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豚“阿寶”放歸自然前,王丁(右二)給它做最後一次體檢。
記者何曉剛 攝
30年來首次大改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今年2月釋出後,將長江江豚正式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作為近來頻登熱搜的明星物種,江豚生存及保護狀況究竟如何?9月12日,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出品的第二季自然通識課第5課,邀請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組長、研究員王丁主講,他分享,儘管還任重道遠,但中國40餘年的長江豚類研究保護工作迎來了“黎明的希望”。
編號4448,“我們的阿寶”已四世同堂
長江江豚的數量目前穩定在1000頭左右,但王丁認為保護還任重道遠,“2021年公佈的全國野生大熊貓數量為1864只,長江江豚比野生大熊貓還少,極度瀕危的狀況仍未改變,絕不能掉以輕心!”
眼下,長江中下游已建成10個豚類自然保護區和遷地保護區,保護了長江中下游近三分之一的江段,也是未來長江江豚種群恢復的最重要水域。王丁等科學家原創的“遷地自然保護”,已經對150頭江豚成功實施了“保種”,他現場分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頭江豚阿寶還實現了四世同堂。
阿寶是一頭雄性長江江豚。2004年,時年7歲左右、已經性成熟的阿寶,從湖北石首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來到水生所,參與江豚人工繁殖專案。在水生所“飯來張口”地生活了近7年後,阿寶又參與了水生所的軟釋放技術研究。2011年,被放置了永久性晶片的阿寶在科學放歸步驟下重回大自然。
2015年11月,天鵝洲保護區委託水生所對保護區裡的江豚進行一次全面的種群普查。科研人員透過掃標儀確認晶片號碼尾數為4448,激動喊出“這是我們的阿寶!”更令人興奮的是,該保護區江豚種群親子鑑定研究及遺傳譜系結果表明,阿寶有了5個子代、10個孫代和2個曾孫代。也就是說,當年已經十八九歲的阿寶,成了四世同堂的“曾祖父”! 王丁說,從科研角度考量,江豚阿寶在人工飼養後,透過科學的逆向適應馴化完全可以再次適應自然環境,甚至能夠很好地在野外繁殖,這為進一步開展長江江豚保種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國的長江江豚保護經驗,也贏得了國際組織的高度肯定和積極推廣,被贊創造了全球小型鯨類保護的“中國神話”,也是全球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經驗”。
15年了,情感上仍未接受白暨豚遠去
在長江江豚保護取得進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王丁又被問到白暨豚。
2002年,水生所人工飼養的白暨豚淇淇以25歲高齡自然離世,成為人類看到的最後一隻活體白暨豚。
2006年,已經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的王丁,曾組織7個國家的30多名科學家,在長江上進行了為期38天的考察,沒有發現一頭白暨豚。王丁回憶,在考察結束的送別晚宴上,一位德國女科學家在科考船上遲遲不願下來,“她當時跟我說,‘王,我不能踏下這條船,因為這意味著我再也見不到白暨豚了!說完她放聲痛哭……”
2007年,同樣不能接受白暨豚“滅絕”了的王丁,生造了“功能性滅絕”的表述,即該物種在生態位的功能已經消失、滅絕命運不可挽回,但不排除還存在零星個體。當年,白暨豚功能性滅絕被評為全球十大人為災難之一。
15年過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曾幾次想把白暨豚從極度瀕危或可能滅絕的狀態改為野外滅絕,王丁一直沒同意。作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鯨類專家組委員,也是白暨豚研究方面最權威的專家,王丁不同意改就不能改。他動情地說:“除了科學的原因,不能百分百確定長江裡一頭白暨豚都沒有了,還有情感的原因,這麼多年,研究者和志願者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白暨豚,可惜的是,至今沒有確切證據表明白暨豚還存在。我們是最後,也是唯一還在研究白暨豚的人。”
“白暨豚已去,我們絕不能讓江豚步其後塵!”王丁說,“因為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我們的母親河如果不能支撐這樣的哺乳動物,有一天是不是也不能支撐人類生存?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長江,它是有力抓手。”
記者黃亞婷 通訊員趙慧娟 趙銀斐
來源: 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