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發展始自大運河。作為漕運入京的必經之路,通州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著“一京二衛三通州”的說法。
沿著運河一路向北,看到了燃燈塔與大光樓,這裡就是大運河的北起點,過去漕運船隻到達此處後,船上貨物轉至通惠河上,沿通惠河越五級水閘而上,可以直達舊時北京外城西便門前的大通橋。今天的內容中,讓我們乘著運河上的行船“溯洄從之”,看明清時期北運河沿線的風物人情。
01
運河北起點
運河北起點位於今通惠河與北運河交匯處,其側有燃燈塔、大光樓、通運橋等標誌性建築物。
古時有句俗語:“流成的杭州,漂來的北京”。大運河上來往的船隻帶來了南方的石料、木材、糧鹽,為北京城的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北京的建城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明代中前期,漕運碼頭在張家灣,漕糧等物資轉運需要透過陸路運至北京或通州。(可以參看往期文章:“運河漂來北京城”,漕運古鎮張家灣的碼頭變遷)然而,陸路運輸成本高昂,十分辛苦。為了提高運輸效率,明廷中的有識之士一直在探索疏浚元代開鑿的通惠河之事。
明嘉靖六年(1527年),巡接直隸監察御史吳仲上奏開鑿通惠河,得到嘉靖皇帝批准。在吳仲等人主持下,通惠河開通工程自嘉靖七年二月四日開始,歷時一百六十多日,終於成功通航。重新開鑿的通惠河起自北京東便門外的大通橋,沿元代通惠河故道向東,至通州城西北,放棄元代通往通州城南的舊河道而在城北開鑿新河道入白河。
通州城北的通惠河新河道與土石二壩。(圖片來源:陳喜波. 明清北京通州城漕運碼頭與運河漕運之關係)
嘉靖《通州志略》記載,富河“源出口外,自白羊口入,流為榆河,下流為沙河,經順義縣界流至州城東北,會白河”,其註釋說“白河之水自潮河川,而富河之水自白羊口,二水至州東北合而為一”,即白河(潞河)與溫榆河在通州城東北匯合。該書還記載,“二水會流”為明代通州八景之一。
通惠河河口北移到通州北關後,白河、溫榆河和通惠河三條河流匯合,通州至張家灣河段水勢增加,漕船可從張家灣直接上溯至通州城。為了轉運京倉漕糧,吳仲在通惠河上建五座河閘以蓄水通航,並在通州城北門外通惠河口南側建石壩碼頭一座,漕糧經石壩轉搬入通惠河,然後溯河而上,經五閘逐級遞運,一直抵達北京城大通橋碼頭。
大通橋碼頭。約攝製於1875-1878年。(圖片來源:北青網)
為轉運通倉漕糧,吳仲在通州城東關外建土壩碼頭一座,漕糧在此碼頭解除安裝,然後經州城東門搬運至通州倉儲存。通惠河上的五座水閘和通州城的土石二壩合稱“五閘二壩”。
明代通惠河及五閘二壩(圖片來源:陳喜波. 明清北京通州城漕運碼頭與運河漕運之關係)
自嘉靖七年(1528年)後,南來漕糧抵達通州土壩和石壩交卸。石壩碼頭在通州舊城北門外,位於今通惠河和北運河交匯處,即今通惠河口以南的運河西岸,是漕糧轉運京倉的專用碼頭,“正兌京糧從此壩搬入通惠河”。石壩碼頭上 建有石壩公館一座,又名督儲館。在石壩東南高崗上有大 光樓一座,為驗糧官員辦公休息之處,俗稱“驗糧樓”,又稱“壩樓”。
土壩是漕糧由此轉入通州倉的專用碼頭,位於通州舊城東門外的運河西岸,以木排樁擋土夯築而成。嘉靖《通州志略》記載:“土壩一處,在州東城角防禦外河。通倉糧米就此起載”。
02
一枝塔影認通州
雲光水色潞河秋,滿徑槐花感舊遊。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支塔影認通州。
清代王維珍的詩描繪了運河北上風光。明清通州古城四周建有城牆,燃燈塔與石壩、大光樓都位於城北通惠河與北運河交匯處,古時北運河上的船工遠遠看到寶塔,就知道快到通州了。
燃燈佛舍利塔始建於北周末期,初為鎮水土塔,遼代在舊基重建磚塔,以崇國威神治,用以鎮水而佑東北之漕運。後幾經興廢,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與杭州六和塔、揚州文峰塔、臨清舍利塔,並稱運河沿岸四大名塔。
明嘉靖七年(1528年)後的通州城池(圖片來源:陳喜波. 明清北京通州古城研究)
燃燈塔及其東南側的三座廟宇,一起構成“三廟一塔”的古建築群,是大運河北京段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蹟。“三廟”分別是:佑勝教寺(含燃燈塔)、文廟(儒家學府,又稱學宮)和紫清宮,“一塔”則是佑勝教寺中的燃燈塔。這三處建築近距離呈“品”字形佈局,文廟在前,佑勝教寺和紫清宮在後,儒、釋、道三教互為緊鄰而又相互獨立,三教和諧共存了400餘年,是國內唯一的三教合一建築群。
位於通州城北的通惠河東端的葫蘆頭碼頭。照片攝於1860年9月23日(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文廟又稱文宮,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位於原通州府衙西側,創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比現在北京孔廟尚早建4年,歷經元、明、清三代22次重修擴建。坐北朝南,主體建築依次為照壁、射圃、如日中天坊、欞星門、泮池泮橋、戟門、大成殿、崇聖殿。殿後有明倫堂,東跨院有聖容殿、尊經閣,西跨院為學正署和訓導署院。大成殿五間,進深三間,和璽彩畫、壯麗威嚴。
