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又爆出性侵兒童醜聞了。
這次是在法國。
負責調查法國教會性侵事件的教會性虐待獨立調查委員會開出了一份長報告,顯示這七十年來,保守估計有21.6萬名兒童遭到天主教神職人員的性侵,至少有超過3000名神父和其他教會工作人員涉案。
性侵醜聞爆出來之後,法國主教團會議主席博福爾和一百多名天主教神職人員來到盧爾德市一所教堂前。博福爾在教堂石階上跪下以表示懺悔,承認此類性侵案件頻發是教會的縱容導致此類惡行成為“系統性頑疾”。
不僅僅是在歐洲,在北美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也是曾爆出大規模性侵兒童醜聞。但一個系統如此高頻地大規模出現問題表明了內部存有致命性bug。
那為什麼天主教老是出現這種下流的事件。
首先要講清楚天主教的概念,明確了概念後大家也就自然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來中國之後,我碰到了一些自稱是基督徒的人,表示自已“讀聖經,信耶穌”。但我發現他們經常任何教堂都進去禱告,也就是說他們連一些基本概念也沒搞懂。不同基督教分支差別很大,在歷史上因為教義分歧互相視對方為異端,經常爆發流血衝突甚至是戰爭。
基督教(Christianity)有三大分支:天主教(Catholicism)、東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ism)。
出現這三大分支的原因是基督教在歷史上的兩次大分裂。
第一次大分裂發生在公元1054年,西部、東部教會分裂,以羅馬為中心的西部教會自稱“羅馬公教”,就是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部教會則稱“正教”即東正教。
羅馬教廷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最高領袖就是教皇。東正教原有以居士坦丁為中心的統一教會,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各國教會不相統屬,但在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林的君士坦丁牧首還保留著“普世牧首”的稱號。
第二次大分裂的標誌性事件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當時很多歐洲人看天主教會極為不爽,認為他們就是處在上帝和凡人之間的噁心中間商,只會收什一稅和賣贖罪券來大把撈錢。
馬丁路德認為教皇不是《聖經》的最終解釋人,教徒也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溝通。因為不接受教皇的領導權,新教也就沒有了天主教自上而下領導的教階制。
所以,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教義、教會制度和禮儀規範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其中的差別和歷史淵源可以供一些學者研究一輩子,本文只挑跟主題相關的知識講。
在對待婚姻生活方面,新教允許神職人員都可以結婚。東正教允許除主教外的神職人員可以結婚。而天主教則重視禁慾主義,一切神職人員必須要保持單身。
天主教老是出性侵醜聞的根源就在神職人員強制獨身主義。
我來自一個天主教家庭。母親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在生活中嚴格遵守教規,週日會去教堂做彌撒。但到了我這一代,就沒有我母親那麼虔誠了。
我個人更喜歡談人性,雖然天主教歷史上也有很多嚴格遵守戒律的神職人員,但大多數人面對生物性的慾望非常難以把控。神職人員一邊要在信徒面前保持威信,一邊又要忍受慾望的煎熬,難免就會出現一些齷齪的事。
實際上一旦戒律過於違揹人性,往往在實際中無法執行成了一紙空文。
第二個原因是天主教會的權力很大。
基督教在早期能夠壯大是一些窮人為了更好的生存而透過教義團結起來。
權力的本質在於人心,在於爭取更多的支援。
抱團取暖的成員大機率會比原子化生存的個人更容易生存。即使是在今天的歐洲社會,一些本土青年在失去了對基督教的興趣和熱情後,也會轉而信仰伊斯蘭教、佛教和一些別的宗教。
原因很簡單,個體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總需要一股力量來排解負面情緒,這個時候,教友的扶持和神職人員的解惑就變得特別溫暖。相對於按時間收費的心理醫生,很多宗教對普通人是低門檻。
這就是對宗教的剛需。
一些邪教教主在網羅一幫信徒後就可以斂財。而巔峰時期的天主教因為高度組織化和嚴密系統控制了歐洲人的精神世界,以至於世俗權力都要靠天主教會的背書才能合法統治。
大家今天到歐洲旅遊,看到那些雄偉壯麗、內部壁畫、雕像精美絕倫的教堂大多屬於天主教。在那個科技水平低下的中世紀,建造這麼一個宏大的教堂需要幾代人的財力和心血。可見天主教會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
即便是在今天,天主教會仍有十多億信徒的基本盤。由於天主教仍深入世俗生活,一些道貌岸然的神職人員就把魔爪伸向了信眾家庭中那些年幼無知的孩童。一些孩童的父母即便是在知道孩子被性侵的情況下,也因為神職人員的社會地位而保持沉默。只不過近十多年來,西方國家對兒童色情的懲罰力度的加大,天主教的性侵醜聞才逐漸被爆光。
權力一旦沒有有效監督就容易產生罪惡。
(感謝我的中國朋友大頭翻譯我的口述/Grazie mille)
全文完,如果覺得本文還不錯,那就請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謝謝您的支援。如果轉載本文,請與本人聯絡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