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節,不少人開始頻頻咳嗽。多數情況下咳嗽由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咽炎、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引起。但值得注意的是,咳嗽也可能是心臟疾病的症狀。
文/記者 龔小莞 汪燕妮
通訊員 王一軍
案例
咳嗽一月伴胸悶氣喘
不是肺病是心肌缺血
今年63歲的林立(化名)最近一個月咳嗽不停,又胸悶氣喘,他懷疑自己肺部出了問題,到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胸外科就診,醫生了解情況後,懷疑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推薦他到心血管內科檢查。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敏根據其心電圖檢查結果診斷,咳嗽和胸悶氣喘應為心肌缺血引起,建議他住院,後續完善其它檢查,進一步明確原因。
劉敏說,現在臨床見到的50歲到80歲之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越來越多,心臟方面的問題包括心肌缺血、心臟瓣膜狹窄、早搏等。心臟功能不好,會導致肺變差,出現咳嗽、喘不過氣來,甚至咳血等症狀。
咳嗽的同時伴有心慌
心電圖檢查發現早搏
72歲的市民黃先生因為一段時間來頻繁咳嗽到醫院看診,在跟醫生描述病情的時候,他提到這陣子還會心慌、心跳加快,醫生建議黃先生到心臟外科看看。
接診的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匡鋒瞭解到,黃先生咳嗽的同時也有心悸的感覺,沒咳嗽的時候,心悸也少了。在排除了其它潛在心肺疾病後,最終透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發現黃先生是心臟早搏引發的咳嗽。
匡鋒介紹說,早搏很少引起咳嗽,一般都是表現為心慌、心悸,但臨床上確實有黃先生這樣以咳嗽為首發表現進而診斷為早搏的情況。他補充道,這型別的咳嗽機理很複雜,最新的研究表明,期外收縮後發生的心搏,可以導致肺動脈內的血流瞬時增強,從而刺激肺動脈的迷走神經感受器,進而引起患者反射性咳嗽,所以止咳藥對這類患者往往無明顯效果,需要進行抗心律失常方面的治療。
提醒
下肢水腫肚子變大
也是心臟不好徵象
除了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咳嗽,什麼情況下的咳嗽應該考慮到心血管方面的問題呢?
匡鋒建議可以參考以下幾方面,如干咳伴有心悸、心跳加快;咳痰而且是膿痰、粘痰、粉紅色泡沫樣痰;咳嗽伴有咯血或聲嘶,或顏面部或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等;久咳不愈等。
劉敏介紹,除了以上因素,肚子突然變大,不明原因體重增加,也是心臟不好的徵象,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要高度警惕咳嗽為心臟方面的原因引起,要做心電圖、心臟彩超或者心臟造影,明確病因。如果是心臟原因引起的肺功能變差,經過治療,咳嗽等症狀將會逐步好轉,身體有所改善。
心臟病常見兩種誤區
慢支患者冬季要當心
劉敏指出,目前心臟疾病常見的有兩種誤區。一種是在家咬牙堅持。曾經有患者的腿腫得像大象腿一樣粗,才不得不到醫院就診,打針時連血管都找不到。心臟不好會導致水一直儲存在體內,發生水腫。平常在家覺得心臟不舒服,出現咳嗽、胸悶、心慌、胸痛等,很多人沒當回事,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很難受了還咬牙堅持,誤以為是太累了,只要多休息就能改善。
另一種是與慢性支氣管炎混淆。特別是到了冬天,天氣變化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發作。有些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認為是老毛病了,沒當回事,自己買些以前吃過的藥服用。直到咳嗽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吃藥不見好轉,反而更嚴重,才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心臟方面的疾病引起的,卻因拖延導致延誤治療。
同樣的咳嗽,今年和去年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要關注自身的症狀。
他強調,心臟疾病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切勿因自身的疏忽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求證
心臟病發作
用力咳嗽能救命?
網上有傳言說,心臟病發作,用力咳嗽能救命。果真如此嗎?匡鋒分析說,雖然用力咳嗽確實可使胸腔內壓升高、腹腔內壓升高,可增加靜脈迴流,並促進血液從肺靜脈輸送到左心房,也會壓迫心臟和大血管,加速讓血液從心臟排出。但事實上,心肺復甦指南並未推薦劇烈咳嗽,甚至還有學者認為其可能有害。因為如果是心絞痛或心梗引起的胸痛,劇烈咳嗽會增加心肌耗氧量。
運動改善心臟功能
過少或過量都不宜
如何預防或者延緩心臟疾病的發生?匡鋒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平衡膳食,控制鹽、糖、熱量的攝入,同時要保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攝入。戒菸戒酒、不熬夜、適時緩解精神壓力等。
劉敏介紹,透過運動可以改善心臟功能,但需要適度,運動過少或者過量都對心臟不利。如果最近一段時間覺得特別疲勞,要避免劇烈運動。如果身體狀態好,可以跑步,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平常很少運動鍛鍊的,不要一下子跑5公里10公里,突然大強度運動,有可能對心臟造成損害。可以從最基本的散步、快走開始,再到慢跑,從400米到800米,運動量慢慢增加。如果長期坐在電腦前,很少運動,經常加班、熬夜的人,某天突然心血來潮跑5公里,對心臟產生的損傷可能比之前更嚴重。
來源: 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