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援和發展的行業。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位於廣州市的華南理工大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培養了大批人才,其校友佔據了新能源智慧汽車領域的“半壁江山”。
華南理工大學被業內譽為新能源汽車界的“黃埔軍校”。翻開校友簿,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這其中就包括廣汽新能源、小鵬、威馬等主流新能源汽車企業品牌的負責人曾慶洪、何小鵬、沈暉等人。
不僅在整車領域,在汽車核心零部件製造領域也活躍著更多華工人。比如,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冠軍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業內規模領先的負極材料製造商璞泰來董事長梁豐等。“華工系”企業已佔領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整車製造及多個關鍵環節,為整個行業的發展進步作出了貢獻。
華南理工大學方程式賽車隊設計的賽車在校園內。(華南理工大學供圖)
華南理工大學是如何做到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大學校長高松認為,秘訣之一在於提早佈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領域急需的複合型、交叉學科人才,為行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華南理工大學始終堅持“科學研究要頂天立地”的辦學理念。所謂“頂天”,強調要擔當起為國家戰略服務的使命,重在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協同校內外優質資源,開展重大原始創新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所謂“立地”,則是側重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主動推動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關鍵技術突破轉變為先進生產力。
近年來,學校大力組建多學科交叉的學生科創團隊,透過競教結合、專案驅動的方式,培養學生從事汽車研發、製造、管理及團隊合作的綜合能力。比如,華南理工大學依託廣東省電動汽車整車技術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汽車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打造了“華南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方程式賽車)”,每年自主設計製造兩輛賽車分別參加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和中國大學生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多次取得不俗的成績。
秘訣之二在於,學校不僅推動學科交叉,還十分注重產學合作。比如,車輛工程等專業推行“五位一體”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廣汽集團、東風日產、億緯鋰能、藍微新源等企業從專業培養方案修訂、基於工程案例的課堂教學、基於實際工程問題指導畢業設計、協同指導學生參與方程式大賽、多途徑參與畢業生質量評價等五個維度深度參與汽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
高松說,自1999年起,華南理工大學在全國率先提出“三創型人才”(即創新、創造和創業)培養目標,始終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2017年1月,教育部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華南理工大學成為全國99所入選高校之一;同年6月,學校成為全國僅有的19所入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高校之一。這些都是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成果的肯定。
秘訣之三在於“+智慧”培養模式。高松表示,就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新能源汽車行業由於具備了標準化、流程化特點,已成為人工智慧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重點行業之一,未來的汽車是新能源的,同時肯定也是更加智慧的。
“我們在培養引領未來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優秀人才過程中,不僅繼續加強新材料、新能源、自動化、車輛工程等優勢學科的學習和實踐,而且更加重視人工智慧通識教育,透過實施‘+智慧’培養模式,強化人工智慧基本技能培養。”他表示,學校不僅將人工智慧納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還建設了8個人工智慧輔修微專業。
華南理工大學學生親自設計組裝的電車參加2020中國大學生方程式賽事。(華南理工大學供圖)
作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華南理工“雙創”教育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目前,學校的“雙創”團隊和專案中,就有不少有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案例。高松認為,國家發展對一流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人,已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共識,也成為中國高校建設“雙一流”的題中之義。(鄭天虹、吳濤)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