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朋友像我一樣,旅行到一個地方,必須要吃當地最有特色的小吃, 比如到武漢一定要吃熱乾麵、到上海要吃雲吞、到長沙要吃長沙粉,到南寧要吃螺螄粉、到西安要吃肉夾饃等等,合不合胃口是另外一回事,要了解當地的風俗人情,這個環節一定不能少,旅行多年,這個習慣一直伴隨著我,尤其是早餐不能錯過,而對於當地人來說,這種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早就成了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深深烙在血脈之中,所以才有了襄陽籍航天員聶海勝在太空上說的那句話:我最想吃的是家鄉的牛肉麵!那麼,如果他是洛陽人,大家猜猜他會怎麼說呢?
很多洛陽人肯定會迫不及待地搶答:牛肉湯。這次到洛陽,我就深深體會到了這一碗牛肉湯的魅力,以至於回家很久,那碗熱騰騰的香氣依然在面前縈繞,如果再翻一下當時的照片,還要時不時地喳喳嘴。
人還沒到洛陽時,我的願望就已經透過網路傳過去了:洛陽朋友們,能不能給我推薦一下你們最喜歡吃的特色美食啊?回應非常熱烈,但有幾種聲音最響亮:湯湯湯、牛肉湯、除了湯還是湯、早餐必須牛肉湯!還有朋友甚至留言,讓我住他家,然後他帶著去嘗各種美食,把我感動得眼淚差點都出來了,洛陽人,真兄弟啊!
在洛陽呆了三天才發現,能在洛陽遍地開花的除了牡丹,還有牛肉湯館,不管是老城還是新城,哪裡人客流量多,哪裡就有牛肉湯館,據說閉著眼睛在洛陽地圖上一指,至少就能點中三家牛肉湯館。我住的地方是洛龍區李樓鎮,這裡已經十分偏僻了,但路口周圍仍然有幾家火爆的牛肉湯館,隨便進一家,濃濃的湯香已經撲鼻而入。店名我就不說了,按過去的經驗,一說出店名,又有人說我是托兒。
幾乎所有的洛陽牛肉湯熬製都是十分講究,四個環節是家家都要做到的:一是新鮮的牛骨頭要先泡上一天一夜,期間不斷換水,直到雜質去盡;二是至少要熬十個小時,把所有的營養都熬出來;三是佐料要足,一口直徑超過一米的大鍋裡要放幾公斤的各種香料,裡面是什麼,你永遠問不出來;四是一次性加足水,保證最後一位客人也能喝到原湯。這樣熬製以後,原湯色澤奶白、營養豐富,加了佐料後便是湯汁濃郁、香氣十足。這麼鮮美的牛肉湯,價格卻十分便宜,便宜的六元,貴的也就十二元。
洛陽牛肉湯區別其他地方牛肉湯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它有黃金三搭檔:肉(或雜)、原湯、饃餅(饃絲)。湯都是原湯,客人可根據喜好選擇要牛肉還是牛雜、吃饃餅還是饃絲。完成口味的選擇後,一碗帶著肉絲的濃香牛肉湯就上桌了,上面飄著紅牛油、蔥白、薑絲或者青菜、辣椒,香氣順著碗沿飄入空中、進入身體裡每一個部位、誘惑味蕾中每一個細胞,飢餓了一夜的腸胃瞬間爆發出強烈的佔有慾望,不等把饃餅倒進碗裡,就迫不及待地端碗喝上一大口,濃而不膩、清香絲滑,湯帶著香氣滑入腸胃,浸潤到體內每一個空間,舒服而痛快,禁不住想大喊一場:洛陽清湯,人間天堂。
外地人第一次來洛陽喝湯,第一口可能會犯一個錯誤,你會發現,湯是淡的,沒放鹽?如果你大喊一聲:老闆,怎麼沒放鹽?周圍的人一下就會把目光聚過來:一看就是外地人。因為很多湯店為了充分照顧客人的口味需求,一般會直接把鹽罐、辣椒、醋放在桌上,客官按需所取。
不是所有的牛肉湯都叫洛陽牛肉湯,這裡的清湯是可以免費加的,其他地方可能玩不起。據說這個傳統跟它的起源有關。當地一位朋友跟我講,洛陽牛肉清湯最早是窮人家吃的,湯裡沒有什麼肉,但是營養足夠,加上幾塊饃,吃飽喝足,一天干活都有勁。當它發展成一個行當時,商家沒有忘本,對來買清湯的百姓也非常照顧,不論你用什麼裝湯,都會給你打得滿滿的,以至於有人帶著鍋盆來裝,早上吃不完,中午一家人還可以再下一鍋麵,依然吃得香、吃得飽。現在當然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早上家長送孩子上學時,10塊錢一份,兩個人都能吃飽,客人習慣,商家也習慣,和諧相處。
一碗牛肉清湯,是身體的需要,也成為洛陽人情感的依戀,遠行他鄉,莫能相忘,有朋自遠方來,亦不忘驕傲地提一句:“不喝牛肉湯,白白到洛陽”。是啊,端起碗,心情舒暢,聞一聞,香遠流長,喝一口,天地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