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同萬里長城一樣,已經不單單是客觀存在的江河與建築,而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文化符號。長江,作為我國的母親河之一,全長6300餘公里;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最後在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那麼,浩浩蕩蕩的長江,流經的各地自然環境不同,水的深度也分佈不均勻,最深的地方又在哪裡呢?
長江的深度,可以分為自然水深與人工水深兩種。根據長江沿岸部門歷年的測量統計,位於湖北武穴與江西的交界處的牛關磯,最深處達到了103米,為長江各個航段中最深的自然水深記錄。這是由於長江從湖北奔流至江西境內時,河道急劇收窄,水流加速,將河底淤泥沖走,形成了天然的深水區。
在長江的中游,即重慶至湖北三峽大壩段,這一區域的水深便是人工干預的水深。因為有長江三峽大壩的存在,所以三峽庫區的水深比自然水深要深得多。而整個三峽庫區最深處,便位於西陵峽。西陵峽在過去便是出了名的航道曲折、灘多水急,是公認的三峽中的最險峽。
在三峽庫區蓄水之後,庫區水位也隨之抬升。目前,西陵峽的某段被認為是長江最深處,水深達到320米。要知道,渤海的平均深度才18米,極限深度為86米;只比較極限深度的話,長江竟是渤海的3.7倍。而黃海的最大深度為140米,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中、海遠比江河來得深的觀念。
2019年,三峽庫區還發現了珍稀洞穴魚種——三峽金線䰾。洞穴魚因長期生活在光線幽暗或沒有光線的水域,已退化至沒有眼睛。這也是唯一記錄於長江干流的盲魚物種。而之前在河道幹流中發現盲魚的記錄,是2007年在剛果河的連續急流河道。在幹流中發現的盲魚,通常生活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極深河段。
西陵峽不僅是長江最深處,也是長江三峽中最長、最險的峽谷。曾經的西陵峽礁石林立,浪濤洶湧,兩岸怪石橫陳,歷代沉沒的船隻無數;就連經驗老道的船伕,要過西陵峽之前都免不了會發怵。經過整治後,西陵峽的水流早已經沒有了過去洶湧激盪,驚險萬狀的氣勢;取而代之的是江流平緩,船隻暢行無阻,如履平川。
如今,遊客可以乘坐遊船,再也不用擔心洶湧的惡浪,而是一路愜意悠閒地遊覽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峽谷。由於西陵峽被稱為“三峽之中唯一沒有被淹沒的老三峽”,仍然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峽江風光,壯麗的景色依舊。江水澄碧如玉,兩岸峰巒高聳,夾江壁立;蒼松古樹,遮天蔽日。眼前的景象,便是歷代文人不吝華美詞藻,盡情歌頌的最標誌性三峽美景。
一個西陵峽,先後聚集了三峽中最深、最險、最長、最秀美等各種極致;放眼整個長江,西陵峽仍然擁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的美稱。那麼,你曾經來過三峽中的西陵峽嗎?感受如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