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吳永久
當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而作為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年來受重視程度不斷攀升,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強力支撐。
不過另一方面,“專精特新”企業聚焦於細分市場和領域,是具備差異化、精細化的技術和較強創新能力的初創企業,早期投資對於這類企業的意義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優秀的早期風險投資機構不僅能幫助高成長性的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還能在“從0到1”的戰略層面對這些企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事實上,很多“專精特新”企業背後都站著一些獨具慧眼的早期投資機構,藍馳創投就是其中一家比較有代表性的。
創立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藍馳創投,自從2005年進入中國以來,累計投資超過150個優秀的早期創業專案,投資輪次集中在Pre-A到A輪,覆蓋企業科技、硬科技與創新互動、醫療健康、新消費等領域。最新資料顯示,該機構的被投企業中已有近20家入選各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
近日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天宇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分享了這家機構投出近2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背後的邏輯與方法論,並對藍馳看好的“四新”方向也進行了詳盡的介紹。
天時、地利、人和,早期科技投資迎“黃金時代”
近年來“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不斷公佈,朱天宇和團隊盤點了藍馳創投被投企業的入選情況,發現已經有近20家入選了各級名單。如此高的命中率,是藍馳多年來堅持在科技和技術創新的早期投資上系統佈局的成果。就像朱天宇所說,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水到渠成:“堅持做早期科技投資並不是藍馳創投根據近期的政策去臨時定義的。首先,藍馳沿襲了一些矽谷的基因,其次是我們自己對本土市場的觀察,再加上團隊對早期投資的熱愛,所以這件事情一直堅持了20年。”
更令他和團隊欣喜和期待的是,和20年前的情況完全不同,當前早期科技投資正在迎來一個“黃金時代”,朱天宇把這種情況概括為天時、地利與人和。
“天時”,指的是在全球範圍內,近代技術的爆發在很多個學科上都在不斷演進,有更多的創新及成果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密集出現。“地利”,則是指國家對科技的重視與投入,也為此配套了相應政策,在資金供給和資產退出方面有諸多制度創新,激發從業者在科技上的創新活力與積極性。“人和”更為直接,朱天宇表示,過去的創業者畫像是網際網路創業者,但近年來更高比例的創業者來自科學家、教授、連續創業者,工程師紅利、高校人才紅利以及海歸人才紅利突出。
在他看來,“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提出對藍馳創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也進一步啟發了這家機構,沿著國家政策鼓勵的方向,在更多細分的科技領域去做耕耘。“早期科技投資實際上距離產業更近,距離金融更遠。某種程度上,我們不希望把自己視為投資者,而是資源分配者。非常幸運能有這個機會,被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賦予這個能力,有資格去分配資源去支援那些敢為人先的創業者。”
創新和自律的“心法”,在行業與學科交叉領域尋找機會
2005年,藍馳創投掌舵人陳維廣從矽谷回到中國,組建藍馳創投中國基金和團隊,曾在百度負責戰略投資的朱天宇是他招入藍馳的第一個投資總監。
或許也正是來自矽谷的基金視角和對產業經驗的重視,在將投資團隊拓展到20多人的過程中,藍馳創投完全秉持“T字能力模型”進行人才招募,要求團隊成員具有T字形的複合經歷,產業背景和投資經驗相結合。
朱天宇解釋,“T”的一豎代表產業經驗,具備覆蓋產業、瞭解產業的能力。一橫則表示有過管理諮詢、投行、PE等接近早期投資的經驗以及賣方經驗等,“這些經歷會很好地去梳理一個人的基本商業能力,再加上一豎的產業經驗,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早期投資人”。
“創新”和“自律”是藍馳創投做早期投資的重要心法。正如朱天宇所說,這些心法最終指引的是注意力的優先順序,“不追風口、耐得住寂寞,更關注真正的、顛覆性的創新,願意花時間去探討那些還不為人關注、但能在底層上重新定義一些事情的解決方案”。
具體打法上,藍馳創投採取的是一種強化整合的策略。雖然投資團隊的成員背景分佈在生物科技、硬體、軟體等各個領域,但每位成員不是隻固守一個標籤,而是要在自己的“一橫”之外再加上“一豎”,鼓勵和要求不同行業之間的投資人對專案進行交叉覆蓋、充分論證。
而多年的實踐也表明,機會往往誕生在行業和行業的交叉領域。朱天宇坦言,擁有技術和技術之間的複合能力,才能夠具備差異化的創新能力,“專精特新的機會恰恰就是在這些交叉部分湧現的”。在藍馳創投入選各級專精特新名單中的十數家企業,橫跨新消費、企業科技、硬科技和創新互動,以及醫療健康領域。
硬科技需要軟著陸,未來關注“四新”方向
雖然交叉創新領域會誕生大量機會,但客觀來說,這些領域的市場、模式都是要被重新定義的,甚至需要投資人和創業者一同去定義。長期深耕早期科技投資的藍馳創投對此深有體悟。
朱天宇介紹,藍馳創投有一項重要的使命,就是“與創業者一起從0到1重新定義未來的科技和生活”。在這家機構看來,好的早期投資人最重要的賦能就是能和創業者一起在0到1的階段更早、更精準地洞悉需求,滿足需求。既要關注先進技術本身的創新程度,也要關注這項技術真正能夠閉環落地的能力,“避免拿著錘子找釘子”,從而實現硬科技的“軟著陸”。
也正因如此,在為被投企業提供資金支援的同時,藍馳創投更重要的優勢、也是對企業更直接的幫助,是可以從一個戰略視角出發,幫助被投企業解決“做與不做”的取捨問題。
在把對未來技術的識別與對市場需求的洞察結合之後,藍馳創投提出了四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
首先是新能源。新能源也即新運力,電動化、光伏、氫能、新的儲能網路等在物流、出行、工業等各個行業的應用與前沿探索。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的背景下,新能源領域的機會更加令人期待。
第二,新效率,尤其是多學科交叉帶來的效率改進,例如數字化、自動化、智慧化在製造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深度應用。
第三,新互動。朱天宇舉個了例子,隨著光學技術的加速發展以及渲染算力的大幅提升,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提供的體驗更靠近現實世界的體驗。這意味著一個新的互動體驗被創造,人不同層次的需求會透過新的互動方式更好地被滿足,而新的經濟模型也會快速形成。他透露,藍馳創投接下來將與更多科研機構、高校、科學家和工程師有緊密合作,也在進行組織創新的一些嘗試。
最後,新科學。未來的變革和機會不僅在tech,也會在science,是更加底層的科學理論和前沿科技的創新應用,“我們將更加關注底層科學和前沿科技富集的地方”。
免責宣告: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專案,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於公開資料和採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