦克廠仍在生產T-55。烏拉爾機車車輛製造廠立下了汗馬功勞。
十、北方造船廠
俄羅斯北部港口城市北德文斯克,俄羅斯國家原子造船中心下屬有兩家造船廠,其中較大的一家便是大名鼎鼎的北方機械製造廠。從1952年建造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到1995年為止,北方機械製造廠一共為蘇聯/俄羅斯建造了125艘潛艇。值得一提的是,北方艦隊的所有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都是由該廠建造的。
北方造船廠曾經建造俄羅斯第四代潛艇(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亞森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該造船廠還對一艘阿庫拉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和一艘颱風級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進行了大修。早在2007年4月,北風之神級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在該造船廠下水,標誌著美、俄、英、法等核潛艇強國正式拉開新一輪水下角逐的序幕。據外界的訊息,北風之神長170米,艇身直徑10米,排水量17000噸,是當今世界上僅次於的颱風級核潛艇的龐然大物,潛艇表面敷設了150毫米厚的消聲瓦,採用了獨特的減震、降噪技術。火力配備方面,每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可攜帶20枚"圓錘"潛射彈道導彈(北約編號SS-NX-30)。三級結構的"圓錘"採用"白楊-M"的速燃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8000公里,打擊精度為350米,彈頭也運用了一系列新技術,能夠在高空實施機動變軌,突防能力很強。
2005年7月27日,北方機械製造廠製造的兩艘出口型柴電基洛級潛艇下水試航,這兩艘基洛也是北方機械製造廠40年來建造的頭兩艘柴電潛艇。
十一、卡莫夫直升機科技綜合體
卡莫夫直升機科技綜合體於1992年開始組建, 1996年併入米格 - 莫斯科航空生產聯合體。其主要業務是研製共軸反轉直升機,其前身是建於 1947 年的卡莫夫實驗設計局。該設計局曾研製了:卡 -15 和卡 -18 直升機;卡 -25 、卡 -27 和卡 -28 反潛直升機;卡 -26 輕型直升機;卡 -29 軍用運輸直升機;卡 -31 電子戰直升機;卡 -32 全天候多用途直升機;卡 -32K 起重直升機;卡 -37 無人機以及卡 -50 武裝直升機。聯合體組建後主要任務是研製和生產卡 -32 、卡 -52 、卡 -62 、卡 -64 、卡 -115 、卡 -126 、卡 -128 、卡 -137 和卡 -226 等各種型號的直升機。
卡莫夫設計局的主攻方向是共軸雙旋翼直升機,其核心技術是直升機的共軸雙旋翼。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卡莫夫設計局公司的第一種產品——為海軍研製的卡-10輕型直升機問世,它奠定了前蘇聯共軸直升機的基礎。實際上,1949年也被認為是海軍航空兵的誕生日。
卡莫夫公司擁有一個設計局、一家試驗工廠和一個科學技術試驗中心,主要科研重心為研發共軸反轉雙旋翼直升機技術。被軍迷廣泛熟知的海軍裝備的卡-29運輸直升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以及共軸雙旋翼武裝直升機卡-50和卡-52均出自該公司之手。
卡-25為艦載直升機,它的主要任務為探測敵方的核潛艇,這種直升機成為了艦載直升機的里程碑,共有多達18種的改進改型,曾出口到印度、保加利亞、敘利亞、越南和南斯拉夫,並參與了蘇伊士運河的掃雷工作,服役時間長達30年。
卡莫夫公司卡-50型武裝直升機,是一種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直升機。尤其是卡-50“黑鯊”直升機曾通過了最嚴格的接近實戰的檢驗,並在國防部組織的對比測試中擊敗了強勁對手米-28而獲勝。
十二、沃特金斯克製造廠
沃特金斯克製造廠是俄羅斯著名導彈總裝生產廠。俄羅斯最著名的洲際彈道導彈,是“白楊-M”導彈,沃特金斯克機械廠也是“白楊-M”導彈的重要組裝基地,沃特金斯克機械廠曾被譽為“俄羅斯脊樑骨”。沃特金斯克機械廠真正走量的“出口品牌”,是曾經困擾了西方世界幾十年、被譽為彈道導彈中AK-47的“飛毛腿”導彈,且一生產就是30年之久。