根據實地考察繪製北大街一帶的通州古城城垣、古城東門、鐘鼓樓的位置(圖片來源: 明清北京通州古城研究)
文廟左後側的紫清宮,是道教宮觀,明代中期由京都及通州人士共同捐建,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因殿壁所繪紅孩兒,生動逼真活靈活現,俗稱紅孩兒廟。
文廟右後側的佑勝教寺,俗稱塔庵,一進院落,山門三間。有民國石碑一座,記八國聯軍毀寺罪行。佑勝教寺早年規模宏大,據論證建廟時間還要早於燃燈塔,如今只遺存一處光明殿、一棵古樹和一尊標有“燃燈佛塔”的大香爐。
佑勝教寺和燃燈塔(圖片來源:《唐土名勝圖會》.初集.6卷.岡田玉山等編繪)
燃燈塔位於佑勝教寺內,磚木結構,密簷實心,八角形13層,略有收分。原高48米,圍44米,須彌座,雙束腰,造型考究,磚雕精美。關於燃燈塔的最早記載是在明朝劉侗、於奕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古有曰佑聖教寺者,今通州學宮也。宮牆外片地,故塔存焉,塔級十三,高二百八十尺,圍四百尺”。
燃燈塔另一引人注目之處,是懸掛於每層塔館頂端處的銅製風鈴。這些風鈴大小不一,每個轉角簷頭處所掛為大鈴,其餘為小鈴。大鈴一個重2斤,小鈴一個重1斤。合計算來,整個塔共有風鈴2248枚。這些風鈴,都是當時的善男信女們捐贈的,每個風鈴上都刻有該捐贈人的籍貫姓氏,有些還刻有祝詞詩句。每當微風吹過,激起鈴響叮咚一片,聲聞數里,令人回味無窮。
03
“長橋映月”鎮八方
漕糧經石壩轉搬入通惠河,溯河而上直抵達北京城大通橋碼頭,這其中還要經過一座重要的石橋——永通橋,也就是俗稱八里橋。
永通橋距今已有570餘年的歷史,據光緒五年(1879年)王維珍編的《通州志》所載:“永通橋,在州城西八里,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敕建,即今所稱八里橋”。永通橋橋長50米,寬16米,有66根望柱,其中62根望柱頂有石獅,4根柱頂無獅的轉角方形望柱;64塊凹刻回形紋護欄板,兩橋頭各有一隻獨角異獸,橋下四角護岸各有一隻伏臥鎮水獸。橋身有一大兩小共三個拱券,橋中孔高8.5米,寬6.7米,漕船經過不必挽帆,故有“八里橋不挽桅”之說。
永通橋原橋頭有石碑《永通橋碑記》,碑文記載:“通州在京城之東,潞河之上,凡四方萬國貢賦由水道以達京師者,必萃於此,實國家之要衝也”,是控制京通糧道的標誌性建築。清代王維珍編撰的《通州志》中記載,永通橋以“長橋映月”列入通州八景之一,映月指二景,一是橋本身構造之三孔券,垂影水中,上下結合似滿月;一是撫欄下望,夜空之月垂影通惠河中,因橋高而大,居高臨下方可賞到此景,配合兩岸菖蒲搖曳、魚燈蟹火、河中駁船、橋上車馬,繁華景象可見一斑。
除了漕運通道上的重要節點,永通橋還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歷史上拱衛京師的古橋有四座,一為京西南的盧溝橋,一為京北昌平的朝宗橋,一為京東南馬駒橋,還有一個就是京東通州區的永通橋。
永通橋作為京津要塞,是京東入城咽喉,地處交通要衝,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中外戰爭。第一次發生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當時駐守在此的清朝官兵曾抗擊英法聯軍對北京的入侵,成為近代中國抗擊外族侵略的寶貴見證。第二次發生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在此展開了激烈戰鬥,史稱八里橋戰役。在這場反侵略戰鬥中,中國軍民在此浴血奮戰,抗擊外國侵略軍入侵北京,固守長橋,捍衛京師,英雄壯舉可歌可泣,浩氣長存。
為了保護這座有著570餘年歷史的古橋,重現“八里橋不挽桅”的風景,2019年底,八里橋新橋建成通車,永通橋正式“退休”,不再行駛機動車,成為一處文物景觀供人們參觀遊覽。百米之內,新老八里橋遙相呼應,為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再添“雙橋”輝映的新景。
大運河的最北端除了鎮守一方的燃燈塔、檢數漕糧的大光樓、扼守要塞的八里橋,還有許許多多居住於此的人們。如果您想了解在這兒的生活,歡迎收看今晚21:08北京衛視播出的《我是規劃師·共享小島》紀錄片,看通州居民如何攜手共建自己的生活空間。
參考資料
[1] 陳喜波,鄧輝.明清北京通州古城研究[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7,32(01):37-47.
[2] 陳喜波,鄧輝.明清北京通州城漕運碼頭與運河漕運之關係[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6,31(02):69-77.
[3] 吳晨,鄭天,馬振猛.塔影認通州:三廟一塔及周邊的復興[J].北京規劃建設,2019(06):179-187.
[4] 高鋒霜. “三廟一塔”認通州[N]. 北京日報,2017-08-17(013).
[5] 葉永.大運河終點的標誌——燃燈塔[J].中國房地資訊,1998(03):40-41.
[6] 山高水長.交叉點上的通州八里橋[J].北京紀事,2021(01):28-29.
[7] 北京的古橋 | 運河之畔,再“見”永通橋[N],北京印跡inBeijing,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