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到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爆發了為期8年的兩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雙方死傷各有幾十萬,還減緩了經濟發展,可以說兩個國家都在這場戰爭中遭到了極大的打擊。但是有很多人認為,兩伊戰爭“拯救”了中國的兵工廠,那麼這種說法有何依據?
改革開放
事實上看一下1980年到1988年這段特殊的時間就能明白,當時中國正好處於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看改革開放能不能成的關鍵幾年,和兩伊戰爭的時間出現了重疊。改革開放這個詞,開放指中國改變經濟內部迴圈的現狀,轉而開始對外商貿。改革自然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系。
現代人一談起改革總認為改革是先進的,是優秀的,改革不管成功與否都是好事。然而在歷史上不乏失敗後讓國家發展更加艱難,讓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的改革。一旦改革,必然會讓很多人的生活出現巨大變化。因此改革是艱難的,失敗的可能性極高,一旦失敗可能招致非常大的惡果。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在中國經濟史上,有一句話概括了當時的情況,叫“百萬漕工衣食所繫”。這句話來源於明清兩代的中國運河體系,到明清時期,中國有上百萬人依靠漕運生活。當時中國想要開海,但一旦開海,漕運體系必然受到巨大打擊。所以才有了“百萬漕工衣食所繫”,導致後來中國開海失敗,閉關鎖國,引來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等一系列戰事。
從這件事的典故中,我們不難看出是中國漕運體系綁架了整個中國的經濟體制。
兩伊戰爭打破困局
然而一旦改革,必然有“百萬漕工”失業。這時候中國必須有大量崗位,否則就會出現百萬人、千萬人級別的失業潮。但當時整個中國的經濟都不太好,所有人找工作都難,根本沒有這麼多崗位。但兩伊戰爭的出現打破了中國的困境。
在這場戰爭中,伊朗、伊拉克都在中國採購了大量武器。其中伊拉克在戰爭初期,甚至一次性採購了2860輛69-II主戰坦克,這筆坦克訂單至今都沒有哪個國家的哪筆坦克買賣能超過。在那個中國外匯儲備在30億、40億美元徘徊的年代,兩伊戰爭至少為中國帶來了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在拿到武器訂單後,中國兵工廠加緊生產武器,於是中國的失業潮直接被硬生生的遏制住了。此前一直接不到訂單、瀕臨倒閉的中國軍工企業靠著這些訂單拿到了錢,保證了自己之後的發展。中國的工人有了工作,保證了社會的穩定。等兩伊戰爭結束,中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這才有了大量崗位。所以兩伊戰爭不單單拯救了中國的兵工廠,還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