沃特金斯克是俄羅斯國寶級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故鄉。早在柴可夫斯基誕生之前,沃特金斯克就已經成為重要的工業城市,從1837年至1848年的11年裡,柴可夫斯基的父親就曾擔任沃特金斯克鍊鐵廠的廠長。時至今日,以沃特金斯克機械製造廠為標誌,該市已經成為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的總裝地,更是坐上“俄羅斯國防工業心臟”的第一把交椅。
冷戰期間,沃特金斯克機械製造廠曾是美國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因為該廠生產的各種中程和洲際彈道導彈,足以將美國HM十幾次。尤其在1987年美蘇達成銷燬中程導彈協議之後,沃特金斯克機械製造廠成為美國重點監控的目標。
20世紀60年代生產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和伊薩耶夫設計局研製的液體戰術導彈;60-80年代生產近程和中程液體與固體戰術導彈;從1982年起生產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白楊固體洲際彈道導彈;90年代未開始生產白楊M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從1991年開始生產起點號和起點1號運載火箭,並參與起點號運載火箭的商業發射服務。
十三、海軍上將造船廠
海軍上將造船廠是俄羅斯十分著名的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型船廠,船廠最大的船臺可以建造最大70000載重噸、長250m和寬35m的船舶。該船廠擁有建造潛艇、大小型水面艦艇、核動力破冰船、海軍及民用專用潛水器和70000載重噸級以下各種商船的建造生產能力。其中水下艦艙建造佔船廠總產量的70%。船廠的研製成果阿穆爾級潛艇具有很大的出口潛力。
海軍上將船廠又名俄羅斯海軍造船廠,海軍部造船廠,位於俄主要造船基地聖彼得堡市的東部,與俄著名造船企業波羅的海造船廠和俄羅斯北方機械製造廠隔涅瓦河相望,是俄羅斯的大型國有骨幹企業。海軍部造船廠的建廠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幾乎和俄歷史名城聖彼得堡市的歷史一樣悠久。
在軍工製造上,該船廠是俄羅斯僅有的兩個可以總裝鈦合金潛艇的船廠之一(另一個船廠為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該船廠能夠建造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厭氧動力裝置的常規動力潛艇"拉達"級AIP潛艇(出口型號被稱為"阿穆爾"級),並積極向世界各國推銷,更引起了其他國家海軍的關注。
俄羅斯海軍部造船廠還能建造"羅斯"型深潛器,該深潛器可以下潛到6000米的深海,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透過水上遙控可以裝載200千克的物體由水下浮至水面,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深潛器之一。
海軍部造船廠在其三百多年的造船歷程中留下了足以為之自豪的建造史。該造船廠曾在1815年建造出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輪船。在1877建造的"彼得一世"號重型裝甲巡洋艦曾是當時世界上火力最強的重型巡洋艦,引起過當時各海軍強國的注目。
海軍部造船廠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艦艇――前蘇聯核動力破冰船。核動力破冰船的建造成功開創了人類開發核動力的新篇章,也使海軍部造船廠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造船廠之一。
十四、科羅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團
科羅廖夫研製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航天時代。他研製了許多顆開創探索宇宙空間物理特性的衛星,使航天技術進入新時期;實現了首次飛向月球,環繞月球飛行,拍攝月球背面照片,開創了探索其它星球奧秘的新時期;實現了宇宙飛船和人類首次航天,並且實現了人類進入宇宙空間探索,為人類征服宇宙開創先河。
世界首枚R-11FM潛射彈道導彈曾在蘇聯航天與火箭事業創始人、潛射導彈之父謝爾蓋·科羅廖夫的指揮下,從位於白海水域的B-67潛艇(V611型潛艇試驗艦)騰空而起,在飛行250千米後,按照設計精度擊中預定地區。這成為世界首次潛艇導彈發射。
