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傳統醫學中,通常在開藥方時,醫生們習慣使用藥引,如在末尾寫上“用生薑三片、蔥白為引”等等。這是因為古代醫家使用藥引子最初比較簡單。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藥引作用也受到現代藥理學的重視,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
一、 增強藥理作用
如治風寒感冒,用辛溫解表方時,往往加生薑、蔥白,以增加發汗解表作用。在治暑熱時,加入鮮荷葉,以增加其清暑的效果。其他如清熱劑加竹葉,滋補劑加大棗,止咳藥加鮮枇杷汁,安神藥加燈心草、酸棗仁、浮小麥等。
二、 引經作用
如桔梗可以載藥上行,因此頭面部及咽喉等病症多加入桔梗。牛膝可以引藥下行,所以下肢的病變多加入牛膝。再如,新鮮桑枝可引藥到四肢。用酒化服跌打丸,是用其通散之功。
三、 矯味作用
有些中藥過於苦澀,在不影響方劑藥理作用前提下,加入紅糖、冰糖、飴糖、甘蔗汁之類以矯味。如治百日咳時,因用寒性藥,加紅糖以制其苦寒傷胃,並避免入口即吐,特別是兒童服藥更是如此。
四、 緩解毒性
例如,傳統醫學中用甘遂、芫花、大戟治療水腫時,以紅棗10枚為藥引,不僅制約藥的毒性,還能扶正補脾,使得攻下而不傷人體正氣。再如,中醫名方白虎湯擅長退燒,但藥方中的知母、石膏兩味藥苦寒傷胃氣,因此常用粳米為藥引,以保胃氣、存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