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彩塑以泥塑圓雕、浮雕、單尊、群像為主,以宗教故事歷史故事為題材,勸善向道。起源於清朝末的民間宗教泥雕,大膽借鑑和吸收年畫、木雕、皮影、佛像等民間藝術精髓。作品多取材於民俗風情、神話傳說等,造型生動活潑,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被譽為“立體的年畫”。其作品流傳於四川、重慶、湖南、江西、臺灣、海南等地,在旅遊景點及宗教寺廟極受歡迎。2008年徐氏泥彩塑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到豐都鬼城,從下往上,有哼哈祠、報恩殿、財神殿,透過奈何橋、鬼門關,就來到黃泉路、望鄉臺……這個“陰曹地府”,有高約7米的陰天子,頭戴金冠,身著蟒袍,雙目圓睜,莊重威嚴。四大判官、十大陰帥,或慈眉善目,或青面獠牙,或口似血盆,個個身高丈二,威風凜凜,像隨時準備執行陰天子釋出的命令。鬼國的“監獄”裡,眾“鬼”或上刀山,或下油鍋,或剖腹剜心,或背火揹簍,慘不忍睹。
鬼城的2000多尊泥塑像,全都出自徐氏之手,他們在相隔豐都350多千米的遂寧市大英縣。這門塑人塑鬼塑神明的泥彩塑技藝,在徐家人手裡已經傳了一百多年。
從養家餬口開始
徐家在大英縣一個偏僻的街道上,兩間簡陋的臨街鋪面。店內沒有開燈,看不真切,只鋪面門口的柱子上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氏泥彩塑”牌子顯示它與周圍的不同。
聽得動靜,一個帶著眼鏡,清瘦卻精神的老人從鋪內伸出頭來。他叫徐興國,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氏泥彩塑第四代傳承人。
鋪面展示的作品不多,且多是小件。“這些都是閒著沒事做的小玩意,好東西都在全國各地擺著呢!”他取下眼鏡,在衣服上擦了擦說,“做了幾十年,好些作品送走就再也沒見過了。”
老人顯然見慣了記者,點燃一根“龍鳳呈祥”,就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起自己的學藝經歷。
“其實我學得很晚。”他的技藝來自父親徐得親,徐得親是川中塑像名師楊子園、羅體成的關門弟子,當年民間有“楊塑羅畫,蓋過天下”的美譽。徐得親既得兩位名師真傳,加上自己勤奮鑽研,風格自成一派,才有了徐氏泥彩塑。
“大英縣泥塑最紅火的是在解放前後,真是家家戶戶捏泥人,一個農民一年農閒做的泥玩具能換兩三百斤糧食。”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泥塑卻熱火朝天。年幼的他滿心想,如果以後也能像父親那樣,有這門手藝該多好。
所以徐興國很小就開始接觸泥塑,且模仿能力強,十來歲時他已能做些叫虎、搖猴、叫雞補貼家用了。1967年文革爆發,剛上初中的他停了學,自然,泥塑也不敢再做了。在那段日子裡,他挑過糞、插過秧,所有農活都幹了個遍。結婚後,為了養家餬口,也偷偷做了些小玩意拿出去賣。
“那時候,我以為這個技藝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了。”轉機發生在1979年,在寶光寺出家的和尚聖興找到他父親,請他去修500羅漢。“當年,老漢(父親)很吃驚,直說哪個還敢做菩薩!”得知是國家批准的,才敢接下活。徐父帶著一幫泥塑藝人前往寶光寺。同去的徐興國才算正式跟著父親開始“學藝生涯”。這年,他已經26歲。
寶光寺的羅漢被灰塵全部遮蓋,徐興國在父親的指導下,“先用皂角水對500羅漢一遍一遍地清洗”,同時父親還指點如何繪製羅漢的眉毛、嘴巴,傳授“補衣服”“加指頭”、上色、補金的技巧。兩年修復時間,徐興國也系統地學習了繪畫、選料、扎架、設計、彩繪……很快成為技術骨幹。
徐家班子的部分成員,大部分都是同村的村民,與其說是傳承人, 不如說是請來的工人。
黃泥塑永珍
泥人分南北,北方最有名的當然是泥人張,“泥人張”塑造的人物惟妙惟肖,據說只要泥人張在臺下,京劇名角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害怕露出醜態被涅作泥人。西南最有名的,自然是徐氏泥彩塑,有南方人的細膩和靈秀。並且百年不變型,五十年不變色。
“做一件泥像,少則一週,多則半年。”徐興國帶我們來到他家,一個常見的南方小院,不同的是,隨處可見泥垛、泥坯,勉強算他們的製作工坊。
細細數來,徐氏泥彩塑有構圖、扎骨架、和泥、做細泥、修補、上彩、開相八大工序。“第一部當然是根據甲方需求,確定塑何方神佛。”設計好後,用柏木或樟木扎骨架,然後就可以和泥了。
泥塑主要在泥,徐氏泥彩塑之所以百年不變形,其秘訣之一就是泥。徐興國揭開幾層塑膠,露出下面的黃泥。“這些泥巴都是土下面50公分(釐米)的土。這種土是生土,年份久,雜質很少,比一般的泥土堅固、穩定得多。”秘訣之二就是和泥。就地取穀草紮成小截,和入泥中。如果是比較細的泥活兒,還要加細河沙、棉花、細麻筋。然後人工和之。
“人工怎麼和?”徐興國大手一揮,兩個工人立刻脫了鞋跳入旁邊的和泥池中,一人手裡拿一把耙子,腳下不停地踩泥,手上不停地用耙子勾穀草或棉花進來。“全都靠人工麼?”他搖搖頭,“也不是,量大的時候就牽牛來踩。”但是,絕對不能用機器攪拌。因為配料裡面的穀草、棉花、細麻筋很有用處:首先是增加韌性,機器攪拌會破壞它們的韌性;搭骨架時,配料還可以增大體積、減輕重量;當泥土由溼變幹,不變形的穀草還能充當“緩衝劑”。
泥和好後,先搭粗坯,7成幹後再用細泥做衣紋頭像。等待晾乾的過程中,若有裂縫及時修補。乾透後,就可以穿金上彩了。俗話說:三分塑,七分彩。著色十分緊要。上色前要先刷一層防水的白膠粉,再刷一層底色。徐興國指著桌上一堆顏料說,“上彩用礦物色、油漆、油彩、國畫色、水粉都可以。”但穿金必須用土漆灰或膠灰,“這樣才不得掉色。”色彩還是原來的紅、綠、黑為主,對比很明顯。
做完這些工序,就是最後的畫眉眼、開嘴唇、取眼神了。基本上,最後這一步都是由徐興國來完成。雖然徐家班子現在有100多人,可真正掌握徐氏泥彩塑全部技藝的只有徐興國一人。他的三個兒子徐家林、徐家成、徐家偉都從藝十多年,也不敢說熟練掌握技藝。“這項技藝,需要年代的沉澱和多年的技藝鍛造,不是一年兩年所能做到的。”
文|楊世海 陳麗萍
攝影|蔣雨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