科羅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團早年曾是重要的彈道導彈研製機構,是俄羅斯運載後件和航天系統的重要研製機構,業務領域研製、軌道空間站機器元件、運載火箭上面級、中小型運載火箭、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和廣播通訊衛星系統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參加了國際空間站、天頂3SL海射型運載火箭、多種型號的通訊衛星和空射型運載火箭等產品的研製。在國際合作方面,與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成立了國際發射服務公司,還與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於1998年建立了一家火箭發動機合資公司。
尤其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發射成功。這在空間技術發展史上是劃時代的大事件。前蘇聯火箭專家、航天系統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為這次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作出了傑出貢獻。眾所周知,科羅廖夫一生的成就是卓越的,但他一生的遭遇卻是悲慘的。
聯邦號飛船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正在開發中的下一代載人航天器。在正式命名前,新飛船代號為PPTS("下一代載人運輸飛船")。2013年,科羅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團接受合同,承擔了研發工作。
十五、金剛石-安泰防空系統公司
金剛石-安泰是享譽世界的俄羅斯最大的防空企業。“金剛石-安泰”是俄羅斯研製抗擊空天襲擊兵器系統的領先公司,曾經研製了著名的“道爾”、“山毛櫸”、S-400等著名的防空導彈系統。該公司曾經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合同,開始為俄軍量產第一批S-500防空系統。俄羅斯"金剛石-安泰"防空集團責任有限公司成為組建俄羅斯國家空天一體防禦系統的主要參加者。
金剛石"科學生產聯合公司曾經是俄羅斯國家最大的防空導彈系統研製企業和俄羅斯空軍唯一的防空導彈系統研製企業,其前身為"金剛石"中央設計局。"金剛石"中央設計局的前身為蘇聯兵器部第一特種設計局。該局成立於1947年9月,主要任務是研製地空導彈。
據俄媒之前報道顯示,俄軍現役的S-400和未來的S-500防空導彈系統都具有攔截高超聲速目標的能力,對於S-00相關介紹,進一步細化為“能探測並同時擊中多達10個以每秒7公里速度飛行的彈道目標,以及具有擊毀高超聲速導彈戰鬥部的能力”。
十六、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
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於1993年在兩個大型航空航天企業的基礎上組建,即"赫魯尼切夫"工廠(成立於1961年)和"禮炮"設計局(成立於1951年)。企業以生產運載火箭和軌道艙為主,它所生產的"質子"系列火箭在國際發射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該中心所參與的航天專案有:國內領域,主要是"月球","火星","金星","宇宙","地平線","禮炮","和平","鑽石","探測器","格拉納斯","快艇"航天器平臺等。國際領域,主要是"織女星","火衛","模組","光譜","阿爾發"國際空間站,"火星-96","自然"艙,銥星,海事衛星等。其主要產品有:質子-K型大推力運載火箭,"轟鳴"輕型運載火箭,"微風-M"和"微風-KM"型助推器;"貝加爾"型可多次使用的火箭助推器,SS-11和SS-19洲際導彈,"宇宙-929,-1443,-1686"運輸飛船,"和平"號空間站的基礎裝置貨艙和所有生活艙,國際空間站的"曙光"號功能動力艙,國際空間站的"星辰"號勤務艙。新產品有:"質子-M"型大推力運載火箭,"安伽拉"系列運載火箭,氫氧助推器。
十七、俄羅斯“進步”國家火箭航天科研生產中心
俄羅斯進步中央專業設計局國家火箭航天科研生產中心是1996年透過合併中央專業設計局和薩馬拉進步工廠組建的。中心先後研製、改進和生產了26種不同用途的運載火箭、地球觀測衛星和導彈系統等大型航天與導彈產品,所研製的運載火箭進行了1600多次航天發射,其中900次用於發射自行研製的航天器。
國家火箭航天科研生產中心典型產品包括:聯盟號和閃電號運載火箭及資源衛星。它還參加了資源號、生物號和光子號等多種衛星的研製。最新研製的產品有聯盟2號運載火箭,主要用於執行國際空間站任務。此外,它還與法國共同研製了聯盟/弗蓋特和聯盟/伊卡爾運載火箭。
十八、伏龍芝軍火庫科研生產聯合體
