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方序 朱儁俊
11月19日,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成立,主要涉及神經疾病和精神疾病兩大領域,其中精神疾病分中心設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杭州市七醫院),神經分中心設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對於腦科學的研究,一直是國際上前沿的研究領域,在早期時,我們研究認知,現在則研究更深層的精神、情緒等。依託浙江大學在資訊科技、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優勢,再有浙大精中(杭七院)臨床實力的加持,相信我們這個中心未來從學術到運用一定能做出特色,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達到引領水平。”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段樹民對腦機調控在精神疾病領域的前景充滿信心。
成立儀式上,浙大二院腦科中心、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民教授和同行們分享了一個最新的好訊息——
11月17日,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神經分中心團隊在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完成了省內首例重度抑鬱症患者腦深部電刺激植入術。張建民開玩笑說,“這湊巧是我們向研究中心成立獻上的一份禮物,說明腦機介面技術在臨床上的轉化進一步取得突破。”
掛靠在浙大二院的“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神經分中心”,目前共有專設床位25張,重點聚焦於難治性癲癇、帕金森病和抑鬱症與強迫症、卒中後偏癱等四大類重大疑難疾病的腦機調控創新診治研究。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團隊曾榮獲國內人工智慧科技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一等獎。
二十年重度抑鬱,他決定嘗試不一樣的治療
37歲的李先生(化名)是一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20多年來終日鬱鬱寡歡、心情低落,吃遍了各種抗抑鬱的藥物,依然無法走出陰鬱的情緒。
今年10月,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Medicin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給像李先生這樣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帶來了一線希望。
研究人員透過10天的神經電生理活動監測,鎖定了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產生的標誌性電訊號,隨後將微型感應電極植入到監測位置並進行深部腦電刺激,從而讓患者的病症得到緩解。
這項研究成果在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神經分中心團隊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方是飽受病痛折磨、渴望嘗試新治療手段的抑鬱症患者,一方是深耕腦機介面技術多年、迫不及待展開臨床研究的科研中心,雙方在兄弟醫院的牽線下一拍即合,開啟了一段不同尋常的臨床探索。
團隊事先對李先生的病情進行了充分的評估,認為符合臨床研究的手術指徵。11月17日,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功能組組長朱君明教授作為主刀,在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對李先生實施腦深部核團電極植入術。手術過程順利,術中經電生理監測,顯示訊號良好,術後複查片子電極位置位置精準無誤。李先生生命體徵良好,術後第二天即下床活動,目前在進一步觀察當中。
張建民說,目前患者剛做完手術不久,還需要長時間的追蹤隨訪來觀察腦電刺激的效果,“我們的目標是讓他的重度抑鬱時間縮短、程度減輕,並且以後應用到更多抑鬱症患者的治療上。”
他們植入電極後,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
在“浙江大學腦機調控臨床轉化研究中心神經分中心”,張先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此前已有多位深受頑疾困繞的病人從中獲益。
今年3月,張建民和朱君明教授團隊完成了由浙江大學腦機介面臨床轉化研究團隊研發,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於閉環腦機介面神經刺激器(Epilcure)首例植入手術。
患者周女士33歲,癲癇病史長達19年,每個月癲癇發作高達20-30次,每次發作時手抽筋、麻木,長期服藥效果不佳,嚴重影響她和家人的生活質量。
植入的閉環神經刺激器可同時進行經電生理診斷與神經電刺激治療,也就是說,當週女士癲癇發作時刺激器才啟動刺激治療,從而有效阻斷隨後可能出現的癲癇大發作。手術後,周女士臨床上未出現癲癇樣抽搐症狀。
2019年8月,張建民團隊在高位截癱志願者張先生(化名)腦內植入了Utah陣列電極,從此他開始了用意念與機械臂“對話”的生活。
張先生是一位72歲高齡的退休教師,因一場意外車禍導致頸髓重度損傷,成了一名高位截癱患者。植入電極後,他經過每天的日常訓練,慢慢學會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進行三維運動,完成進食、飲水和握手等一系列上肢重要功能運動。
張建民表示,未來分中心將再接再厲,繼續在腦機調控領域為中國腦醫學與腦科學注入強勁的創新活力,並重點在重度精神疾病、不可逆性運動功能障礙、難治性癲癇等領域開拓出新天地,力爭成為國內頂級、國際領先的“產學研”優勢平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