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殖的季節裡,一隻雄性螳螂交配結束後,由於筋疲力盡,很容易被體型更大的雌性吃掉。
不過現在有些人為此闢謠,認為那是因為人類的目光讓雄性螳螂分心了,最終才導致它無法在交配結束後逃離。
不管怎麼樣,雌性螳螂會吃掉雄性螳螂是事實,只是可能做得不是太絕對而已。
在吃雄性這條道路上做得最絕對的應該是蜘蛛,很多種類蜘蛛的雌性都會在交配結束後吃掉雄性,而雄性基本沒有逃脫的可能,因為雌性蜘蛛有兩個精細胞儲存區,當雄性把這兩個儲存區都灌滿的時候,它們已經無力逃脫了。
不僅如此,有一部分蜘蛛的雌性在繁殖結束後也會貢獻自己的生命,它們會讓小蜘蛛吃掉自己獲得“蛛生”第一份能量。
這種有一個形象的說法,被稱作“自殺式繁殖”,做到這一點的生物(動物和植物)很多,可以說在自然界非常普遍。
在植物界,那些最多隻活一年的植物都是如此,包括所有穀物、許多蔬菜,以及各種草;在動物界,鮭魚、昆蟲以及少量的青蛙和蜥蜴也是如此。
不過,在哺乳動物中並不常見,目前已知的只有四種,全部是來自澳大利亞的食蟲有袋動物,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寬足袋鼩。
雄性寬足袋鼩以瘋狂交配14小時而聞名,只是交配結束後,它們就會因筋疲力盡,內出血,免疫系統崩潰而死。
為什麼會有自殺式繁殖?
其實,這種自殺式繁殖行為確實是有點反常,至少很難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因為很明顯這些自殺的雄性並沒有考慮自己的生存。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就已經對這種奇怪的現象感興趣的,只是關於這種機制的誘發因素,是最近才明瞭起來的。
2013年的一個研究專案,研究人員研究了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南美洲52個物種。
資料顯示,從熱帶到溫帶地區,食物的供應變得更加及時和可預測,這與這些物種使用自殺性策略有關。
圖注:寬足袋鼩
簡單地說,這種繁殖方式的驅動因素是季節,因為季節變化讓食物變得可預測,而這些動物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而走向極端。
我們以寬足袋鼩為例,雌性寬足袋鼩為了讓幼崽出生時擁有豐富的食物(這樣可以提高後代的存活率),它們選擇在冬季交配,這樣幼崽可以在春天食物充足時出生。
為了算好幼崽的出生時間,雌性寬足袋鼩繁殖期是非常短暫的,而雄性必須適應雌性的這個繁殖節奏。
它們在繁殖季節來臨前就已經在準備,它們儲存精細胞,分解掉睪丸,以便在繁殖季節有更好的表現,以及尋找更多的雌性來提升自己後代出生的可能性。
(題外話:由於精細胞非常多,相當廉價,所以雄性的繁殖策略基本就是在繁殖季節尋找更多配偶來儘可能提升後代數量;而雌性則不同,卵細胞十分有限,它們的繁殖策略只能是提升後代質量,來提升存活率。)
光看這些好像還不足以讓自己付出生命來繁殖,但事實上,它們會權衡利弊,而這種“自殺式”確實是自然選擇的最優結果。
自殺式繁殖的進化優勢?
我看到很多人寫這個話題的時候,表示這是動物的“利它行為”,因為雄性犧牲自己,可以為後代創造更多的資源,畢竟以後少一個吃飯的了嘛。
這個很可能是其中一個權衡因素,只不過這種犧牲,它們更多的肯定是為了自己。
如果寬足袋鼩選擇在冬天繁殖,那麼雄性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交配結束後自己到底還能不能存活。
交配會消耗掉雄性大量的能量,它們燃燒自己的脂肪,有些甚至分解掉肌肉來提前消耗能量,但是這樣做的缺點是,它們就不一定能夠活過食物緊缺的冬季。
其實,雄性寬足袋鼩就是在權衡自己是活過冬天來年再交配能夠獲取更多後代,還是現在就努力為繁殖付出能夠獲取更多後代。
自然選擇告訴它們,它們很難活過冬天,未來對於它們而言是廉價的。那麼反正沒有多少未來,現在付出努力明顯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它們在一次繁殖期裡瘋狂輸出,以至於付出生命,這是權衡利弊後的一種極端。
所有這些自殺式繁殖的動物都是如此,生存資源決定了它們這種行為,而那些生存機率很小,繁殖週期短的很容易走上這個極端。
如果螳螂是那位逃脫邊緣的物種(我個人不清楚雄螳螂交配到底能否逃脫,總之兩個說法都有自己確鑿的證據支援),那麼它很可能正在走向極端的路上,雄性螳螂的最終結局很可能也會變成永遠無法逃脫。
最後
如果這些動物中有個體出現不是自殺式繁殖的會怎麼樣呢?
簡單地說,它們的基因將很難得到延續。
有研究發現,雄性寬足袋鼩透過自殺方式交配的效率最高,它們的精細胞比其他雄性的更有競爭力。
另外,我們前面提到的蜘蛛,如果沒有把儲存區填滿,它們的付出可能會沒有回報,因為雌性還會接受找其它雄性,而它們的卵細胞是有限的。
總的來說,這些以自殺式繁殖的雄性,它們的死亡是值得的,而且這些物種的雌性也是非常支援這種行為的,甚至它們自己也可能走向這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