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場的房子
原創 文:賀振平 新疆塔城地區大漠風藝術館 前天
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新疆“塔額盆地”的最西北角的國境線上駐紮著建設兵團農九師的164團(烏拉斯臺)。烏拉斯臺蒙古語,意為地多楊樹。人們習慣上把這些兵團的生產駐地叫“團場”從字面意思來看“團”是部隊的一級建制“場”是農場,久居新疆的人叫團場有其意的,這是因為團和場,在不同歷史時期一直與兵團發展緊密相關聯著。
塔爾巴哈台山前民居
1958年8月,塔城縣在公社化時,改區、鄉建制為公社、生產隊建制。首先在二區(今喀拉哈巴克和恰夏)成立了第一個人民公社“高速度”人民公社;9月在一區劃出鐵烈克特和克孜貝提二個鄉後,在烏拉斯臺(今164團)成立了“火箭”人民公社,管轄四個大隊。三區成立葉爾蓋提人民公社,管轄14個大隊。
1962年4月“伊塔事件”發生後,塔城、額敏、裕民三縣政府機構遭到破壞,社隊組織癱瘓,牧業失序,農地荒蕪,社會秩序混亂。新疆建設兵團執行國務院和自治區指示,從工一師抽調127人,農六師抽調179人,農七師抽調748人,來到塔城縣火箭人民公社(烏拉斯臺)四個大隊執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任務。這些人員的到來後,立即組成工作隊,在火箭公社轄區的自然村隊白家莊、鄧家莊、龍口村、牟家莊、安家莊等地執行“三代”工作,暫時居住在牧民外逃後遺留的簡易房子裡。
“伊塔事件”後兵團“三代”戰士在搶收小麥
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指示自治區黨委、新疆軍區兵團黨委在邊境線,由兵團組建邊境“農場帶”由農七師三管處具體負責組建任務。這時三管處三分場,場長羅俊峰帶領5名工作人員,來到火箭公社做建場前的準備工作,並及時與公社黨組織取得聯絡,商定建場事宜,確定建場位置,場部暫定在烏拉斯臺村、東北部的鄧家莊(現五連)。場部辦公室設在鄧家莊哈薩克牧民外逃後,遺棄的二間土坯房子裡。初建立場時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建場人員相繼到來後,面對的現實情況是,只能依託各社隊牧人和本公社社員搬遷走後,遺留下少量已拆除了主要檁條、門窗只剩下四堵土坯牆的房圈裡和大多已沒了椽、檁牧人牲畜圈舍。先期到達的軍墾戰士面對這一現實,開始自己動手挖“地窩子”修復棚圈改造成簡易住房。據團志載:“火箭農場農三隊(今龍口村農四連)有六戶人家沒有住房,將一個大牛圈改成了六個小房間,每家打一道土牆,各開一扇門,放上木頭棚上兔兒條,頂上抹上麥草泥,各吊上草簾當門,解決了六戶人家居住的歷史。”
上世紀六十年代團場職工居住的窯洞
1962年8月底,建場工作全面展開,原火箭公社的“三代”人員全部納入火箭農場管理,並將駐塔城縣社、隊的“三代”人員陸續調回建場新址。11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奉命在塔城縣邊界地區組建三個農墾團場,並把塔城縣的葉爾蓋提公社劃給了新成立的葉爾蓋提農場;塔城縣郊區公社快樂隊西段的部分土地劃給新成立的阿克喬克農場(後來更名阿克雀克農場);火箭公社的轄區劃給了新成立的火箭農場。這三個公社的社隊成員合併到了塔城縣的其它公社。
1962年11月2號,農七師三管處發文通知:火箭農場更名烏拉斯臺農場。場址搬回原火箭公社的所在地烏拉斯臺村(今164團部所在地)。
1963年4月,冬雪消完後,除了正常的農業生產外,軍墾幹部職工利用農閒時間,農場連隊職工在有經驗的幹部帶領下,參考老場(奎屯團場)的建設經驗,開始和泥打製土塊砌牆,放上檁條,鋪上“葦把子”(在缺少木料的年月,葦把子是一種為增加承載力把蘆葦杆綁紮在一體,可代替當做椽子用的民間建築材料)鋪上麥草,抹上麥草泥,建造成相對簡易的平房。
