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地主簡單來說就是土地的主人。後來又被賦予新的含義,那就是一個人的家庭成分,抑或說是一個身份標籤,是土地改革的政治產物。
就像所有人一樣,地主也有好與壞之分。有的地主依仗著有大量的土地,盤剝百姓,欺凌鄉里,就像四川的劉文彩,還有《白毛女》裡面的黃世仁。
當然地主也有好人,在當地就叫開明紳士,或者就叫什麼大善人。這些人大都是樂善好施,尤其是在民族大義面前,能夠捨身求義,保家衛國,因此就成為人民的朋友。
在抗戰時期,八路軍在山東陵縣抗擊日寇,就在面臨彈盡糧絕的危急時刻,一位老人挺身而出說,我家就有幾十箱子彈,還有槍,你們趕緊拿來打小鬼子!
也就是在這位老人的幫助下,八路軍趕跑了小日本,保護了全城的百姓。後來才知道,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就是陵縣的開明紳士宗子敬老人。
積福行善體恤鄉里
宗家在當地也算是大家族,平日裡對鄉鄰也是十分友善,這實際與宗家的家風有一定的淵源。宗子敬的父親原先是滿清的陵縣的知府師爺,依靠著一筆好寫積攢下豐盈的家業,更是當地的慈善家。
到了宗子敬父親這一代,更是樂善好施,這其中有個典故。話說這老宗師爺年邁時候又續了偏房,這在封建社會並不算是稀罕事。後來,老宗的偏房又給老宗家誕下一子,這就是宗子敬。
老年得子自然是叫人高興,但也有不高興的人,他們就是宗子敬的兩個哥哥,大的已經成家,小的也在縣上唸書。宗子敬的哥嫂一看,這又來一個分家業的。原來二一添作五,現在是三一三剩一,很是鬱悶。
於是年幼的宗子敬便經常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比如地窖裡,柴火垛下,有幾次甚至在池塘裡漂浮快要被淹死。也就是鄉鄰們路見不平,曾經多次在危機時刻救下小小的宗子敬。
宗老爺子一看這不是個事,長此以往,自己的這個小兒子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於是便提前把家業給分了,老大打發到遠遠的老宅子,老二還在上學,老宗就把他的一份家業變現,送到外地讀書深造。
雖說宗子敬當年只有十來歲,老宗還是給這個小兒子一份豐盈的家業,就在陵縣近郊的大宗家。
也就是因為宗子敬的這份家業來得太容易,因此上也就不是很注重指望這一千多畝地吃飯。再加上鄉鄰們之前多次救過自己的命,因此上宗子敬非常敬重自己的這些長工們,誰家有個急事難事,宗子敬總是慷慨解囊,施以援手。
更難得的是,每逢遇見年成,也就是莊稼沒有收成,宗子敬就減免大家的租子,以幫助窮苦人渡過難關,這時間一長,宗子敬就成為陵縣有名的大善人。
保家衛國傾心傾力
七七事變之後,小日本侵略中國,全民抗戰時期到來。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八路軍是真正抗日的隊伍。處於冀魯交界的陵縣,駐紮著八路軍115師的一個支隊,目的就是保衛陵縣免遭日軍的侵襲。
按照命令,八路軍在陵縣郊區的大宗家附近設防,依仗著堅固的工事來阻擋日軍。一看到八路軍為了不打攪老百姓,居然在戰壕裡休息睡覺,吃的喝的更是沒有後勤補給。
已經70歲的宗子敬實在是看不過去,於是便叫夥計們挑著擔子送來食物喝開水給戰士們充飢。
在宗子敬看來,八路軍不拿百姓一針一線,是真心打鬼子的英雄好漢。
隨著日軍的不斷增兵,八路軍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這時候,宗子敬來到前線找到支隊長曾國華,建議部隊退守到自己的寨子裡,因為這裡可以很好地防守,並且能安置傷員,更有吃的喝的滿足大家補充體力。
作為八路軍自然不會給老百姓找麻煩,儘管宗子敬是開明紳士,更不能用人家的宅院來做防禦基地。
宗子敬一看曾國華這個態度很是生氣,一再表示:你們八路軍是保護老百姓免受小日本的蹂躪,但是我是不是老百姓,是不是中國人?別看我有著一千多畝地,可也是愛咱們的國家的啊!