伏龍芝軍火庫科研生產聯合體曾經是前蘇聯/俄羅斯潛射導彈的主要研製機構之一,下設軍火庫機械廠等生產企業。伏龍芝軍火庫科研生產聯合體是蘇聯/俄羅斯潛射導彈的主要研製機構之一,下設軍火庫機械廠等生產企業。20世紀60—80年代曾負責鷸鳥(SS-N-17,PCM-45)潛射彈道導彈的研製,進行過多種導彈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改型工作。早期還參與過地下井發射和公路機動發射固體彈道導彈的研製。在航天領域,從70年代中期開展了衛星的研製工作,重點研製對地觀測衛星及星載裝置,包括減災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和地球生態環境檢測衛星及衛星部件,典型型號有預報衛星。此外還曾參加能源—暴風雪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和海射型運載火箭等多項計劃。
十九、俄羅斯安泰公司
全球著名的防空導彈系統總體設計和總裝生產機構。安泰公司的前身是安泰科研生產聯合體,由俄羅斯導航與授時科學研究所、機電科學研究所和印製電路與電子裝置廠等15個研究所和工廠組成。主要從事防空武器系統的研製,。安泰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安泰科研生產聯合體,由俄羅斯導航與授時科學研究所、機電科學研究所和印製電路與電子裝置廠等15個研究所和工廠組成。
安泰公司典型產品包括:護手(道爾,Sa-15)和圓環M1(短劍)近程防空導彈系統,鬥士(s300v ,sA-12)、s-300vM和安泰2500高空遠端防空導彈系統,以及由上述各型號發展而來的現在化改進型號,其中圓環、s-300v和s-300VM等多種型號和產品出口到印度、希臘、韓國、美國和東歐國家。
二十、馬克耶夫設計局國家火箭中心
馬克耶夫設計局國家火箭中心曾在蘇聯時期稱為385設計局和機械製造設計局,是俄羅斯海軍潛射戰略彈道武器系統的主要研製機構。1955年開始研製潛射彈道導彈, 20世紀60年代以後研製並交付蘇聯海軍三代潛射彈道導彈,典型產品有輕舟(SS-N-23)和鱘魚(SS-N-20)彈道導彈。蘇聯解體後該中心仍從事潛射彈道導彈的研製,並在潛射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研製了從潛艇發射的靜海號輕型運載火箭。該火箭 1998 曾為德國發射小型衛星。
值得一提的是,新華網早在2016年10月31日電訊息,俄羅斯馬克耶夫火箭設計局首次公開了號稱最強洲際核導彈——“撒旦二型”導彈的外形設計。英國媒體稱,這款人類史上載核武量最大的洲際核導彈,能突破現有的所有反導系統。另外,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曾經研發“王冠”號可重複使用火箭。
附:俄羅斯其他主要軍工企業及科研院所
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
巴拉諾夫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所
格洛莫夫飛行實驗研究院
國際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
航空裝置科學研究院
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
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
蘇聯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
俄羅斯中央無線電技術科學研究院
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
全俄機電科學研究所
圖波列夫設計局
彩虹機械製造設計局
雅科夫列夫實驗設計局
三角旗實驗設計局
火炬實驗設計局
北方設計局
伏龍芝軍事學院
莫斯科航空學院
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
俄羅斯聖彼得堡航空航天儀表工業大學
哈爾科夫國立航空航天大學
喀山(圖波列夫)國立科技大學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
蘇霍伊航空軍工綜合體
圖波列夫航空科技綜合體
閃電科研生產聯合體
應用力學科研生產聯合體
金剛石科研生產聯合體
伊留申航空綜合體
牛郎星國家科研生產聯合體
格魯什科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
火炬科研生產聯合體
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
新西伯利亞航空生產聯合企業
伊爾庫特科學生產集團
革新家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