上世紀七十年代團場職工居住的窯洞
1964年,農場職工面對建房的最大困難,是因烏拉斯臺農場遠離林區,當地建房的檁、椽木料奇缺。農場挑選“能人”在當地開始自造簡易磚窯,並用秸稈麥草燒製出了第一批手工紅磚。當年用燒製的出磚塊和土坯相結合,有自然石頭做地基,土塊和泥砌牆體,用磚做拱券、出窯簷,建起了兵營式的連棟窯洞建築,每棟窯洞共八間,分配居住八戶人家。一戶一窯,窯內除了生活必須的床鋪等物件外,每戶還用細泥做成小土塊,砌成“火牆”並與爐灶相聯通,這樣就同時解決了吃飯和取暖問題。窯居建成後,職工開始陸續搬出剛來時所居的地窩子、牛羊圈。這一年為了響應農場建設的迫切的需要,烏拉斯臺農場把有經驗懂房建的人員組織在一起,成立了烏拉斯臺基建大隊,設隊長、副隊長,施工技術員等。開始帶領職工對農場的房屋、棚舍進行修繕。並對農場的辦公場所、職工住宅、條田做了系統的規劃。在當年還建起了第一棟兵營式(土木結構)住房和一座跨度較大農機修理車間房。
一六四團二連(豐收村)的民居窯洞
1964年3月,農七師三管處決定:將葉爾蓋提、阿克雀克、烏拉斯臺合併成立,塔城農場總場。場部阿克雀克,葉爾蓋提和烏拉斯臺為兩個分場。這一時期,團場建築主要呈現出的形式為:公建兵營式的聯排窯洞和少量土木結構建造的簡易平房。建築材料主要為自然鵝卵石、打製的土坯,自造土窯燒製的磚塊,簡易木架構等。
一九六七年兵團一代和子女留念
1965年2月塔城農場總場撤銷,原三個分場相繼恢復。經過農場基建大隊人員的不斷努力,這時的場部機關,各辦公室也從窯洞搬進了帶有俄式風格特點,磚基礎土木結構的大房子裡。各連隊的居住條件也得到了大的改善。職工居住主要還是兵營式聯排的土坯、磚拱券式的窯洞建築,也有條件較好的連隊隊部辦公室,為土木結構的簡易平房建築。在這一時期農場的許多大型的公共建築相繼完成,仿俄式的土木結構場部辦公室、大跨度土木結構影劇院、郵電所、軍墾商店、學校、醫院等都相繼完成並投入使用。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團場小學課外活動
1969年2月,統一番號時將烏拉斯臺農場改為二零五團。4月14號兵團黨委做出關於《成立農九師的決定》。6月6號,農九師164團成立。
上世紀七十年代團場職工勞動的情景
164團成立後,因窯洞建築受建造材料的限制,房子間口太窄,居住面積狹小。團機關開始提倡,逐步停止建造新的窯洞建築。開始用團部東西兩條河,烏拉斯臺河、卡姆斯特河的天然鵝卵石做房基,土塊砌牆、葦把子、麥草和泥封頂,採用兩坡流水形式建造成硬山式的平房(這與東線幾個團場採用的兩坡流水懸山式民房有所不同)。房屋的建造格局依舊按軍營式,每排房8間,每間近20平米,取暖依舊採用火牆和爐灶連通式,房間內牆用團場石灰窯自產的白灰刷牆,用報紙或白紙紮頂棚,居住環境比窯洞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世紀七十年代團場機關前訓練的民兵
1970年9月7日,根據兵團黨委決定,將163團劃歸164團,原163團編為一個營建制,隸屬164團領導。
上世紀六十年代建團場機關辦公室
1975年4月20日,撤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九師建制,成立塔城地區農墾局,164團歸塔城地區農墾局管理。
1982年4月1日,遵照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恢復新疆建設兵團有關問題的通知》農九師建制恢復。164團隸屬農九師直接領導。
1984年9月,根據兵團黨委要求,163團恢復建制,並撤銷164團一營建制,164團番號延續至今。
團場軍墾商店