曾國華一聽這話,知道這老頭是真心真意幫助八路軍,於是便把部隊撤到宗子敬的大宅院裡,繼續抗禦小日本的進攻。
曾國華一來到宗子敬的大宅院,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小小的城堡,不僅是院牆高大結實,四周還有四個碉堡,在這上面架挺機槍話,小日本就很難靠近。
不僅如此,宗子敬不顧自己年老體衰,幫助八路軍組織百姓撤離縣城,並派遣自己的長工拉著牛車送八路軍重傷員到達後方休整,而他自己卻返回前線決心與八路軍共進退。
同仇敵愾一致抗敵
其實在此之前,八路軍在解放區早已經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革命政策,對於多數的擁有土地的大戶人家,也就是後來的地主,執行優惠保護政策,並沒有解放初期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這個時期的地主可以減少對佃戶的租金,以照顧佃戶的切身利益。這樣的政策也得到了地主階層的擁護,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是抗日統一戰線的社會基石。
正是在在減租減息政策的推力下,很多像宗子敬這樣的大地主在民族利益的驅動之下,在愛國愛民的大義之下,就能夠與自己的佃戶團結起來,與八路軍攜手並進,一致抗日。
因此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僅僅是國共兩黨之間攜手共進,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喚起民族的抗戰信念,而像宗子敬這樣的開明紳士,自然也在抗戰行列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抗戰的隊伍不能或缺這樣的積極又有實力的分子。
八路軍戰士
軍民一心戰勝日寇
隨著日軍的步步緊逼,八路軍支隊已經退守到宗子敬的宅院之內。也正是由於這裡設施堅固,小日本也是面對這樣的堅固的堡壘無計可施。
正在戰事處於膠合狀態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經過十幾天的鏖戰,八路軍的後勤補給幾乎中斷,雖然有宗老先生的鼎力相助,吃喝的問題得以緩解,問題是作為戰士,沒有子彈就沒有能力再堅持抗禦小日本的輪番進攻。
眼看著八路軍的槍聲越來越稀疏,日軍很是振奮,紛紛叫嚷道,八路軍沒有子彈了,趕緊往裡面衝鋒!而支隊長曾國華更是十分急躁,面對日軍的輪番進攻,支隊只好組織敢死隊,端著刺刀與日軍決一死戰。
宗子敬一聽到這個訊息,拍拍自己的腦門說,只顧著疏散老百姓,倒是把這事給忘了!說罷,抬頭看看正在上刺刀的八路軍戰士,上前拉著曾國華的手說,子彈咱們多的是,我家就有幾十箱,來來來,叫幾個戰士跟我來吧!
宗子敬帶著戰士們來到自己的大宅院的東廂房,曾國華開門一看,一陣驚喜,原來這屋裡居然擺放著上百隻嶄新瓦亮的德國造的槍支,有機關槍還有卡賓槍,更有幾十箱幾萬發子彈,這可是給八路軍一份大禮啊!
宗子敬笑著看看曾國華說,這是我早年為了防備土匪的準備的,不想今天派上了大用場。趕緊把這些彈藥送上去,戰士們的武器也該換換了!
常言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而槍支彈藥就是戰士的魂。現在八路軍有了充足的彈藥,就更加激發了戰士們英勇殺敵的信心和決心。
同志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決心,只要有子彈,老子就跟小日本拼到底,誓死保衛陵縣,掩護大部隊轉移,就是死了也值得!
也正是由於有了宗子敬的雪裡送炭,再加上老百姓的大力配合。八路軍越戰越勇,終於粉碎了小日本的圍困陰謀,保全了全城的百姓。更值得讚賞的是,宗子敬不僅出錢出糧,更是身先士卒到城牆上端槍殺敵,簡直就不像年逾古稀的老人。
八路軍堅守陵縣這一偉大的壯舉,不僅保護了當地的百姓,更是掩護了主力的轉移,為下一步取得抗戰決定性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而對於宗子敬這位老人的慷慨相助,八路軍總部也給予了表彰,充分肯定了陵縣百姓全民抗戰的義舉。
此後不久,宗子敬老人因病去世,八路軍派出曾國華專程前往陵縣大宗家慰問。藉以表達八路軍對宗子敬老人家國情懷的崇高敬意。
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僅是刀槍,更重要的是全民抗戰的必勝信念和敢於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
今天我們回顧八路軍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蹟,其實就是回顧革命歷史,振奮民族精神。值得指出的是,正是由於有像宗子敬這樣的愛國民眾,才是抗戰的制勝法寶。
參考文獻
《陵縣地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