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甘草,很多人並不會感到陌生。日常生活中,甘草及其提取物經常會被新增到零食、飲料或啤酒等食品當中。例如在巧克力中加入甘草甜素,能強化可可粉的香味;在麵包和蛋糕中加入甘草,可以增強鬆軟的口感;在啤酒中新增甘草後發酵,啤酒的泡沫會更多,芳香更持久……而甘草這味中藥自古以來也被歷代醫家視為“眾藥之王”,那麼甘草究竟是憑藉哪些治療和保健作用贏得如此高的地位的呢?
【關於甘草的傳說】
相傳河南禹州有一家著名的中藥鋪。藥鋪對門住著一對老夫妻。有一天,老夫妻在外學醫的兒子回家看望父母,看到對門藥鋪的掌櫃面色晦暗,於是向掌櫃直言他中了百藥之毒,建議他最好馬上醫治,否則後果會非常嚴重。可是幹了一輩子藥行的藥鋪掌櫃自恃精通醫道藥理,完全不把這個後生的話放在心上。沒想到五天之後,藥鋪掌櫃果然發病,遍身疼痛、厭食嘔吐、臥床不起。儘管他已開多年藥鋪,兒子們又都是醫生,可服了十多劑中藥卻毫不見效。此時藥鋪掌櫃才想起那個年輕人的話,知其醫術高明,便讓兒子們誠意去請。年輕人診後開了一張處方:甘草50克,水煎服。第二天藥量加大到70克,第三天100克。僅三劑不同分量的甘草,藥鋪掌櫃就大病痊癒,他連忙向年輕人請教其中的奧妙。
“您每炮製一種藥都要親口嘗,時間久了就中了百藥之毒。而甘草為‘眾藥之王’,能解諸毒,您的病非甘草解救不可。”藥鋪掌櫃聽後歎服不已,從此對年輕人越發敬重了。
【甘草的療效】
早在2000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將甘草列為藥之上乘,稱其具有堅筋骨、長肌肉、增氣力和解百毒之功。而明代名醫李時珍也在自己那本《本草綱目》裡記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種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足見甘草自古就被賦予了極高的中藥地位。
而現代醫學證明,甘草含有100多種化學成分,它所含的甘草甜素、甘草苷等,具有抗潰瘍、抗炎、抗腫瘤、抗艾滋病毒、解毒、鎮咳、降膽固醇等藥理作用。臨床多用於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接觸性皮炎、高脂血症、潰瘍等症的治療。
【甘草的日常食療方】
1、菊花甘草湯:取白菊花120克,甘草12克,浸泡30分鐘後煎煮,煮沸10分鐘後去渣,趁溫熱分四次服用。可清熱解毒,用於疔瘡腫痛患者。
2、甘麥大棗湯:取淮小麥10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0克。先用水煮炙甘草,取汁,再用炙甘草汁煮小麥和大棗,水沸後改小火煨至小麥爛熟成稀粥即可。早晚空腹各服一碗,有養心寧神、和中緩急的功效。用於心肝血虛所致的精神恍惚、悲傷欲哭和煩躁欲死等症。
3、甘草綠豆湯:取綠豆100克,生甘草10克。加水慢煮後服用,可解暑熱及藥物中毒。
4、助眠甘草湯:取甘草9克,小麥50克,紅棗9克,清水1000毫升。煮沸後小火續煮15分鐘,去渣當茶飲,具有解鬱忘憂、益氣健脾的功效。用於焦慮不安、入睡困難或淺眠易醒的患者。
5、甘草二花飲:取白菊花9克,紅花6克,甘草6克,白糖10克。先把菊花和紅花去雜質洗淨,然後將二者及甘草加水250毫升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煎煮10分鐘,最後加入白糖,代茶飲用。具有平肝疏風和清熱解毒之作用,用於慢性肝炎,並見頭痛目赤的患者。
當然,甘草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有報道稱每日煎服5-10克甘草,連續服用一年可導致水腫、血壓升高、腹脘脹滿、食少納呆等。所以我們在日常服用甘草時,還應對症、適量,並遵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