1982——1992年,在新的歷史時期,團場開始鼓勵職工自建住房,採用每戶補助現金的形式,由團場統一規劃居民點,多采用一棟兩戶,一戶三間或一戶兩間形式,建築面積普遍在70平方左右。團部職工每戶設計有較小的院落菜園。連隊職工院落佔地2至5畝,設計為“前院後圈”式,可搞田園經濟亦可發展家庭養殖業。這時的房屋建築形式主要為自然石塊做底基,機制紅磚做地面以上基礎,或者窗臺以下牆體用紅磚包砌勒角,牆體還用土塊砌築,房簷口用紅磚出簷口,再在屋頂鋪上油毛氈,然後在接縫處前簷口壓上磚塊,解決了雨雪漏水問題,老百姓形象地把這種房子稱為“穿靴帶帽”式。這一時期,團場住房主要為自建公助,土木、磚木、磚混結構的建築形式。
上世紀八十年代團場中學勞動的學生
1992——2000年,團場實行住房改革,公房作價給個人並辦理房產證。1996年開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由個人和單位按比例繳納同等金額資金作為個人建房基金。這一時期的住房建築形式開始淘汰土木結構的房子,全部採用紅磚砌築牆體,頂為混凝土預製空芯樓板,條件好的為全磚混結構。房子內部逐漸採用樓房形式,廚房、衛生間設施齊全,團場幹部職工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上世紀八十年代團場土木結構的房屋
2001年——2021年的團場的基本建設、城鎮規劃主要由國家投資。隨著國家對兵團邊境團場實行的“金邊工程”“安居工程”“城鎮化工程”“鄉村振興戰略”的相繼實施,團場的經濟和城鎮化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幹部職工的住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家家戶戶搬進設施齊全,寬敞明亮的統建樓房或自帶小院的花園式小洋樓。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穿靴戴帽”式房屋
現今從高處俯瞰壯美的塔爾巴哈台山腳下,在肥美壯闊的塔城大地上,一座色彩絢爛的現代化小城鎮已矗立在烏拉斯臺的地平線上。
上世紀九十年代團場的磚木結構房屋
回顧團場近六十年的發展,從初始參加建場的人員中,有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屢立戰功的革命前輩;有“9.25”起義的老兵;有1952年、1954年山東參軍的女青年;有1956年、1959年、1960年河南、江蘇、湖北的支邊青年;還有更多相繼加入到這支特殊部隊中的復轉軍人、學生和全國各地青年等。軍墾戰士憑著信念和精神,不等不靠,白手起家,在腳下的亙古荒原上為祖國屯墾戍邊,重建美好家園的精神,將永遠影響一代代熱愛守望這塊熱土的人們。
航拍一六四團場全景
翻閱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重新梳理回望團場在這塊土地上的發展歷程。尤其是在城鎮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生活在現代化、幸福生活中的人們,不應忘記幾代軍墾人在這塊土地,曾經灑下的辛勤汗水和先輩為了這塊土地“獻了青春,獻子孫”的奉獻精神。
航拍一六四團場統建樓和花園小洋房
一步步走來今天物質生活已經很富足,留在精神上和記憶深處的那一抹刻骨“鄉愁”卻愈來愈少。 城鎮化的發展,不能剝離和少了“鄉愁”,有鄉愁才有根,有鄉愁才有凝聚力,有鄉愁才有歸屬感。
航拍一六四團場機關附近民居群
記住鄉愁最好的物證就是在城鎮化的程序中,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留在人們內心深處,生活過並留下難忘記憶的家園老房子。這些影像中、文字裡的老房子,將是多少人生命中永遠不老的記憶。它記錄著先輩對腳下這片熱土,曾經的艱辛努力和無私付出,也記錄著過往生活裡一段段曾經美好難忘的激情歲月。圖片上、記憶中的家園變遷是這塊土地發展程序中永不能忘的里程碑和時代縮影。
當人們在充分享受現代化、美好幸福生活時,不應忘記在困難歲月裡,在這塊土地上、風雨嚴寒中跋涉、奉獻、守望在祖國邊疆的先輩們。
2021年11月15號初稿於塔城